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作爲清廷實際掌控者的慈禧太后身份尊貴,生活向來奢華優渥。

但凡事總有例外,哪怕尊貴如慈禧太后,也曾經歷在逃難過程中,向別人借錢的尷尬局面。當事情平定後,慈禧想要賞賜那家人時,對方卻僅僅只要四個字的賞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慈禧像)

1900年,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爲名,攻入了北京城。儘管在不久前,慈禧太后還高調地向這些國家發出了宣戰聲明。但在敵人的洋槍洋炮面前,腐敗清軍,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清軍的接連潰敗中,慈禧太后爲了避免成爲階下囚,不得不帶着一衆皇室成員,倉皇出逃,

隨即,他們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於逃跑十分倉促,因而太監和宮女們都沒能攜帶多少食物,而且出逃的隨行人員實在是太多,還沒走上一天,食物就已經消耗一空了。

對於這件事,慈禧並不是特別擔心。在她眼裏,自己是整個大清王朝的主宰,是百姓們最崇敬的人物。不管她走到哪個地方,肯定都會有百姓前呼後擁地上來,向她奉獻食物。

不過,現實很快給慈禧潑了一盆冷水。由於八國聯軍的行爲兇殘異常,北京城裏的百姓,老早就已經逃得差不多了。慈禧一行人在出逃的頭幾天裏,硬是沒遇上幾個百姓。這也導致了連慈禧也不得不忍受飢餓的痛苦。此時的慈禧,頭一次感覺自己猶如喪家之犬,可憐至極。

(八國聯軍進京)

不過,隨着慈禧一行人的持續西行,情況慢慢開始有了好轉。沿途的地方官員和一些大戶,開始有意地接濟慈禧。畢竟“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個時候無疑是飛黃騰達的最好機會。

當慈禧到達山西時,他們一行人受到了晉商大戶喬家的隆重接待。初到喬家時,喬家人首先就雙手獻上了三十萬兩白銀。除此之外,喬家還全力滿足慈禧一行人的生活需要,使得慈禧又一次過上了皇宮中一般的生活。這也讓喬家在慈禧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等到慈禧臨走的時候,喬家又奉上了10萬白銀作爲盤纏。

當時不少人對於喬家的行爲非常不理解。在他們看來,清廷連京城都給別人佔領了,改朝換代的日子肯定也就不遠了,你喬家在這個時候對慈禧進行投資,這不是把錢往火坑裏扔嗎?

(喬家大院實景)

1901年,慈禧重新回到了京城。在解決了與西方列強的問題後,慈禧開始對出逃途中的有功之臣進行表彰。尤其是山西的喬家,慈禧更是強調,必須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在接到聖旨後,喬家對奉上的錢財隻字不提,只希望慈禧能親自賜給他們一塊寫着“福種琅嬛”四字牌匾。

不得不說,喬家實在是經商的天才世家。所謂“福種琅嬛”,其實是一句對於慈禧的奉承話。“琅嬛”一詞,本來是指神話中天帝藏書之處,後來則被引申爲洞天福地。歷來母儀天下的女子,都被認爲是琅嬛的主人。而“福種琅嬛”連起來,則是表示了在慈禧的影響下,喬家將會得到福種,並光耀後世。這如何能讓慈禧不高興呢?

除了能討得太后歡心之外,不要錢只要幾個字的做法,還極大地提升了喬家的名望。最終,這塊牌匾不僅使得喬家有了光宗耀祖的鎮宅之寶,好平添了幾分豪門的底蘊。由此,喬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塊牌匾現在還掛在喬家大院的大門上,但曾經輝煌的喬家,最終還是在歷史的變遷中,悄然沒落了。

(參考資料:《晉商興衰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