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孫殿英不僅盜了慈禧寢陵,還盜了乾隆的,從兩座寢陵中擡出的寶物無數,得按箱計算。知名的寶貝有乾隆的九龍劍、慈禧的翡翠西瓜、還有夜明珠、朝珠、黃金等,具體有多少,孫殿英其實也不清楚,當年挖墓工兵有逃兵身上,都有幾十顆寶珠……

自古以來,挖墳掘地都是大罪,何況是帝王墳邸?按道理講,孫殿英就算不被凌遲抄家滅九族,也得下獄挨那伸頭一刀。但事實就不是那麼講道理,人家孫殿英不僅沒有下獄審判,還平步青雲,官越做越大,兵越帶越多……

為何如此?其實說開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為公來講,大清皇帝尤其是慈禧太后不得民心,只是礙於人死為大傳統,不方便去挖他們墳頭罷了,對於孫殿英的盜墓,老百姓樂見其成;於私來講,孫殿英父親被旗人害死,打小就受旗人欺負,長大了報仇也無可厚非,誰叫你慈禧乾隆是旗人頭頭呢……

於公於私,輿論方面都可以接受,也沒有強烈懲處孫殿英的意圖。至於反應強烈的溥儀,以及八旗貴族們,1928年了,誰還理睬他們,尤其溥儀還是住在日租界

當然,盜墓所得,孫殿英沒喫獨食,也是他能平步青雲的另一方面,像蔣介石得了一把九龍劍,閻錫山得了五十萬兩黃金,宋子文、宋美齡等實權人物都有收益……

喫人嘴短拿人手短,又或者叫一起分過臟,孫殿英安然無恙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一,國家形式

軍閥混戰,派系林立,國家沒有真正的統一,軍閥之間鬥爭不斷,無暇顧及這些事。孫殿英本身也有實力,因此他能左右逢源,四方打點,把事情給處理了!

二,清室退位,沒有實權

清皇室的退位,沒有實權,只是天津一個小別墅裏的皇帝,帶領一幫末世老臣,沒有辦法懲治這些「亂臣賊子」,當然他們也沒有說話的分量。

三,天下對滿清恨之入骨

滿清統治二百多年,退位之後,全國都在討伐滿清餘孽,對滿清恨之入骨,因此古墓被盜沒有引起全民的憤慨,甚至大部分的人拍手稱快!而且被盜的慈禧,統治滿清半個世紀之久,在人們心中沒有好的形象,人們都不待見他,因此被盜也沒有引起廣泛同情!

四,孫殿英的革命口號

孫殿英盜墓打著革命的口號,當時全國都在鬧革命,孫殿英革死人的命,同樣能夠得到一部分人的普遍認同,而且那個時候人們的愛國熱情也不高,全國各地都在盜墓,當時盜墓非常猖獗,沒有統一的政府,是禁絕不了的!


  孫殿英盜墓的時候已經是個小軍閥了,那時候槍杆子裏出政權,在派系林立的民國,有人有槍就是山大王。盜墓這事在那個爭奪天下大權的時代,說到底並不是什麼天大的事。甚至還讓不少人眼饞。事後除了滿清遺老告告狀,畢竟挖的是他們家主子的墳。還有輿論喧嘩,最多就像是今天的熱點事件,最後總會褪去的。  

 更何況如果你做了一件壞事,得到一大筆財富,有人指責你,你只需要把財富分出一些出來,就能堵住那些有權利處置你的人的嘴。至少這在民國這個亂世裏是行得通的。  

  孫殿英就把乾隆墓中最珍貴的九龍寶劍和很多價值連城的珠寶,送給了蔣介石。將乾隆的108顆朝珠,其中兩顆最大最名貴的送給了宋美齡。將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將很多的珠寶送給了孔祥西……可以說,幾乎當時國民黨大員人人有份,也算是下了血本。  

 但是壞事終究是壞事,大家都不是傻子,所以不管是當代還是後世,孫殿英的名聲都不是很好。一提到這個名字,大家首先想到這是個盜墓賊。


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因為孫殿英有自己的武裝和勢力。再加上當時國內派系林立,給了他左右逢源的機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