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BOT 的两个认知:

BOT 是一个脚本,自动地运行并完成被分发的任务。

BOT 是有好坏之分的。

BOT 是被设计用来解决那些重复,简单但又低效的任务,如果觉得有点抽象,你可以理解为每次你在便利店结账时收银员说的话:「有会员吗?」「加两块换购需要吗?」「袋子需要吗?」... 这些行为会被 BOT 轻易地代替掉。

这样一来你应该就知道为什么每次抢鞋都会遇到 BOT 了,因为你购买鞋子需要的那些信息,也是非常简单且高度重复的,「鞋款」「尺码」「联系方式」「帐号信息」「支付方式」等,对于计算机来说,填写这些信息和你眨眼(约 250ms)一样快,所以,对于那些先到先得的鞋子,你抢不到是正常的,抢到了就是「天选之子」。当你选择尺码填写相关信息的时候,操作 BOT 的人早已端著咖啡抽著烟,就等快递小哥上门送货了。

BOT 的好与坏在工程上很难定义,因为其基本属性就是自动化地做任务,工程上没有区别,但对于用户来说,好坏的评判标准就很简单了:买不到鞋子,一切都是 BOT 的错。我觉得这个锅甩得很笼统,于是这样定义,即:

好的 BOT 不越界,它做好它该做的事,不影响其他人。

坏的 BOT 无下限,它打破平衡并把整件事情搞砸,让其他人失去机会。

以抢鞋来说,好的 BOT 只为一个用户服务,自动化地选好尺码,填完信息,提交订单并付款,没有过多的请求,只是将一个正常用户的 flow 自动化而已。

坏的 BOT 会发送成千上完个请求,本质上是对系统的 DDos 攻击,同时造成伺服器崩溃/客户端请求错误,这样的结果是你们熟悉的点击提交没反应,页面卡住等,等一切都恢复原样的时候,SOLD OUT 和 FULLY RESERVED 字样映入眼前,陪跑成就再次达成??。

所以坏 BOT 还挺讨厌的。

????????????????????????

可是对抗「坏 BOT」没有普通用户想像的那么简单,你们口中常说的相同地址砍单,封禁 IP,绑定手机号等其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BOT 的背后也是人,这就像玩游戏一样,你变强的同时,别人也在进化,这是一个长期的博弈,任何互联网服务,利益相关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那些让你登录帐号时拖动滑块,还夸奖你速度超过全国 95% 用户,你以为真的是夸你速度快?

对于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adidas confirmed 算是失败了,至于 NIKE SNKRS,还在顽强拼搏中(掌声鼓励一下??),不仅如此,我还对 SNKRS 充满了希望,原因在于它的两种发售方式:

  1. SNKRS AR
  2. SNKRS PASS

第一种具体的名字我不知道,大概流程是根据提示找到某个特定的东西(比如印有 NIKE 的贴纸),然后打开 SNKRS 进入到指定页面,点击按钮开启 AR 功能,扫描等待鞋款出现后,解锁填写信息支付完成购买。

第二种今天刚在中国上线,基于地理位置(LBS)发售,当你在指定店铺范围内时,可以直接预定鞋子然后去门店提货,比如今天发售的 LEBRON XVI LMTD EP。

为什么我会对它充满希望?是因为它们都有同一个特点:增加了用户与现实世界的互动。

一个需要跑到特定的地方打开应用扫描得到鞋子 Model,另一个既突袭出现,还限定了参与范围,而这些复杂性的操作,BOT 是搞不定的(也有可能我无知,其实搞得定),这就给了很多想要的玩家购买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入手的趣味性。尽管这种方式还是有很多缺点,比如它对新手用户不友好,可能会让用户有危险等等等等,Anyway,我依旧把它当作现在发售限量球鞋的一次文艺复兴。

最早的先到先得,为了得到一双你喜欢的鞋子,你得努点力才行,搭帐篷在店铺门口睡几天亦或是顶著风雪大太阳排上十个小时,你努力了鞋子大概率不会缺席。

现在的抽签发售,为了想要得到一双你喜欢的鞋子,你怎么努力都不行,手速不如 BOT,抽签比不上别人的多帐号,还贡献了自己颇为宝贵的身份信息,你努力了最后还是陪跑常态化。

所以,NIKE 加油吧。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