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黃浦區教育學院附屬中山學校活動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南京路步行街,曾吞沒過上世紀30年代上海婦女運動代表茅麗瑛烈士憤怒的吶喊,曾見證了五卅慘案的血雨腥風,也升起過解放上海的第一面紅旗。如今,區域內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成爲黃浦區未成年人的實踐大課堂,讓青少年感覺英雄的身影並未走遠。

  清明前夕,黃浦區組織全區未成年人開展了“扣好人生第一扣子·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依託黃浦區擁有的深厚革命底蘊和豐厚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

  親臨現場聽一段紅色往事

  在南京路上,由黃浦區文明辦、區教育局主辦的一場“同心向黨,共繡國旗”主題活動上,黃浦區未成年人網絡紅課的主播、大同中學教師顧博凱帶領區“黨的誕生地故事宣講團”學生,展示了“顧老師講紅色故事”清明特別版:“報童近衛軍”的故事、紀念五卅慘案的“血歌”、“抗戰女傑”茅麗瑛的吶喊……

  圖說:顧博凱講紅色故事

  此外,黃浦區各校充分發掘校本革命文化教育資源,打造“紅色校園”,通過緬懷儀式、重讀校史、重遊校史、撰寫感悟室等形式,號召廣大學生繼續革命烈士的遺志,以英雄精神指引自己的成長。例如,在被譽爲“民主革命堡壘,愛國志士搖籃”的儲能中學,全體師生齊聚在校園內的“八烈士羣雕像”前,舉行了主題爲“緬懷先烈,展望未來”的清明祭英烈主題升旗儀式。

  打造“紅色學習圈”實踐版圖

  據悉,長期以來,黃浦區堅持以區本“學生社會實踐護照”爲依託,串起區內外十餘個紅色遺蹟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了“紅色學習圈”實踐版圖。

  圖說:格致初中赴龍華烈士陵園祭掃先烈

  今年清明,多所學校組織學生手持“實踐護照”前往區內外愛教基地,通過儀式教育、參觀考察、互動答題等形式,瞭解事蹟,緬懷英烈。五愛高級中學、格致初級中學、啓秀實驗中學、瞿溪路小學、商貿旅遊學校等學校都以主題團日活動、少先隊儀式教育活動、班級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來到龍華烈士陵園,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比樂中學則結合研學旅行,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了“清明祭英烈”活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