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能見到的新能源車型也越來越多,也許未來我們將再也聽不到內燃機的轟鳴聲。

那麼,有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

新能源汽車在內外飾造型與交互設計上,會與燃油車有哪些不同?

針對這個問題,設計師VianneyTallis給出了他們的見解。

前臉設計

2013年,特斯拉Model S橫空出世,讓很多人第一次見識到了電動車長什麼樣。當時Model S的前臉還裝有一塊飾板,來模仿傳統進氣格柵的造型。雖然它具有一定功能性,但主要還是為了獲取消費者更多的「認同感」。

特斯拉 Model S——模仿傳統進氣格柵造型

特斯拉火了以後,Model S改款車型就取消了這塊飾板,不過還是通過型面變化產生出類似進氣格柵的光影效果。

特斯拉 Model S 改款——形面變化類似進氣格柵

而到了Model 3,則徹底取消了進氣格柵的設計,整張臉「蒙」了起來。

特斯拉 Model 3——完全沒有進氣格柵

雖然進氣格柵在純電動車型中依舊承擔著為電機、電池組、空調等提供散熱的功能,但就整體散熱需求來說可能真用不到一張大嘴,類似Model S 的「櫻桃小嘴」就足夠了。

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比如奧迪、寶馬、賓士等,進氣格柵卻是越做越大。

因為進氣格柵在提高品牌辨識度上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張高識別度的前臉就是品牌的根基。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品牌還會保留進氣格柵造型的原因。

奧迪e-tron純電動SUV的進氣格柵依舊是奧迪特色的「大嘴」,其造型甚至很難讓人分辨出它是一臺純電動車型。

奧迪e-tron——特色「大嘴」格柵

賓士的「嘴」則更大,比如最新發布的賓士EQC。這款車繼承了很多2015年Generation EQ概念車上的特點。雖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傳統審美,賓士還是用鍍鉻件單獨勾勒出一個進氣格柵的輪廓,但它將進氣格柵替換成一塊巨大的飾板,同時與大燈融合成一體。這就是一種趨勢。

賓士 EQC——格柵與大燈融合

在國內,上汽榮威也是「大號」進氣格柵的忠實擁護者。Marvel X作為純電動SUV,進一步加大了中網尺寸,並用LED燈帶和橫向鍍鉻條來勾勒和強調「大嘴」輪廓。

上汽榮威 Marvel X——強調「大嘴」輪廓

「傳統品牌像BBA等想要保持品牌辨識度,進氣格柵就越來越大;沒有『包袱』的品牌比如特斯拉等想跳出這些個條條框框,進氣格柵就越來越小。這兩種設計沒有對錯之分,都會存在於日後的汽車市場上,至於品牌如何選擇設計方案,更應結合自身品牌和產品定位來考慮。」

內飾設計本質上是一個人機交互的過程。

不管是新能源還是傳統燃油車,方向盤、換擋桿、儀錶盤和中控屏等都是基本的輸入、輸出裝置,在革命性的自動駕駛出現之前,一些基本的設計理念不會發生改變。

【越來越大的中控屏】

基本的設計理念不會改變,但有些東西確實在發生變化,比如說越來越大的中控屏。但大屏幕如何與內飾結合起來,就屬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特斯拉Model 3取消了儀錶盤,僅保留了中控屏。其實拿掉方向盤,它的內飾風格看起來也並無違和感,特斯拉似乎已經提前做好了無人駕駛之後的內飾設計。

特斯拉 Model 3——僅保留了中控屏

拜騰則採用了超大尺寸的屏幕,同時延伸到副駕的屏幕也更多考慮到了乘車人的需求。

拜騰M-Byte概念車——超大尺寸屏幕

而威馬則推出了可旋轉的中控屏。

威馬 EX5——可旋轉的中控屏

上汽榮威Marvel X的大屏作為一個橋樑,連接起了儀錶板與扶手箱,同時細細的出風口帶著一定的曲率變化,也加強了內飾整體感。

上汽榮威 Marvel X——橋樑似的屏幕

「除了中控大屏外,HUD也就是抬頭顯示也可以作為一個技術補充手段,為人機交互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HUD早期應用在戰鬥機上,隨著技術的成熟而被逐漸應用到汽車上。它可以將儀錶盤的信息處理過後投影在擋風玻璃上,從而讓駕駛員的視線更多停留在路面上。

現在很多車型都會配備HUD來顯示車輛信息,但這還沒有發揮HUD的全部作用,很多概念車和量產車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想法。

豐田的概念車Fine-Comfort Ride就搭載了一塊車窗HUD,可顯示文字、圖像、視頻信息,可以與用戶產生更多互動。

豐田Fine-Comfort Ride概念車——車窗HUD

威馬的智能車窗交互設計,可以在車窗上顯示出很多車輛信息。

威馬智能車窗交互設計——智能車窗

互聯網化智能化是之後汽車的一個主流變化趨勢,而目前車輛的交互方式基本停留在聲音與燈光這兩個存在了上百年的手段上。如何提升人與車、車與車之間的交互手段,也是設計師思考的問題。」

很多概念車都在嘗試通過車外顯示屏的方式來提升車輛交互水平,比如本田Urban EV概念車、賓士F015概念車等等。如何設計各種情況下的交互方式,又會對設計師提出新的挑戰。

本田 Urban EV概念車——車外顯示屏

賓士F015概念車——車外顯示屏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會給汽車的內外飾設計帶來變化;無人駕駛技術的進步也會給汽車交互方式帶來更多變革。如何在潮流中尋找到最適合的設計與交互方式,也需要設計師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