4月5日,記者收到了一些熱心讀者提供的線索,同時,通過炎陵縣縣委宣傳部和南縣縣委宣傳部的幫助,獲得了烈士段楠和劉爭後人的相關線索。

  南縣居民劉邵洋說,他們早就聽長輩講過,在其曾祖父一輩有一位叫“劉爭”的先烈,其叔爺爺還曾去找過,但一直不知道其葬在何處。在劉邵洋家的族譜中,也記錄了相關情況。他們會考慮和家族裏的人一起前往上海龍華烈士陵園悼念先輩。

  烈士段楠後人

  族譜中找到了家庭記錄

  根據此前記者查閱的資料,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13位未能聯繫上後代家屬的湘籍先烈中,烈士段楠的資料顯示,段楠,又名阿剛,被捕後化名趙子芝,湖南霝縣河西鄉玉江村人,1908年出生,1924年畢業於衡陽成章中學,後考入北京大學。1927年2月經傅慶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革命失敗後,1928年1月轉移到家鄉進行革命活動,建立中共霝縣西區委員會和霝縣西鄉游擊隊。

  在革命過程中,段楠年過半百的父母親被殘酷地剖腹挖心,慘死在屠刀下。

  爲保存革命力量,段楠不得不含恨離開家鄉,輾轉來到上海,任滬中區和滬東區祕書。1929年調任上海工會聯合會祕書。1931年,其在上海中山旅社6號房間中共江蘇省委的祕密聯絡點參加會議,因叛徒告密,於1931年1月17日下午被捕,2月7日夜被國民黨祕密槍決。

  史料中記載段楠是“湖南霝縣河西鄉玉江村人”,記者查詢發現,“霝縣”曾處於衡陽、株洲炎陵縣交界地,“河西鄉”應屬於炎陵縣鹿原鎮地帶。

  記者通過與炎陵縣委宣傳部覈實,確定段楠確實是炎陵縣人,並找到了段楠的一位曾孫輩親屬。炎陵縣鹿原鎮玉江村村民段慧香說,按照輩分,段楠是她的曾祖父的兄弟,段姓在當地是一大姓氏。

  段慧香說,他們雖對段楠的歷史不太瞭解,但當地刻有段楠的烈士碑,以前也聽長輩提起過。在這個大家庭裏,也有多人曾參與革命。

  按照其瞭解的情況,段楠有幾個兄弟,但段楠並沒有後代,她應屬於段楠兄弟的後代。段慧香說,自己的爺爺有三兄弟,爺爺與其二哥也是共產黨員,曾參加井岡山部隊並擔任通信兵,其奶奶也是爺爺在井岡山認識並帶回炎陵縣的。後來,其爺爺和二哥都被國民黨殺害,連埋葬的地方在哪裏至今都不知道。

  後來,因爲爺爺的大哥沒有成婚,按照當地風俗,奶奶又嫁給了爺爺的大哥。“後來她丈夫在我奶奶40多歲的時候也過世了,奶奶守寡到90多歲去世。”段慧香說,在後來一些紀念活動中,奶奶經常被請去講述當年的苦難生活。

  段慧香還提供了一份段氏家族的族譜,族譜中記載,段楠的父母爲段原聖和張氏,夫婦倆均在1928年去世,他們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爲段楠,次子段橋,滿女段新妹。

  族譜顯示,段楠實際出生於1893年,與之前陳列館的資料有出入,“北京大學畢業,早期共產黨骨幹”。段楠有一個名爲張氏的妻子,後改嫁,情況不詳。由於段楠沒有子嗣,其弟弟段橋的長子段抽象(1943年出生)被過繼給其當繼子。

  炎陵縣鹿原鎮玉江村段慧香家中的族譜,記錄了烈士段楠的相關情況。烈士後人供圖

  烈士劉爭後人

  將去上海祭拜先烈

  同時,尋找烈士劉爭後人的工作也獲得了線索。

  同爲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的劉爭,1931年2月7日犧牲。記者查詢到,劉爭的家鄉南縣華閣鄉早在1956年就改爲華閣鎮。爲此記者聯繫到南縣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立馬聯繫了華閣鎮的相關幹部,通過在鎮村發動找尋,找到了對這段往事有印象的居民。

  南縣華閣鎮華西村(原華豐村二組)的居民劉邵洋說,他今年44歲,按照族譜上的記錄,劉爭是其曾祖父的哥哥。

  劉邵洋說,他的父親已去世多年,自己在小時候就聽父親和叔叔說過祖上有一位這樣的先烈,但他沒有了解過這個情況。前年,南縣民政局曾找到他的叔叔(今年81歲)瞭解過烈士劉爭的相關情況,他後來才知道了大致情況。

  劉邵洋說,劉爭應該是有幾兄弟,他的曾祖父應該是劉爭的弟弟,生有四個兒子,長子即爲他的祖父,曾在華容縣從事過地下工作,後被國民黨殺害。次子一直在家種田,三子去了湖北孝感,四子在名義上被過繼給劉爭做兒子,但從未一起生活過。劉邵洋曾聽父親說過,曾祖父的四子,也就是他的小爺爺,曾前往南縣當地的烈士公園尋找過劉爭的名字,但還是沒弄清楚劉爭究竟是在哪裏犧牲的。

  直到去年,劉邵洋通過查詢資料才得知,劉爭是犧牲在上海龍華烈士公園的烈士就義地,而自己的小爺爺已經去世十多年了。

  劉邵洋81歲的叔叔劉克高拿着一份家族的族譜說,劉爭在族譜上的名字叫作“承光”,還有承業、承香、承墨三個兄弟,劉克高老人就是“承香”的孫子。老人說,小時候他就曾聽長輩說起,劉爭的字寫得很好,他的爸爸和叔叔還給劉爭送過飯。當時劉爭和作家丁玲一起鬧過革命,因受到國民黨追捕,他們一起躲在洞庭湖的荷葉叢中,後逃往上海。

  劉克高保留的家族家譜,其中“承光”對應的是劉爭

  “聽長輩講,去上海之後,他在朱櫻所在的學校教書,後來和幾十個人一起被殺害,因爲什麼原因就記不清了。”劉克高回憶道。劉克高回憶的這些細節與史料相符合,曾經與劉爭一起躲避追捕的作家丁玲,其丈夫也是“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的胡也頻,與劉爭一同被殺害。而劉克高所提及的朱櫻,當時確實是劉爭的同事,但幸運逃脫追捕,在劉爭被捕之後,還曾給劉爭的女友寫信,告誡她不要去上海。

  劉邵洋說,現在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自己的祖上能有這麼一位先烈,自己也感到光榮。他考慮選個時間帶着叔叔一起去祭拜下這位在他鄉埋葬88年,但從未有親屬探望過的先輩。

  徵集

  如有這些烈士後人線索請聯繫我們

  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埋葬了13位犧牲於上海的湘籍革命英烈,本報報道後,引起社會各界的反響,目前已獲得烈士段楠和劉爭後人的相關線索,但仍有11位烈士暫時沒有後人的相關消息。

  1.高萬生,1921年-1949年,解放軍27軍235團3營戰士,1949年5月在參加解放上海戰鬥中犧牲。

  2.彭章國,1922年1949年,湖南道縣人,解放軍26軍230團2連副班長。1949年5月解放上海時,在太平橋戰鬥中犧牲。

  3.姜耀清(或舒耀清,舒耀濤),?-1949年,湖南桃源人,解放軍26軍227團9連戰士。

  4.王新大,?-1949年,湖南人,解放軍珠江部隊31大隊戰士,1949年5月犧牲於解放上海戰役。

  5.傅後楊,1927-1949年,湖南醴陵,解放軍26軍77師229團1營2連戰士,1949年5月犧牲於解放上海真如地區戰鬥。

  6.左合蘭,湖南道縣,1928-1949年,解放軍27軍240團2連戰士,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戰役新橋戰鬥犧牲。

  7.吳善照,1924-1949年,湖南花垣,解放軍27團238團機3連戰士,在解放上海七寶戰鬥犧牲。

  8.李金髮,1921-1949年,解放軍26軍77師230團3營8連戰士,1949年解放上海南翔戰區犧牲。

  9.朱金星,?-1949年,湖南人,解放軍班長。1949年5月在解放上海戰鬥中犧牲。

  10.劉維賢(或劉渭賢),1925年-1949年,湖南益陽,解放軍27軍239團6連戰士,1949年5月解放上海時,在七寶戰鬥中犧牲。

  11.歐陽立安(1914-1931),湖南長沙人,13歲起任共產黨的小交通員,1928年在上海申新五廠做工,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出席赤色職工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和少共國際執委擴大會議,歷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委員,上海總工會青工部長。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中山旅社被捕,於2月7日晚被槍殺。

  來源:瀟湘晨報(xxcbwx)

  記者:曹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