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計劃與上海龍華烈士陵園(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合作,爲在解放上海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尋找後代親人。

解放上海戰役是京滬杭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軍渡江勝利後,在追殲逃敵的過程中,對國民黨重兵扼守、堅固設防的大城市進行的一次攻堅戰。在這場血戰中,有7613名人民英雄獻出了寶貴生命。

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與龍華烈士陵園合作,通過烈士陵園整理的資料,將目前未找到親人的、有明確籍貫的烈士信息,利用地理位置推薦技術,推送到烈士的家鄉。

龍華烈士陵園鳥瞰圖

本次要尋找的烈士是:黃在富,湖南人,解放軍26軍226團9連副班長。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戰鬥中犧牲。

烈士姓名:黃在富

生卒日期:1924—1949

烈士籍貫:湖南

烈士職務:解放軍26軍226團9連副班長。

犧牲經過: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戰鬥中犧牲。

1949年,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不久,“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再次響徹了大江南北。

“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打的不僅是一個軍事仗,也是一個出色的政治仗,不僅要消滅敵人,還要保全城市,還要爭取人心。”這是毛澤東的指示。

爲此,陳毅、粟裕他們選擇了兩翼迂迴,重兵鉗擊吳淞口的戰法。這樣可以封鎖敵人海上退路,迅速切斷敵人搶運上海物資的通道。如果敵人要堅守下去,必將爲保護其唯一的海上退路而集中兵力在吳淞口周圍與解放軍決戰。如出現這一情況,就可避免在市區進行大規模的戰鬥,使城市少受破壞,達到完整接管的目的。

第三野戰軍解放上海戰役的決心示意圖

1949年5月12日,上海戰役拉開序幕。國民黨用艦炮和飛機狂轟濫炸,戰場成爲一片廢墟。經過16個日日夜夜的攻堅戰,上海終得保全,安然無恙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這樣的選擇,讓解放上海戰役成爲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異常殘酷的城市攻堅戰。在這場血戰中,有7613名人民英雄獻出了寶貴生命。

上海市民歡迎解放軍進城

龍華烈士紀念館館長薛峯表示:“烈士們的後代往往有我們所不知道的革命先烈們的事蹟,這些事蹟是零散的但又是及其有價值的,因爲這些日常往往反映了一位烈士真正的品行與價值觀。”

尋找到烈士後人以後,龍華烈士紀念館將對烈士後代進行口述史的採訪,向家屬徵集烈士故事與文物,以保存這些珍貴的史料。同時在清明節,930烈士紀念日等重大節日邀請後人來祭掃,做好相關的烈士家屬接待與烈士褒揚工作。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今日頭條公益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與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共同尋找在解放上海戰役中犧牲的烈士的後代親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頭條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來源:今日頭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