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瞭解)

01、沉思型與衝動型:傑羅姆·卡

02、整體型與系列型:戈登·帕斯克

03、比納-西蒙智力量表——比納、西蒙(法國)

04、斯坦福-比納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學)

05、韋氏量表——韋克斯勒(美國)

06、自陳量表式測驗: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PF16)、

艾森克個性調查表(EPQ)、

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EPPS)。

07、投射測驗:羅夏墨跡測驗、主題統覺測驗(莫瑞)。

08、戴維斯:動作技能學習因素中指導的因素;

09、辛格:指導內容的影響;

10、湯姆森:指導方法對於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

教育綜合·名言判斷篇

1、《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3、《中庸》:修道之謂教;

4、《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5、《學記》: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

6、利托爾諾:動物尤其是略微高等的動物,完全同人一樣,生來就有一種遺傳而得到的潛在教育;人類教育的進行與動物的的教育差別不大,在低等人種中進行的教育,與許多動物對其孩子進行的教育甚至相差無幾;(生物起源說)

7、孟祿:原始社會的教育「普遍採用的方式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心理起源說)

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實用主義教育)

9、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所決定的;(歷史唯物主義)

10、孟子:萬物皆備於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氣;(內發論)

11、柏拉圖:觀念先天地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內發論)

12、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的祖先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外鑠論)

13、高爾頓:一個人的能力,乃由遺傳得來,其受遺傳決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機體的形態及軀體組織之受遺傳的決定一樣。(遺傳決定論)

14、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遺傳決定論)

15、董仲舒:性三品說,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遺傳決定論)

16、洛克:兒童猶如一塊白板,他們長大後是好是壞,有用還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環境決定論)

17、德國施太倫:「心理的發展並非單純地靠天賦本能的逐漸顯現,也並非單純地對外界影響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內在品質與外在環境合併發展的結果。」「發展等於遺傳與環境之和」。(二因素論)

18、吳偉士提出「相乘說」:認為一個人並不等於遺傳和環境之和,而等於遺傳和環境的乘積。(二因素論)

19、高爾頓:在100萬人中,只有一人的品質稱得起是「傑出」,大約只有250人的品質稱得起是「優秀」,約有250人是無希望的白癡和低能。(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

20、《學會生存》:「教育既有培養創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21、福祿倍爾:「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22、當一年級的教師遇到他班上年齡差不多都是六歲的孩子時,他實際上面對著一羣能力不同的兒童,從他們準備狀況的差異來說,實際上是從三歲到十一歲。(差異性)

23、「社會是鑄模,個人是其所要鑄造的金子,金子的價值必然高於鑄模。」(個人本位論)

24、盧梭認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主張教育要尊重兒童的本性,順乎兒童的自然天性,把兒童培養成為「自然人」,而不是培養成社會的「公民」。(自然主義、個人本位論)

25、帕克:「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體、思想和靈魂的和諧發展」。(個人本位論)

26、愛倫·凱:頌揚兒童的自主個性和真善美的天性,強調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對兒童進行壓制,而應促使他們自由、自主地發展。他是自由教育的擁護者,認為理想的學校應放任兒童自由,主張廢止班級制度和教科書,教師只作為兒童的伴侶,一切活動以兒童為中心。(個人本位論)

27、法國社會學家孔德認為:「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類才存在,因為不管從哪方面看,我們個人的一切發展,都有賴於社會。」(社會本位論)

28、德國哲學家那篤爾普認為:「在事實上個人是不存在的,因為人之所以為人,只因為他生活在人羣之中,並且參加社會生活。」(社會本位論)

29、那篤爾普指出:「在教育目的的決定方面,個人不具有任何價值,個人只不過是教育的原料,個人不可能成為教育的目的。」(社會本位論)

30、德國教育家凱興斯泰納認為:「國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造就公民。」(社會本位論)

31、塗爾幹認為,「教育在於使年輕一代系統地社會化」,「其目的在於,使兒童的身體、智力和道德狀況都得到某些激勵與發展,以適應整個社會在總體上對兒童的要求,並適應兒童將來所處的特定環境的要求」。(社會本位論)

32、羅傑斯: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提供一種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不在於教師的教學技巧,而在於營造特定的心理氣氛。(羅傑斯自由主義)

33、黑格爾:「一個人做了這樣或那樣一件合乎倫理的事,還不能說他是有德的。只有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時,他纔可以說是有德的。」(道德行為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好壞的客觀標準)

34、蘇霍姆林斯基:「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難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而處於這種年齡期的人按其本性來說是不願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情感陶冶法實施過程的隱蔽性)

35、馬卡連柯:「教育影響的辯證性的作用是很大的,大到任何的方法,如果它的作用不受同時和它一起運用的其他一切方法的約束,就不能夠設想為良好的方法。」(獎懲適量,把握時機)

36、馬卡連柯:「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37、馬克思,每個人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當做自我目的才能成為手段。(人的自我價值與人的社會價值是統一的)

附:複習最新32個記憶口訣,教育綜合知識輕鬆學!

常用德育原則

◆ ◆ ◆

(1)導向性原則

(2)疏導性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5)因材施教

(6)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7)長善救失

(8)靈活施教

(9)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記憶口訣1

一連營(因)長,雙導三結合

導向性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記憶口訣2

政治目標要實現

疏導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記憶口訣3

手錶(表揚)因(因勢利導)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盜(講道理)了。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2)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3)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記憶口訣4

提要求:尊(尊重)旨(執行)。

長善救失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

(2)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3)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己,進行自我教育。

記憶口訣5

一(一分為二)個人發(發揚)自(自我教育)肺腑。

說服法的基本要求

◆ ◆ ◆

?(1)明確目的性

(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

(3)注意時機

(4)以誠待人。

記憶口訣6

木(目)織時代

一堂好課的標準

◆ ◆ ◆

(1)目標明確

(2)重點突出

(3)內容正確

(4)方法得當

(5)表達清晰

(6)組織嚴密

(7)氣氛熱烈

記憶口訣7

標點內方表演(嚴)熱烈

直觀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2)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3)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記憶口訣8

植(直觀)入宣(選擇)講(講解)語(語言)

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揚教學民主。

記憶口訣9

小豬(主動)動手把農民(民主)毒死(獨立思考)了。

循序漸進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記憶口訣10

教科系主任(教材系統)抓住了一頭豬(主要矛盾)游到(由...到...)了岸邊。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繫實際。

(2)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係。

(4)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記憶口訣11

阿聯在鄉(鄉土教材)下訓練運(運用知識)球技能。

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 ◆ ◆

(1)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

(2)注意啟發。

(3)講究語言藝術。

記憶口訣12

法西(系統)斯(思想)不科學,所以要起(啟發)義(藝術)。

談話法的基本要求

◆ ◆ ◆

(1)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

(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

(3)要善於啟發誘導。

(4)要做好歸納、小結。

記憶口訣13

劉備問(問題)計(計劃)孔明(明確),啟(啟發)用其歸(歸納)入帳下。

外鑠論代表人物

◆ ◆ ◆

荀子、洛克、華生

記憶口訣14

外出尋找(荀子)落(洛克)花生

內發論代表人物

◆ ◆ ◆

孟子、弗洛伊德、威爾遜、格塞爾、高爾頓、霍爾、董仲舒

記憶口訣15

很多人不懂(董仲舒),格格(格賽爾)的兩個兒子(高爾頓、霍爾、孟子)為什麼要微(威爾遜)服(弗洛伊德)私訪。

現代學制的發展趨勢

◆ ◆ ◆

a.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b.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著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d.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e.終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視。

記憶口訣16

時間線索記憶:學制趨勢有5點,第一幼小要銜接,第二提早入齡延義年,第三普職教育要統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樣;第五終身受重視。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 ◆ ◆

a.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b.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c.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d.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記憶口訣17

抓關鍵詞(情境、難度、反饋、結果歸因)女生追男生,結果反而男生難為情。

記憶口訣18

理解性的記憶——要想學生感興趣,首先創設好情境;學生上課要積極,反饋結果要多鼓勵;要想學生信心高,作業難度要巧調控;要想學生有動力,歸到努力才更努力。

新課改教師角色的轉變

◆ ◆ ◆

a.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b.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c.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d.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e.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記憶口訣19

學生不僅要在課上接受教育,還要去社區終身學。

良好師生關係的特點

◆ ◆ ◆

a.尊師愛生

b.民主平等

c.教學相長

d.心理相容

記憶口訣20

關鍵詞:平、師生、教、心

口訣:石楊平(平等)老師給學生講教育心理學。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 ◆

a.瞭解和研究學生

b.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c.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d.樹立教師威信

e.發揚教育民主

f.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記憶口訣21

關鍵詞:了、2樹、提、發、處。

口訣:光頭強發現了2顆樹,提起鋸子開始砍,樹木被加工處理成了筷子。

兒童權利公約

◆ ◆ ◆

a.無歧視原則

b.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

d.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記憶口訣22

兩個尊重無關利益

記憶口訣23

一無一最佳兩尊重

教師職業素養

◆ ◆ ◆

a.道德素養

b.知識素養

c.能力素養

d.心理素養

e.身體素養

記憶口訣24

是不是喜歡一個人:身心能知道

如何樹立教師的威信

◆ ◆ ◆

a.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b.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徵

c.注重良好儀錶、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d.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記憶口訣25

朋友知己之間也要培養彼此的好印象。(怎麼培養?既要道德好、智商好、性格好,又要儀錶整潔、行為舉止風度翩翩)

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工作方針

◆ ◆ ◆

a.優先發展

b.育人為本

c.改革創新

d.促進公平

e.提高質量

記憶口訣26

憂鬱改粗體

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

◆ ◆ ◆

盧梭、洛克、誇美紐斯、福祿倍爾、裴斯泰洛齊、孟軻(孟子)

記憶口訣27

最近股市很孟,不斷跌停,很多人賠洛,陳奕迅就站在盧子上唱浮誇。

記憶口訣28

盧洛浮誇,太過苛求。

教育目的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

◆ ◆ ◆

孔子、斯賓塞、塗爾幹、孔德、赫爾巴特

記憶口訣29

雙孔特乾澀。

教學原則

◆ ◆ ◆

直觀性、啟發性、循序漸進性、因材施教、理論聯繫實際、量力性原則

記憶口訣30

直起弓,尋找一英(因)裏外的狐狸當糧食。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

◆ ◆ ◆

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記憶口訣31

3愛2人1終身

記憶口訣32

關愛教為終

教育心理學(瞭解)

01、沉思型與衝動型:傑羅姆·卡

02、整體型與系列型:戈登·帕斯克

03、比納-西蒙智力量表——比納、西蒙(法國)

04、斯坦福-比納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學)

05、韋氏量表——韋克斯勒(美國)

06、自陳量表式測驗: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

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PF16)、

艾森克個性調查表(EPQ)、

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EPPS)。

07、投射測驗:羅夏墨跡測驗、主題統覺測驗(莫瑞)。

08、戴維斯:動作技能學習因素中指導的因素;

09、辛格:指導內容的影響;

10、湯姆森:指導方法對於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

(教育綜合·名言判斷篇)

1、《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說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3、《中庸》:修道之謂教;

4、《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5、《學記》: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

6、利托爾諾:動物尤其是略微高等的動物,完全同人一樣,生來就有一種遺傳而得到的潛在教育;人類教育的進行與動物的的教育差別不大,在低等人種中進行的教育,與許多動物對其孩子進行的教育甚至相差無幾;(生物起源說)

7、孟祿:原始社會的教育「普遍採用的方式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心理起源說)

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實用主義教育)

9、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所決定的;(歷史唯物主義)

10、孟子:萬物皆備於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氣;(內發論)

11、柏拉圖:觀念先天地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內發論)

12、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的祖先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外鑠論)

13、高爾頓:一個人的能力,乃由遺傳得來,其受遺傳決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機體的形態及軀體組織之受遺傳的決定一樣。(遺傳決定論)

14、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遺傳決定論)

15、董仲舒:性三品說,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遺傳決定論)

16、洛克:兒童猶如一塊白板,他們長大後是好是壞,有用還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環境決定論)

17、德國施太倫:「心理的發展並非單純地靠天賦本能的逐漸顯現,也並非單純地對外界影響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內在品質與外在環境合併發展的結果。」「發展等於遺傳與環境之和」。(二因素論)

18、吳偉士提出「相乘說」:認為一個人並不等於遺傳和環境之和,而等於遺傳和環境的乘積。(二因素論)

19、高爾頓:在100萬人中,只有一人的品質稱得起是「傑出」,大約只有250人的品質稱得起是「優秀」,約有250人是無希望的白癡和低能。(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

20、《學會生存》:「教育既有培養創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壓抑創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21、福祿倍爾:「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22、當一年級的教師遇到他班上年齡差不多都是六歲的孩子時,他實際上面對著一羣能力不同的兒童,從他們準備狀況的差異來說,實際上是從三歲到十一歲。(差異性)

23、「社會是鑄模,個人是其所要鑄造的金子,金子的價值必然高於鑄模。」(個人本位論)

24、盧梭認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主張教育要尊重兒童的本性,順乎兒童的自然天性,把兒童培養成為「自然人」,而不是培養成社會的「公民」。(自然主義、個人本位論)

25、帕克:「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體、思想和靈魂的和諧發展」。(個人本位論)

26、愛倫·凱:頌揚兒童的自主個性和真善美的天性,強調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對兒童進行壓制,而應促使他們自由、自主地發展。他是自由教育的擁護者,認為理想的學校應放任兒童自由,主張廢止班級制度和教科書,教師只作為兒童的伴侶,一切活動以兒童為中心。(個人本位論)

27、法國社會學家孔德認為:「真正的個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類才存在,因為不管從哪方面看,我們個人的一切發展,都有賴於社會。」(社會本位論)

28、德國哲學家那篤爾普認為:「在事實上個人是不存在的,因為人之所以為人,只因為他生活在人羣之中,並且參加社會生活。」(社會本位論)

29、那篤爾普指出:「在教育目的的決定方面,個人不具有任何價值,個人只不過是教育的原料,個人不可能成為教育的目的。」(社會本位論)

30、德國教育家凱興斯泰納認為:「國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造就公民。」(社會本位論)

31、塗爾幹認為,「教育在於使年輕一代系統地社會化」,「其目的在於,使兒童的身體、智力和道德狀況都得到某些激勵與發展,以適應整個社會在總體上對兒童的要求,並適應兒童將來所處的特定環境的要求」。(社會本位論)

32、羅傑斯: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提供一種學習的氣氛,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不在於教師的教學技巧,而在於營造特定的心理氣氛。(羅傑斯自由主義)

33、黑格爾:「一個人做了這樣或那樣一件合乎倫理的事,還不能說他是有德的。只有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時,他纔可以說是有德的。」(道德行為是衡量一個人品德好壞的客觀標準)

34、蘇霍姆林斯基:「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難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教育實踐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而處於這種年齡期的人按其本性來說是不願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情感陶冶法實施過程的隱蔽性)

35、馬卡連柯:「教育影響的辯證性的作用是很大的,大到任何的方法,如果它的作用不受同時和它一起運用的其他一切方法的約束,就不能夠設想為良好的方法。」(獎懲適量,把握時機)

36、馬卡連柯:「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37、馬克思,每個人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當做自我目的才能成為手段。(人的自我價值與人的社會價值是統一的)

附:複習最新32個記憶口訣,教育綜合知識輕鬆學!

常用德育原則

◆ ◆ ◆

(1)導向性原則

(2)疏導性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5)因材施教

(6)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7)長善救失

(8)靈活施教

(9)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記憶口訣1

一連營(因)長,雙導三結合

導向性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記憶口訣2

政治目標要實現

疏導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記憶口訣3

手錶(表揚)因(因勢利導)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盜(講道理)了。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2)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3)要求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記憶口訣4

提要求:尊(尊重)旨(執行)。

長善救失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

(2)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3)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己,進行自我教育。

記憶口訣5

一(一分為二)個人發(發揚)自(自我教育)肺腑。

說服法的基本要求

◆ ◆ ◆

?(1)明確目的性

(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

(3)注意時機

(4)以誠待人。

記憶口訣6

木(目)織時代

一堂好課的標準

◆ ◆ ◆

(1)目標明確

(2)重點突出

(3)內容正確

(4)方法得當

(5)表達清晰

(6)組織嚴密

(7)氣氛熱烈

記憶口訣7

標點內方表演(嚴)熱烈

直觀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2)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3)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記憶口訣8

植(直觀)入宣(選擇)講(講解)語(語言)

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揚教學民主。

記憶口訣9

小豬(主動)動手把農民(民主)毒死(獨立思考)了。

循序漸進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記憶口訣10

教科系主任(教材系統)抓住了一頭豬(主要矛盾)游到(由...到...)了岸邊。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的貫徹要求

◆ ◆ ◆

(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繫實際。

(2)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係。

(4)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記憶口訣11

阿聯在鄉(鄉土教材)下訓練運(運用知識)球技能。

講授法的基本要求

◆ ◆ ◆

(1)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

(2)注意啟發。

(3)講究語言藝術。

記憶口訣12

法西(系統)斯(思想)不科學,所以要起(啟發)義(藝術)。

談話法的基本要求

◆ ◆ ◆

(1)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

(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

(3)要善於啟發誘導。

(4)要做好歸納、小結。

記憶口訣13

劉備問(問題)計(計劃)孔明(明確),啟(啟發)用其歸(歸納)入帳下。

外鑠論代表人物

◆ ◆ ◆

荀子、洛克、華生

記憶口訣14

外出尋找(荀子)落(洛克)花生

內發論代表人物

◆ ◆ ◆

孟子、弗洛伊德、威爾遜、格塞爾、高爾頓、霍爾、董仲舒

記憶口訣15

很多人不懂(董仲舒),格格(格賽爾)的兩個兒子(高爾頓、霍爾、孟子)為什麼要微(威爾遜)服(弗洛伊德)私訪。

現代學制的發展趨勢

◆ ◆ ◆

a.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b.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著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d.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e.終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視。

記憶口訣16

時間線索記憶:學制趨勢有5點,第一幼小要銜接,第二提早入齡延義年,第三普職教育要統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樣;第五終身受重視。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 ◆ ◆

a.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b.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c.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d.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記憶口訣17

抓關鍵詞(情境、難度、反饋、結果歸因)女生追男生,結果反而男生難為情。

記憶口訣18

理解性的記憶——要想學生感興趣,首先創設好情境;學生上課要積極,反饋結果要多鼓勵;要想學生信心高,作業難度要巧調控;要想學生有動力,歸到努力才更努力。

新課改教師角色的轉變

◆ ◆ ◆

a.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b.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c.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d.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e.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記憶口訣19

學生不僅要在課上接受教育,還要去社區終身學。

良好師生關係的特點

◆ ◆ ◆

a.尊師愛生

b.民主平等

c.教學相長

d.心理相容

記憶口訣20

關鍵詞:平、師生、教、心

口訣:石楊平(平等)老師給學生講教育心理學。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 ◆

a.瞭解和研究學生

b.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c.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d.樹立教師威信

e.發揚教育民主

f.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記憶口訣21

關鍵詞:了、2樹、提、發、處。

口訣:光頭強發現了2顆樹,提起鋸子開始砍,樹木被加工處理成了筷子。

兒童權利公約

◆ ◆ ◆

a.無歧視原則

b.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

d.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記憶口訣22

兩個尊重無關利益

記憶口訣23

一無一最佳兩尊重

教師職業素養

◆ ◆ ◆

a.道德素養

b.知識素養

c.能力素養

d.心理素養

e.身體素養

記憶口訣24

是不是喜歡一個人:身心能知道

如何樹立教師的威信

◆ ◆ ◆

a.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b.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性格特徵

c.注重良好儀錶、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d.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學生的朋友與知己

記憶口訣25

朋友知己之間也要培養彼此的好印象。(怎麼培養?既要道德好、智商好、性格好,又要儀錶整潔、行為舉止風度翩翩)

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工作方針

◆ ◆ ◆

a.優先發展

b.育人為本

c.改革創新

d.促進公平

e.提高質量

記憶口訣26

憂鬱改粗體

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

◆ ◆ ◆

盧梭、洛克、誇美紐斯、福祿倍爾、裴斯泰洛齊、孟軻(孟子)

記憶口訣27

最近股市很孟,不斷跌停,很多人賠洛,陳奕迅就站在盧子上唱浮誇。

記憶口訣28

盧洛浮誇,太過苛求。

教育目的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

◆ ◆ ◆

孔子、斯賓塞、塗爾幹、孔德、赫爾巴特

記憶口訣29

雙孔特乾澀。

教學原則

◆ ◆ ◆

直觀性、啟發性、循序漸進性、因材施教、理論聯繫實際、量力性原則

記憶口訣30

直起弓,尋找一英(因)裏外的狐狸當糧食。

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

◆ ◆ ◆

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記憶口訣31

3愛2人1終身

記憶口訣32

關愛教為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