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低溫過冷系統。(圖/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提供)

▲氦低溫過冷系統。(圖/翻攝自中新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首套基於低溫減壓技術的氦低溫過冷系統,在2018年12月中旬取得調試成功,該系統是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自主研製,可望提供有中國「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剋核融合實驗裝置(EAST)在更高參數下穩定運行。

這套系統在大陸是為首例,該系統採用2臺冷壓機串聯的方式進行低溫減壓,內部設備的製造安裝技術符合超低溫下的應用要求,系統整體運行狀態及自動化控制方面表現良好。研發團隊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陸續克服負壓換熱器、防喘振控制、低溫測量等技術難題,完成了系統的設計與集成。團隊還與國外專家合作,完成關鍵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整體系統的性能測試。

氦過冷系統的設計與調試經驗,將可應用於EAST低溫過冷系統改造,有助於未來EAST裝置在更高參數下的穩定運行,並為將來發展大型超流氦低溫技術奠定基礎。值得一提的是,EAST裝置此前也實現了攝氏1億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獲得的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

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Tokamak),屬於國家「九五」重大科學工程,也是中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實驗目標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溫條件下,能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並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因此又被稱為「人造太陽」。

▼EAST裝置。(圖/翻攝自新華網)

人造太陽(圖/翻攝自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