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建築工地上轉一圈,你可能會發現,在建築工地上打工的工人們多是60後還有70後;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很少能夠看到年輕人的影子;實際上,在工地上工作每天的收入並不低,每天大概都二三百元的進賬;每月的收入甚至都比公務員還要高,爲什麼工地上就不見年輕人的影子呢?那等到這批70後也老去,建築行業的未來由誰打造呢?

  年輕人爲什麼不喜歡去工地上班,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工地上面工作實在是非常的辛苦,現在的80後、90後大多都是在蜜罐中長大的,又怎麼能受得了這種苦,夏天的時候要在太陽下暴曬,冬天的時候在冷風中幹活。而且乾的活都是非常重的活,年輕人沒有多少能堅持下來幾天的。

  第二;農民工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沒有文化,髒兮兮的形象;在大衆眼光中,農民工這個工作不是很體面,就連農村的姑娘說親的時候知道對方是農民工,都會要猶豫一下。

  第三;現在社會上面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擇就業的機會比較多;多數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都是坐辦公室,這樣即體面又不用太累;就算是沒有多少文化的,他們寧願選擇送外賣、送快遞也不想去建築工地,因爲這樣對他們來說更加的自由;

  第四;大家都知道,建築工地是最容易拖欠工資的,他們一般都不是按照月份發工資,而是按照工程,等一個工程結束了纔會發這期工程的錢;但是一個工程要很長時間,年輕人是需要時時刻刻都花錢的;如果倒黴再碰到工程有點問題,那這工資就很難要了。

  隨着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的選擇越來越多,不像是以前,農村人出來只能進工廠或者建築工地了;如果建築行業再不改變一下現在的工作狀態的話,比如給農民工們繳納五險,或者有正常的上班時間,再或者發工資及時等等,否則的話估計是很難招到年輕人的;你們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