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袁隆平先生改變了中國人的糧食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外界似乎對於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總是習慣於選擇性的無視或者輕視,但是或許在某種意義上,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是是極其巨大的……

也是無法否認的。

1、他和李政道是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是無法磨滅的華人之光,是一段時期內華人在物理學界取得的最高成就者……

2、他是1971年重回大陸訪問,是中美關係解凍後最早回到中國大陸訪問的美籍華人學者之一。

3、他和陳省身,邱成桐一起參與保釣運動,他因為頻繁前往中國,引起美國中情局人員對他盤問。

4、為努力提高中國物理研究水平,他多次回到中國大陸講學,可以說為當時的中國大陸物理學界帶來了極其尖端和前沿的國際物理研究的知識。

5、同時是他推動了北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的創辦,是他聘請圖靈獎獲得者姚啟智到清華工作,姚啟志放棄了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在清華大學建立起高標準嚴要求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即清華姚班。

還有一個是林家翹,天體物理學家,大師級學者。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這是楊振寧為中國高等教育和前沿科技請回來的兩位大師……也是楊貢獻的一個縮影!

6、從1997年5月起,他先後8次寫信呼籲中國政府儘快展開高電子自由激光技術的研究,它始終關注中國科技的發展,始終關注中國命運變化……

7、他和一批科學家倡導中國科技大學創建少年班,是他讓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體專業,是他建議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此中國的中小學才開始大力推廣計算機教育。

這可能是我們的互聯網時代快人一步的一個重要節點。

8、而且大家應該知道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科技界有一個非常重大的世界,那就是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無論是在歷史書上還是在科技史上,都是我們教科書上必須選用的一個重大科學突破。

而當時在20世紀70年代,楊振寧曾不止一次的希望將這一科技突破的工作提名為諾貝爾生理學獎或者醫學獎。

9、作為一位物理學界頂尖學者,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親自為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和基礎科學班大一的學生講授了一個學期的普通物理課,一次課前要花兩個小時備課,並在課後主動問聽懂了的學生有多少。

10、有些人認為楊振寧是為了圖財圖安逸才回國,但事實上從很早年開始,清華大學給他開出的100萬年薪的人民幣,他從來都沒有拿過,而且還為清華大學捐款超過百萬美元。

他的很多資產都捐了出來……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享有的盛名是普通人難以瞭解的,因為它主要從事的量子場論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艱深的研究領域,在針對該領域的大眾普及讀物也是相當少。

即使是專業教材,也常常出現因心事太多而越寫越厚的問題,普通普通的公眾對他的研究貢獻的具體內容和重要性程度所知甚少。

這也是網路上為什麼會經常出現批量黑楊振寧的一個原因,因為很難說楊振寧的工作能輕而易舉的被人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聶華桐這樣評價楊振寧的物理學地位: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物理學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海森堡,薛定鄂,狄拉克,如果再要往下排的話,我想楊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裡面了。

連鄧稼先都說:

如果不是諾貝爾獎規定每個人只能在同一個領域獲得一次獎的話,楊振寧應該再獲一次獎,楊振寧讚譽,鄧稼先的規範場理論,媲美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不但影響當代,而且它的前瞻性將是以世紀來論的。

同時楊振寧也常常被用來和他的同學鄧稼先比較,不回國這也是他被黑的一點。

但事實上鄧稼先的研究方向和楊振寧的研究方向非常不同,一個注重實踐,一個注重理論。

在當時來說,即便鄧稼先一開始就回國,也會因為他岳父是杜聿明的身份而遭遇一些難以處理的事情。

同時他研究的理論物理學,也很難在現實層面儘快的為國家作出貢獻,在當時的國際物理學界,他只有去最先進最前沿的物理學地帶,纔能夠研究出來後來能夠被評上諾獎的研究成果。

這恐怕是很不同的。

2000年《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全人類總共只有20多人入榜,楊振寧排第18位。

從他2003年歸國定居,十幾年如一日的為中國高等教育所做的努力,不僅不收一分錢,還捐出了幾乎大部分身家,對各種中國科教事業募集了大筆資金。

以及這些年在各個領域做的貢獻,尤其是他的愛國熱忱,和當年回國的錢學森,鄧稼先等人,並無二致。

而且,當年的時代動蕩,70年代,楊的回國,因為要見親友中第一個就是鄧稼先,苦難中的鄧稼先因此倖免於難。

不由得讓人想起了譚嗣同的那句詩:

去留肝膽兩崑崙。

心懷愛國熱忱的人,無論在內在外,都必然心細祖國,無論多遠,都終會回家……

2019年,楊振寧獲得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第2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也是25年來的的第2位科學家。

這項只頒給愛國科學家的華人殊榮獎項,上一次還是頒給了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先生。

這也表明了華人社會對於楊振寧對國家和民族巨大貢獻的認可……

如果他不愛這個民族,他又何必暮年改回國籍,何必做幾十年的一切,憑其物理學地位,哪個國家不待他若上賓……

楊振寧在頒獎典禮上只是念起了愛國實業家,也就是創辦這個求是獎的查濟民先生寫的詩歌: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十億尚寒窮,神州經技飛騰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這大概也是這些心懷愛國熱忱的科學家,實業家的共同心聲了,

耄耋之年,其言也誠……

至於他和翁帆之事,總歸你情我願,既無妨於他人,又無犯於法律,總歸是他的私事私德。

以此來謾罵楊之民族大義,掩蓋其為國家民族之貢獻,恐怕有些狹隘了……


楊振寧先生近年來頻繁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和楊老再次加入中國國籍,並在原配去世後的一年就和小自己54歲的翁帆結婚等公眾事件密不可分。

大多人其實都不瞭解楊振寧對中國做了什麼?甚至連他的國籍?以及他具體是什麼時候回國的都沒有搞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說一說!

不少人認識楊振寧的方式都是因為他的個人生活,比如說年老以後加入中國國籍,還娶了一位比他自己小很多的妻子,而對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貢獻,對中國科學發展和中美關係的發展做了做出的貢獻瞭解並不多,之前我也並不瞭解,查閱了相關資料才逐步有所瞭解!

中美橋樑

楊振寧是1945年手持中華民國的護照離開中國,拿著庚子賠款前往美國留學。後來師從氫彈之父泰勒。博士畢業後就在美國搞理論物理的研究。

1971年,楊振寧從報紙上看到中國剛剛從美國禁止去的國家中被去掉,他就擺脫重重困難,毅然決然回到國內。當時FBI找上門警告過他,但他還是回來了。

70年代,中美關係剛開始有鬆動時,楊振寧就破除重重阻礙訪問中國,他是第一位訪問新中國的海外傑出華人學者。他的破冰之旅以及之後的努力不僅為中國的科學界搭建了和國外交流的橋樑,為一大批學者、學生外出學習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在政治方面有破冰意義。楊振寧是保釣領袖,在多種重要場合發言闡述了釣魚島屬於中國的立場,也曾在《紐約時報》上給當時的卡特總統致公開信,呼籲中美建交。1979年鄧小平訪美簽署中美建交協議時,楊振寧在歡迎鄧小平的宴會上致辭。楊振寧在2003年開始在中國定居,那時他已81歲,這是本該在美國的養老院裏安享晚年的年齡,可是他選擇了回國。最初大約1年的時間裡他往返於北京和香港,之後定居在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80多歲的他親自為本科生授課,至今已97歲高齡的他仍然沒有停止工作,多種學術場閤中都能夠看到他的身影。

回國之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接見楊振寧了,楊振寧詳細介紹了美國的情況。當時正值中國面臨特殊時期,楊振寧作為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科學家,得到了國家的重視,特別允許他可以列一張會客名單。當時他也知道這張會客清單的重要性,所以列上了許多科學家的名單,拯救了許多科學家,其中包括鄧稼先。

後來,楊振寧還為鄧稼先寫了一篇文章, 還被收錄在小學生課本中,這篇文章當時被人民日報頭版報道,鄧稼先事蹟能被我們所熟知,楊振寧功不可沒。而鄧稼先和楊振寧從小就是同窗,這份友誼一直持續了幾十年。

不止鄧稼先,當時只要是能登上楊振寧所列的會客清單,要麼結束勞改,要麼減輕勞改,甚至有些人還可以回本單位繼續從事研究工作,這為新中國保留了大量的科學家。

在國內有很多人討厭楊振寧,討厭楊振寧的一個重要理由是認為他對中國沒有什麼貢獻,並且還會拿出錢學森、鄧稼先等人的事蹟去和楊振寧進行對比。

錢學森、鄧稼先等人的名字之所以耳熟能詳,是因為他們的事蹟被刻意宣傳過。而楊振寧,他是民國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957年獲諾貝爾獎時手裡拿著的還是中華民國的護照。1957年國內大型官方媒體談到他和李政道的發現時,在標題中還突出了「美」「蔣」。他的岳父是蔣的愛將杜聿明,那時還作為戰犯被關押在國內監獄中。楊振寧的事蹟沒有像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人的事蹟那樣被官方刻意宣傳過,作為讀者只能從可靠的楊振寧的生平傳記、隨筆作品、以及一些新聞報道中主動的尋找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感受他的愛國熱情。所以,絕大多數人並不瞭解楊振寧對中國到底有什麼具體貢獻。

反對建設加速器

楊振寧剛回國時,當時國內很多科學家提出建設加速器,但楊振寧堅決反對,他覺得當時的國家實在是太窮了,建設一個加速器需要1億美元(1972年),且設備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的設備,根本不可能出成果,不如把這筆錢投入到別的領域,能加速國家的經濟發展。後來,他的建議被採納了,等到1984年才開始建造正負電子對撞機,而且成本還大幅度縮減了。

引進人才

美國之所以科技那麼強大,是因為他們的高校一直在培養和吸引了世界各地優秀人才。(二戰期間,很多科學家到美國避難,美國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優厚的條件)。

中國高校與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就在於此,不是我們的中國學生不夠聰明,也不是我們中國人沒有條件研究高科技,而是頂級人才不足。

楊振寧回到中國之後,憑藉自己的聲望和號召力,向全世界招募科學家,這其中就包括了物理學家文小剛、張首晟,數學家張守武等。清華大學一共蓋了三棟大師樓,其中一棟是楊振寧的之外,另外兩棟都是給楊振寧帶回的頂級國外科學家,一位是林家翹,另一位是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姚期智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計算機方面的人才,著名的清華姚班指的就是姚期智所開設的計算機班。

而很多人認為楊振寧並沒有在國內搞學術的想法也是有誤的,楊振寧在70年代末就在國內搞研究一直持續至今,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清華大學的凝聚態物理學,統計力學等領域躋身了世界前列,同時還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而且, 楊振寧在82歲時,還堅持給清華大學本科生上課,這對這羣學生來說是多麼的幸運。

捐贈

其實,捐贈只是楊振寧對中國最微不足道的貢獻之一,但也比我們大多數做的好太多太多了。首先清華大學為他提供的工資為年薪為100萬人民幣,但他分文不取,將這筆錢捐給了清華大學研究所。(很多人說他回國養老,其實這是有誤解的,對於楊振寧這樣的頂級科學家來說,根本不發愁養老的事,美國馬裏蘭大學就曾多次開出高額年薪挽留他,都被他拒絕了。而且楊振寧是多國的科學院院士,難道一位科學院院士會有養老的問題?

後來,他又把自己位於紐約的房子賣掉,又捐了100萬美元。所以,楊振寧在80年代往返於中國各地,一直都是旅居狀態。不僅如此,他要找全世界的商人來投資,建立了專門的基金,利用這筆錢建設了清華高等研究院、南開大學的高等研究院,以及60多所世界一流的實驗室。

他還考慮到科學家的生活狀況,組織創立了各項科學大獎,前段時間很火的求是獎,最早就是由楊振寧發起的。1992年,楊振寧還自費為南開大學購置了當時的第一臺計算機和激光印表機,還督促建成了中科大少年班。他的種種努力,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頂級人才,分佈於各行各業。

以上就是楊振寧對於中國的一些貢獻,其實我們有說全,還有很多很多。最後,我想說的是,很多人喜歡拿楊振寧和兩彈一星來比,我覺得是不合適的,要知道在楊振寧的年代,還有很多科學家沒有歸國,號稱東方居里夫人的吳健雄沒有,李政道也沒有,丁肇中現在也還在美國搞研究。而楊振寧不但回到中國,而且一直在為中國的教育事業盡心儘力,這已經是不容易的了,我認為但凡是為中國做出了貢獻的科學家就應該被尊重,那他們來作比較本身就是一種褻瀆。難道比不過,我們就不尊重了麼?

補充

楊振寧在官方一直享有較高的地位,然而在網上和民間對楊振寧的評價卻不是很高。

說起來,楊振寧遭詬病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楊振寧在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2017年恢復中國國籍,因而有許多人認為楊振寧「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卻沒有回國報效祖國,反而是年齡大了,纔回國養老」。

事實上,這種觀點完全不對。

在中國當時的環境下,比較需要的是應用科學人才,所謂應用科學就是核彈的研究、載人航天工程等等。而當時楊振寧所學的是理論物理學,偏向理論研究而非應用。

換句話說,當時的中國並不需要楊振寧這類的人才。再者,物理學科學理論的研究需要很好的科研條件以及儀器設備,而當時的中國顯然缺乏這樣的條件。再考慮到此時楊振寧和夫人杜致禮剛剛結婚,孩子和夫人都在美國,因為這些顧慮,楊振寧才沒回國。

楊振寧的第二個詬病點是在2004年,82歲高齡的楊振寧娶了比自己小54歲、年齡只有28歲的翁帆,說實話,楊振寧此舉所造成的社會影響確實不太好。然而,別人的你情我願的婚姻我們也沒有權力去評價和干涉。

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是比較多的

例如,在促進中美關係上,楊振寧的貢獻是比較大的。1971年中美關係緩和後,楊振寧是第一個踏上祖國懷抱的華裔科學家。

回國後,楊振寧毫無保留的為鄧稼先介紹了量子理論和大量的西方先進物理理論,一邊講還一邊拿筆推算。楊振寧曾為病重的鄧稼先帶來了當時國外最先進但還沒有上市的藥物,此前楊振寧還無意間救過鄧稼先:當時的四人幫企圖以核爆炸未達到預期為由批鬥他,楊振寧回國後請求見鄧稼先,周總理就把鄧稼先調回北京,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1971年,楊振寧參與了保釣運動,所謂的保釣運動,即:保衛釣魚列島和南海島礁的愛國運動。之後,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辦的「歸還衝繩協議」聽證會上作證,楊振寧從地理、歷史和現實等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楊振寧此舉為我國的領土完整做了重要的貢獻。

後來,楊振寧又致力於中國的科研事業。

他憑藉自己的資源,或直接、或間接,幫助中國建立60多所物理實驗室,楊振寧此舉縮短了中國和國外物理基礎設施的差距。

同時,楊振寧為清華、南開和復旦大學籌集了巨額的科研經費。例如,在2005年,楊振寧就奔赴香港,為清華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籌集到了一千多萬美金的科研經費。

楊振寧受聘於清華大學時,其年薪為100萬人民幣,然而楊振寧卻分文不取,將這些錢捐給清華大學的研究所。並且,楊振寧還賣掉了自己在紐約的房子,又捐了100萬美元給清華大學。楊振寧捐的這些錢,足以讓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安享晚年,所以說楊振寧來中國養老經不起任何的推敲。

多年來,楊振寧還很重視人才的培養,他不僅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高端人才,而且建立各種物理實驗室和各類基金會,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的高端人才,推動了科教事業的發展。

而以上只是楊振寧的其中一部分貢獻。

總之,楊振寧先生對中國的貢獻有很多,僅憑楊振寧某些做法的不妥當而抹黑他,純粹沒有必要,畢竟,凡事都有主次之分。

近年來由於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依託網路傳播的媒體行業大量出現,大量關於楊老很多失真報道的流量噱頭文章大肆傳播

而關於楊振寧再入中國國籍的事情,更是讓很多人不解,大量的網友批判辱罵楊振寧「回國養老」,詆毀他「在國外混不下去」纔回中國「騙取待遇和名譽」。

讓我們看看網友喜歡用來和楊比較,為中國早期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對楊的評價:

如果不是諾貝爾獎規定每個人只能在同一個領域獲一次獎的話,楊振寧應該再獲一次諾貝爾獎。他的規範場理論媲美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不但影響當代,他的前瞻性是將以世紀來論的。

說句不好聽的,你們現在罵他,有經過鄧稼先的同意麼?對得起兩彈元勛的鄧稼先嗎?

何況楊振寧真不是回國養老的,他缺錢嗎?她缺人脈嗎?他缺聲譽嗎?不缺!相反他可以利用很多人都沒有的這些資源,為新中國繼續的做出貢獻。

這個被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等眾多高層政府人員接見和讚賞的一位,科學成就僅次於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的偉大科學家,現在為何會被網路暴力貼上什麼「回家養老」等眾多詆毀下流的標籤?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對楊振寧的深思和懺悔。

楊振寧也曾在一本書中透露,他的父親直到臨終前都沒有原諒他放棄中國國籍!

這或許也是楊振寧重新加入中國國籍的一個重要原因,幾十年的美國生活讓他仍然無法放下,他想落葉歸根!

所以,我們也就不要再對楊振寧的個人生活再說三道四了,其實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那是他自己的選擇!


標 題: Re: 當年楊振寧反對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真是太對了

對的,老楊是覺得中國褲子都穿不上的時候,不應搞搞這些門面工

程,

應該搞更靠近國計民生的化學,化工,生物等等,提高產業水平。

這都40多年了, 中國一大幫挫貨還是不理解老楊。

雖然,我寫打油詩擠兌老楊喫嫩草,但是

老楊的境界確實是非常高的。

特別是在40年前, 那絕對是首屈一指。

【 在 scraper (天朝棄民之非洲螢火蟲) 的大作中提到: 】

: 這個建議非常得體,經營一個國家不能夾雜著太多浪漫主義。喫飽撐了以後可以玩玩些: 吹拉彈唱。: 粒子物理也不是不能研究,後來不也是有HIGGS麼,可是這些不是一個國家的當務之急: 。工程材料等在國家層面上要優先。登月遙控等比發現粒子要重要。

標 題: Re: 當年楊振寧反對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真是太對了

這也是我鄙視施一公的一個直接標杆。

施一公都是院士了,已經是頂級待遇,結果境界low的一逼,

還停留在,拿人民的錢灌水,數垃圾文章,洋洋自得的階層。

他給老楊提鞋都不配。

有不少中國的其他的院士,也都是這德行。

算了,不說了!

登月,遙控,航天,衛星等都很重要。

但是,要注意節奏,也不能上太多錢,

步子不要太大,不要扯到蛋。

物理還是很重要的,但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

砸那麼多錢,除了垃圾文章,用途和回報實

在太少了。

別人都不玩了,我們還花大錢玩,有點太sx。

權威百科上有楊振寧的介紹,比較詳細。主要有:外交上的貢獻,科學上的貢獻,思想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楊振寧雖然未能像鄧稼先等人那樣立即回國效力,但也積極為中國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不少貢獻,比如建立「全美華人協會」,為中美建交穿針引線。70年代後,多次組織聯繫國外著名學者教授來中國講學,自己更多次親自回國講學,如應福建省有關部門邀請,於1995年7月24~27日來閩進行學術交流及參觀訪問。[30] 和陳省身教授一起協助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建立物理研究室[31]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副所長、理論物理研究室主任葛墨林說:「「楊振寧先生幫助理論物理研究室與國際很多著名研究機構建立了聯繫,他是一位十分忠厚的長者,什麼事都可以和他辯論[32] ...。」。

利用自己在物理學界的地位,宣傳中國和樹立中國形象。鼓勵留學生多回國。這個在國外聽過楊先生講演的都知道,楊先生幾乎每次講演必談中國,談鄧先生。協助清華建立高研中心,並且留校任教授,指導研究,教授學生。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慼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瞭解和友誼的橋樑。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6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繫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雲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

」《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卷有這樣一段記載:「楊振寧於1971年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楊振寧在1971年春中美關係升始解凍後不久,即毅然率先訪華,叩開了中美之間緊閉了川多年的科學大門,意義重大。[46-48]

與楊振寧共事多年的聶華桐教授用「血濃於水的骨肉之情」來描述楊振寧的愛國情懷,並認為「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楊振寧首次訪華後回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曾多次找他,他非常鎮定而堅決地答道:「在中國,我的父親、母親、弟妹們——我的親屬們都在那裡,我的許多朋友在那裡,我想念他們,所以我要去看望他們,這並不觸犯美國的法律!」楊振寧後來這樣說:『倒1972年夏天作第二次旅行時,我已經拿定主意,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同我休慼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瞭解和友誼的橋樑。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這次周恩來會見楊振寧時,誠懇地請他就中國的教育、科研提出意見和建議。楊振寧坦率地直抒己見:『中國在教學科研中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這是很好的,在經濟

比較落後的條件下,這也是必須的。但是,目前中國理工科大學不重視基礎教學和理論研究,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應引起重視。在科研機關裏,也存在著不重視基礎理論的傾向。」他還談了一些具體的建議。事後周恩來指示有關部門作了認真的研究並及時給予落實。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1982年,楊振寧直接寫信給中國有關部門領導,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再次提出建議。1983年,楊振寧倡議的『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基金會」在香港組成,楊振寧任基金會董事會主席。1984—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吳健雄物理獎」和「陳省身數學獎」相繼成立。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建立,本著「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楊振寧反對玄學,提倡現代科學觀,對易經做出過批評,認為「《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中的思維方式,而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民網評價楊振寧:「...歸納與推演都是近代科學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維方法,但是貫穿《易經》的精神,都是歸納法,而沒有推演法。近代科學一個特點就是把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分開,而《易經》的「天人合一」觀念卻將天道、地道與人道混為一談。...這實際上是自20世紀初以來科學與玄學之爭的延續,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反響,也反映出當今中國科學與玄學、科學與偽科學、科學與反科學的爭鬥的激烈程度。

由於楊振寧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科學一方的力量,算得上是他為中國科學的發展做出的一個大貢獻。[46-48]


https://b23.tv/GrvuPJ


我很是不能理解他娶小他那麼多的老婆出於什麼原因,可能和他在美國生活久的原因,但是這種世俗的事情相比他的成就貢獻根本不值得一提,他娶三妻四妾都不過分!


清華高研院是個實體單位,有磚有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