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隸 《溫度》系列

  如歌的行板

  瘂弦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炮,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鐘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

  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繼承遺產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爲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裏

  1964年4月

  瘂弦

  本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1932年生,青年時代於大動亂中入伍,隨軍輾轉赴臺;復興崗學院影劇系畢業後,服務於海軍。瘂弦曾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中心,嗣後入威斯康辛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主編《創世紀》《詩學》《幼獅文藝》等雜誌,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編二十餘年,並主講新文學於各大學,現專事寫作。著有《瘂弦詩集》《中國新詩研究》《聚繖花序》(I、II兩冊)《記哈客詩想》等。

  紀伯倫,馳名世界的黎巴嫩詩人和畫家,阿拉伯現代文學的傑出代表,黎巴嫩“僑民文學”的旗手。他用阿拉伯語和英語雙語創作,尤其擅長寫作散文詩。著名的阿拉伯文作品有《被折斷的翅膀》《淚與笑》《暴風雨》等,英文作品有《先知》《沙與沫》《先驅》等。

  而就是這位著作等身的詩人、畫家、作家卻沒能擁有一份普通人一樣的愛情。大概這就是藝術家和普通人的差別吧。紀伯倫第一個追求的人是資助他赴巴黎學藝的瑪麗·哈凱斯爾。但瑪麗以自己年長他十歲拒絕了他的感情。在1911年的一則日記中,瑪麗記錄了自己拒絕紀伯倫求婚的原因。其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對於紀伯倫,另有一份愛在等着他。這愛不同於他對我懷有的愛,這是神啓之愛,並將結成他的婚姻,他偉大的愛情將由這愛而產生。他最大的幸福,他嶄新,充實的生活,也講由此而生。對於那場愛中的女子,我只是一個臺階。儘管我多情的眼淚在哭泣,我卻是懷着歡欣想起她的。我不想擁有紀伯倫,因爲我知道:她正在某個地方爲他成長,他也在爲她而成長。”

  果不其然,那個女子走進了紀伯倫的精神世界。她就是現代阿拉伯文壇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梅伊·奇雅黛。這位爲許多作家,詩人尊敬和傾慕的女子在讀了紀伯倫的小說《被折斷的翅膀》後,主動致信遠在美國的紀伯倫。從此二人書信來往不斷,一發不可收拾,開啓了他們這段超越時空的愛戀。紀伯倫在信中寫道:“在你的文章裏我發現了許多久已盤旋在我的腦際,縈繞在我的夢裏的志趣與傾向。”就在紀伯倫去世的前十多天,他扔堅持給梅伊寄去最後一封信——“藍色的火焰”。

  1913 年3月24日,奇雅黛第一次作爲演說家在埃及大學代表紀伯倫宣讀對海里勒·穆特朗的歡迎賀詞。但她的愛人紀伯倫卻無緣聽到,兩人在大西洋兩岸,鴻雁傳書,相戀十九年,卻終生未見一面。

  如果有一天: 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行;一切才真正開始!

  ——紀伯倫

  編輯 | MN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微信號:ccreader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