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的學名為「克氏原螯蝦」,屬節肢動物們螯蝦科,原產北美洲。我國於20世紀20~30年代作為魚餌、寵物、食物從日本引入,後逃逸成為野生。由於缺少天敵,環境適宜,小龍蝦迅速大量繁殖,一年可產3~4次卵,每次產卵500~2000粒。但就是這樣一種高繁殖力的入侵生物,生生被國人吃成了一個產業鏈,所以小龍蝦被視為「最失敗的入侵生物」。

小龍蝦生存能力強,在食源充足的地方,均能找到小龍蝦的蹤跡。於是常有人說,小龍蝦能在污染嚴重的地方生存下來,因此,小龍蝦體內必定積累了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重金屬。此言一出,惹得吃貨們惴惴不安,欲吃不敢,欲罷不能。其實,小龍蝦體內重金屬含量超標百倍一種誤解。

重金屬主要通過直接暴露和生物富集而進入小龍蝦體內。首先,由於外骨骼的保護作用,能夠通過滲透進入體內的重金屬微乎其微;其次,小龍蝦的養殖主要通過投喂人工飼料,通過食物鏈傳遞而發生生物放大的可能性也極低。第三,我國水體雖有重金屬污染,但污染只限於各大水系靠近城區的區段,而這些區段並不是小龍蝦密集養殖的區域。

重金屬對於水生生物的影響表現為延遲發育、生殖和生長。如果確實如傳聞所言,市場上和野外何來如此多的小龍蝦?市場上銷售的小龍蝦大多是商業化養殖的產物,廠家為增產增收決不至於投喂添加了抑制小龍蝦生殖和生長的飼料。

小龍蝦我國的養殖和消費異常火爆,2016年我國的小龍蝦總產量達到89.91萬噸。各養殖大省更是不遺餘力的大力宣傳,如江蘇的盱眙和安徽的合肥每年都舉辦龍蝦節,吸收了國人和國際的眼球。如此大的生產和消費規模,也引起了國家食品和藥品安全局的密切關注,但是至今尚未有小龍蝦重金屬的相關預警。這也預示著,小龍蝦體內即使含有少量重金屬,也在國家食品和藥品安全檢疫局規定的最大容許殘留範圍之內,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危害。

國內每年雖然都幾例甚至十幾例食用小龍蝦引起「溶血症」的報道,但是也小龍蝦本身無關,與小龍蝦被溶血弧菌感染有關。因此,對於來路不明的小龍蝦,不建議食用。


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這個說法當然是不正確的。

大家都知道,水產品普遍都富集重金屬,所以小龍蝦也不例外。

從生物鏈的角度來看,自然界中食物鏈越高端的生物,對重金屬的積累越多。而小龍蝦以水草等原初生物為食,雖然也會吃腐食,但是小龍蝦仍然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對重金屬的積累低,正常養殖下,重金屬殘留不會超標。

此外,對小龍蝦的養殖研究也發現,小龍蝦自身對重金屬也十分敏感,在重金屬超標的水體,小龍蝦成活都是大問題。 所以如果環境中重金屬濃度的升高,小龍蝦的死亡率也會增加。因此,在小龍蝦的自然繁殖或人工養殖過程中,都需要特別注意水質的重金屬污染。

南京師範大學曾經在2012年對淮安市五個區縣養殖場48批次的小龍蝦樣品進行了重金屬的檢測,結果發現,砷、汞、鉛和鎘這四種重金屬均未超標。

所以,儘管小龍蝦對重金屬有一定的富集能力,但是大多集中在我們不吃的蝦鰓、內臟和蝦殼中,小龍蝦肉中的重金屬基本是沒有超標的,吃小龍蝦使人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說小龍蝦體內重金屬超標幾百倍是不正確的。(69)

有更多的健康問題,歡迎關注我們【家庭醫生雜誌】頭條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