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1月09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灣颱北報導)全球版肥咖條款《共同申報準則》(CRS)陸續上路,中國大陸去年9月完成第一批資訊交換,最近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新法也加入反避稅條款,稅務環境的發展重點延伸至個人範疇。有會計師錶示,隨著國際及兩岸三地之間的稅務法令日趨完善,颱商萬不能再存有僥幸心態。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9日舉辦“中國稅務年會—國際新形勢、稅務新思維:大陸颱商機遇與挑戰”研討會。安侯建業聯閤會計師事務所主席於紀隆開場時錶示,2018年從“稅”的角度看是“洗三溫暖”的一年,法規變化越來越快速、經營環境麵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去年大陸有諸多租稅優惠措施齣颱,錶麵上看來轉嚮有好環境的營造,但另一方麵也看到從2017年開始,從移轉訂價三層文檔的要求,到大陸政府加入CRS交換機製,另外也在個人稅的部分做調整,顯示颱商在大陸的布局已從公司層麵逐漸進入個人稅務考量階段。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協理任之恒錶示,颱商以往在大陸的投資多僅從事加工或生産業務,近年來隨著當地成本上漲問題,稅務查核趨勢以至中美貿易摩擦所衍生額外關稅影響,均令颱商喘不過氣,紛紛尋找會計師輔導。

他認為,部分颱商之所以麵臨搬遷與否的睏局,主要可能僅聚焦在中美貿易戰議題之上。退一步而言,目前大陸的發展及稅收優惠的重心均著重在業務的技術含量以及可持續發展,中國的優勢已非往日的成本低廉,而是其龐大的內銷市場,故在往後的發展定位上,如能將部分生産功能移轉到其他地區,然後再提升中國的業務定位以及技術含量,順應投資鼓勵與稅收優惠政策的重點而行,纔是長遠因應之道。

任之恒提醒,業務重新布局可能衍生大陸公司某程度上的改變,在考量稅負影響時,除交易當下的稅負外,也要審視是否觸及以往所享受的稅收優惠的資格。當大陸公司的功能有所提升,更可能搖身一變為“高新技術企業”適用15%稅率,此時則需重新考慮在當地所保留的利潤水平與集團整體的移轉訂價政策。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張芷會計師總結,隨著國際及兩岸三地之間的稅務法令日趨完善,各地對於企業的稅務遵循要求如移轉訂價政策的閤規性均有所提升,颱商萬不能再存有僥幸心態,如未能及早審視自身稅務健康狀況並做齣適當的調整,便可能在申報文件及各國資訊交換的機製下曝露其稅務風險。兩岸仍有多項稅務優惠政策待企業好好利用,值此國際情勢環境轉變之際,或可藉此機會審視企業未來在各地的發展布局與策略,配閤自身的優勢與挑戰,規劃齣兼顧營運效益及稅務效益的發展方嚮。◇

責任編輯:宇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