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3月23日在“我是科學家”演講中透露,熱議已久的中國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預計造價360億元,按照“激進”的計劃,如果2022年開始建設,2030年可以完成。

  王貽芳:中國大型對撞機,造價約360億

  3月23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演講活動年度盛典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王貽芳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大型對撞機周長將達到100公里,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周長的三倍多。CEPC的目標,將是製造和研究被稱爲“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

  王貽芳將CEPC比作“希格斯粒子工廠”。他說,目前全球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尚不完備,這影響了粒子物理領域標準模型等問題的解決,使我們無法更深入地瞭解物質世界的本質。

  爲什麼需要一個大型對撞機?王貽芳說,當電子或質子速度越快、能量越高,就越能觀測到其物質結構。研究粒子物理,到最後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把電子或質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這就需要由大型對撞機來完成。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12年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併產生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CEPC有望大大提升希格斯玻色子的探測精度,獲得更深入的科研成果。

  “按照我們現在非常激進的計劃,2022年開始建設,2030年完成。”王貽芳說,中國的競爭對手歐洲核子中心今年也公佈了未來環形對撞機計劃,幾乎跟中國完全一樣,計劃2030年開始建設,2040年建成。如果中國能夠提前建成,作爲一個國家科研中心,對人才引進和培養、國際化體制建設、經濟發展等都會起到重要作用,使中國興建的國際大科學裝置引領世界。

  據公開資料,“中國天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造價約人民幣6億~7億元,王貽芳透露,CEPC預計造價360億元。建設一個CEPC,相當於建設60個“天眼”。但王貽芳認爲這並不貴,歐洲未來環形對撞機一期計劃花費90億歐元。

  “這樣一個裝置對中國科學發展是一個巨大機遇,讓中國對人類文明有更大的貢獻。我們做很多‘小東西’,不如建一個大的。”王貽芳說,根據國際研究,大型加速器一般來說投入產出比大概爲1:3左右,也就是投入一塊錢,會有三塊錢的產出。同時,建造對撞機也會使得中國很多技術真正走到國際最前沿。

  多位著名科學家曾參與討論,楊振寧公開反對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超大對撞機上一次大範圍地出現在公衆視野也是此前的那場辯論,其可追溯到 2016 年早些時候。

  2016 年 8 月初,著名華裔數學家、1982 年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明確表示“希望在長城入海處建設下一代大型對撞機”。之後,丘成桐也撰文表達了對中國修建新一代大型對撞機的期待。

  丘成桐給出的理由是:探索高能物理前沿,尋找超對稱粒子,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科學家,將是中國“對國際科研、世界和平乃至人類文明的貢獻,也是對中國國際形象的提升”。

  但著名物理學家、195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同年 9 月,楊振寧發表長文表示了其反對意見,他認爲,中國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大型對撞機可能會擠壓其他基礎學科的經費,而這樣的對撞機想要尋找的粒子,“包括我在內,認爲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他估計,這個對撞機的造價可能需要 200 億美元(約 1350 億人民幣)。

  兩位傳奇科學家的公開討論迅速引起了全國性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加入到其中的討論中,王貽芳便是其中一例,而他的立場是“挺撞”。在他撰寫的《中國今天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中,他表示,“楊先生是我尊敬的科學家,但我更尊重科學和理性”。

  當時,王貽芳在文章中表示,在下一個五年計劃開建大型對撞機,是我們在高能物理領域領先國際的一個難得的機遇,而從數字看,基礎研究經費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大約每年 1000 億人民幣以上),不存在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研究經費的情況。

  (來源:新京報 記者:倪偉)

  青塔網今日精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