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花,是人民羣衆在春天裏喜聞樂見的活動。

  時至今日,拍花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和攝影語言匱乏之間的矛盾。

  男怕拍出“老法師感”,女怕拍出“大媽感”。

  攝影家們鏡頭下的花朵是怎樣的?

  他們拍花僅僅是爲了拍花嗎? Instagram 和全球 iPhone 攝影大賽上的花卉攝影,又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樣的攝影審美邊界?

  以下就爲大家推薦一些拍花的啓示,每位攝影師推薦會向大家介紹一條相關的攝影語言、審美閱讀提示或拍攝要點,希望大家在這個春天能把花拍出花兒來。

  上田義彥

  “製造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

  上田義彥是日本炙手可熱的廣告攝影師,這決定了他拍攝的花是爲大衆的眼睛服務的。同時,他還必須爲觀衆渴望的新鮮感服務。

  他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是,善於製造非寫實的陌生感環境,以此表現花朵。

  由於作品主體明確,色彩平順,大多數人能夠在稍高於日常審美的範疇內欣賞之。

  這是在給花卉製造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

  以下幾張花卉靜物攝影拍攝於上世紀90年代,無論是黑白還是彩色,都採用了乾淨的背景,強調花卉本身的姿態,這本身製造了一個超現實的環境。

  其中第一張《Tulip》的黑色背景花卉,近年被許多手機攝影者喜愛,大多數人都是通過Snapseed軟件的蒙版功能將背景調黑獲得類似的效果。

  上田義彥 / 攝,Tulip,Tokyo,1990

  上田義彥 / 攝,Black and Blue,Tokyo,1990

  下面兩張的“陌生”體現在過度曝光、強烈光照和花的狀態。

  攝影師沒有追求柔和的光線帶來的舒適感,而是拍下了刺眼的狀態,還有濃重的影子,第二張甚至連菊花都枯萎了……這些實在是那麼日常,但又因爲集中留下了一些“醜態”,反而讓畫面有了一些特別的美。

  此時我突然想到,拍花之前往花朵上噴水的場景,其實並沒有必要。

  上田義彥 /攝, Flowers,Tokyo,1996

  上田義彥 /攝, Flowers,Tokyo,1996

  Lihui

  “給它們加上一點介質”

  Lihui 的攝影很具女性視角,她的照片呈現出誘人的畫意。

  她的照片值得我們學習和嘗試的一點是,借用了“介質”來表現花朵。這樣說來可能有些抽象,我們來看這樣幾張照片。

  這一張“介質”是花朵前起霧的玻璃和流下來的水珠。

  Lihui /攝,圖自ins@huiuh_

  這一張,“介質”是花朵背後的綠色背景。

  Lihui /攝,圖自ins@huiuh_

  這一張,“介質”是伸入花蕊中的手指。

  Lihui /攝,圖自ins@huiuh_

  這一張,“介質”是花卉的背後的半身人物。

  Lihui /攝,圖自ins@huiuh_

  實際上,“介質”的存在提示了我們,“以花爲主體”只是其中一種拍花的方式,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媒介去隔離、觸碰、映襯,讓它們之間發生關係。

  在一次採訪中,這位攝影師透露自己經常用到多重曝光的方式,這個技術上的問題大家可以嘗試。

  Jake Tapia

  “微觀與隱退的環境色”

  Jake Tapia 是一位美國的紀錄片導演,他的攝影可能會更接近大衆一些。他喜歡用微距鏡頭拍攝花草。

  微距花卉在手機和相機攝影領域都不是什麼新鮮事,Jake Tapia 給我們最有利的啓示是,他十分重視被虛化的部分,讓前景和背景以十分恰當的姿態同時呈現,隱退的環境色在構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這一張,其實前景的花草其貌不揚,但逆光給花枝帶來了輪廓光,並且渲染了背景的色彩,讓整個畫面和諧溫暖。

  Jake Tapia /攝,圖自ins@jiznakefoo

  Jake Tapia /攝,圖自ins@jiznakefoo

  這一張是微距下的紅色花蕊,隱退的背景提供了黃、藍兩色,形成了三原色對立的畫面。

  Jake Tapia /攝,圖自ins@jiznakefoo

  這一張的精妙之處在於隱退的背景中那一抹模糊的紅色。

  Jake Tapia /攝,圖自ins@jiznakefoo

  Jake Tapia /攝,圖自ins@jiznakefoo

  在微觀攝影的場景中,隱退的環境不應只被視作背景,而應當看作畫面的要素。

  蜷川實花

  “滿屏的高飽和度”

  極簡和小清新在攝影圈大行其道的今天,蜷川實花創造出來的視覺符號很有個人風格——她將高飽和度的花朵塞滿畫面,讓大紅、大紫、大綠走到極致。

  仔細看她的照片,都很小心處理了花朵之間的縫隙,通過後期填補了空缺的背景,以在視覺上只呈現出高飽和度的色塊一種意象。

  這種“滿鋪”阻隔了花卉攝影中常見的空氣感,讓畫面更顯扁平化和圖像化,這無疑是值得大家嘗試的拍攝思路。

  蜷川実花 /攝

  蜷川実花 /攝

  蜷川実花 /攝

  而另一個問題是,高飽和度真的就很“大媽”嗎?也許只是我們駕馭它們的能力不夠,只能在安全的配色中玩耍罷了。

  川內倫子

  “淡”

  日本另一位女攝影師川內倫子拍的花似乎更符合人們給她加上的“小清新”人設,“淡”是從川內倫子的照片中可以直接獲取的形式啓示。

  構圖框架中所具具有的色彩節制(通常不超過3種),通過高明度、低飽和度、避免大面積暗部、沒有絕對的黑場,也都是其中的要素。我們看下面這些:

  黃綠二色,稍微拉低的飽和度,高於正常水平的明度。

  川內倫子/攝,選自《種を蒔く》

  川內倫子/攝,選自《murmuration》

  粉藍二色,降低對比度,加入藍色色偏。

  川內倫子/攝,選自《川が私を受け入れてくれた》

  川內倫子/攝,選自《Cui Cui》

  當然,我們看到的“小清新”只是川內倫子的表象,她的花卉攝影照片也大多是在自己的攝影集中起到空場景或隱喻的作用,如果能找到上述照片的完整畫冊閱讀,會有更大的收穫。

  森山大道

  “拋開刻板印象”

  一張花卉攝影被拍成什麼樣,取決於它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

  色彩、美好、優雅這些詞也許本來就是我們對花的刻板印象,實際上拋開刻板印象,花也能被拍得很有“力量”。

  森山大道爲阪口安吾的短篇小說『盛開的櫻花樹下』拍攝的項目《Ango》,櫻花森林不是粉色的明媚樹林,而是延續了其黑白、粗粒、高對比的形式特徵,這也許是廣大直男拍花的一個方向。

  森山大道/攝,選自《Ango》

  森山大道/攝,選自《Ango》

  森山大道/攝,選自《Ango》

  光說這種粗粒、高對比黑白照片,有一個 VSCO 軟件,用上B系列濾鏡,添加少許顆粒,似乎對每一個手機用戶都不難實現。

  須田一政

  “不合理的陳述”

  但看須田一政的照片,會覺得有一種“日常的詭譎”。實際上他在借物表達自己的情緒。

  他長久以來對社會深入觀察與體悟的長者,照片中充滿着諷刺、自省,許多“不合理”的東西被拼貼組合。

  作爲“物”的一部分,在須田一政攝影集中的花在強制閃光下咄咄逼人,突兀出現在場景中,或是如“廢片”一樣。一切充滿着不合理的陳述。

  須田一政/攝

  須田一政/攝

  須田一政/攝,選自《日常的斷片》

  YASUTO

  “人與花如何優雅共處”

  我們再回到接地氣一些的攝影中來。

  前不久日本攝影師 YASUTO 拍攝的奶奶與柴犬爆紅網絡,拋開其中的溫情故事和溫柔至極的圖像表達不說,這組照片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拍攝人與花合影時的狀態。

  這張照片,老奶奶應該是在擺拍,然而看起來很舒服的原因在於老人本身的狀態比較自然,沒有刻意做出浮誇的姿態和表情,略低的飽和度也讓這種氛圍得以彰顯。

  YASUTO / 攝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柴犬。

  由於柴犬的存在,老奶奶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與狗的交互上,因此狀態更爲自然。老奶奶也並沒有爲拍攝刻意穿着誇張的服飾。

  許多時候,日常的形象足以拍出動人的照片。

  YASUTO / 攝

  YASUTO / 攝

  YASUTO / 攝

  雖說自然狀態已是人物和場景共生的老生常談,但真正做到是不容易的。

  不如,我們養只柴犬吧~

  番外1.

  近三年IPPA獲獎照片

  近年來全球 iPhone 攝影大賽花卉類獲獎作品也湧現了大量優秀作品,我們再回顧上面說到的攝影語法與審美邊界,攝影師和愛好者們也進行許多探索。以下是近三年 IPPA 花卉類攝影前三名:

  Alison Helena / 攝,2018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一等獎

  Zhendi Zhang / 攝,2018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二等獎

  Hongjun Ge / 攝,2018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三等獎

  Sidney Po / 攝,2017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一等獎

  Laura Warren / 攝,2017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三等獎

  Smetanina Julia / 攝,2017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二等獎

  Lone Bjorn / 攝,2016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一等獎

  Amo Passicos/ 攝,2016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二等獎

  Qinglan Qu / 攝,2016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花卉類三等獎

  番外2.

  韓松花卉攝影一則

  韓鬆在美國費城拍攝的一組花卉攝影可以集中展示拍花的各種技術問題。

  韓鬆 / 攝,美國費城。地上光影。

  韓鬆 / 攝,美國費城。抖動拍攝。

  韓鬆 / 攝,美國費城。向上拍攝。

  韓鬆 / 攝,美國費城。虛焦。

  番外3.

  原畫冊社羣成員作品

  原畫冊社羣·手機攝影日課 3 月攝影主題 #花 陸續有成員發佈照片,我們收到了許多優質作品。

  沐北 / 攝,蔥蓮。原畫冊社羣成員 #花 主題作品

  大萬 / 攝,原畫冊社羣成員 #花 主題作品

  張志敏 / 攝,原畫冊社羣成員 #花 主題作品

  楊培文 / 攝,原畫冊社羣成員 #花 主題作品

  無憂 / 攝,原畫冊社羣成員 #花 主題作品

  攝影|見標註

  文|KKM

  編輯|蔣睿

  本文所有文字及照片爲原畫冊工室原創

  - END -

  最後給大家敲黑板啦~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

  小夥伴們一定一定一定記得

  把旅拍誌 設爲星標

  每天中午

  我們在茫茫號海中等你來

  簡單三步,給旅拍誌標個星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