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28年的孩子,終於找到了親生父母,父母的人生會就此圓滿麼?孩子的人生又會被改寫麼?

看完這個視頻後,也許,真的不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28年前,朱曉娟在產房九死一生,迎來了一個7斤6兩的大胖兒子。

“他生下來身體很好,很大一個個子,而且白白胖胖的,眼睛大,皮膚白”

這是53歲的朱曉娟在接受採訪時,回憶兒子出生的樣子。

初爲人母,看自己的孩子,總是最美好的。

這個孩子是自己家裏和丈夫家裏的第一個孩子,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爲過了。

孩子1歲生日宴上,姥姥準備了“抓週”儀式,孩子抓了一支筆,全家人都覺得這孩子以後定會有出息,朱曉娟也對兒子充滿了期待。

可沒想到,這竟是她們母子度過的最後一個生日。

沒過多久,她1歲3個月的兒子,被來家裏7天的保姆,偷走了。

一別,就是半生。

1一別28年,是孩子噩夢般的前半生

這個孩子被保姆何小平帶回了四川農村老家,改名爲劉金心,視爲“鎮命”的工具養起來。

“我八字大,命硬,之前死了兩個兒子。只有撿個娃兒來養,我自己的娃兒纔會活下來”。

被採訪時,她說出了偷孩子的意圖。

這意圖,就註定了劉金心的童年不會好過。

因爲何小平要外出打工,劉金心幾乎是在被四處寄養下長大的,回憶童年,他不記得呆過多少個家庭,幾個月就要換一次,只覺得自己一直在飄。

養母的前夫是個賭鬼酒鬼,還坐過牢,喜歡打人,養母不在家的日子,小小的他,遠遠聽到養母摩托車的聲音,就怕的坐在屋子裏一動不敢動。

當主持人問起“你童年的回憶都是跟恐懼有關是麼?有最恐懼的一件事情麼?”,他紅了眼眶,停頓了一會兒,苦笑着說“有,但是我不想說出來?”

說不出來的心酸最是心酸吧,那些不忍回想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可想而知。

沒有親生父母在身邊,又顛沛流離,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的他,人生徹底被改寫了。

沒有人關心他的學習,沒念幾年書,初中沒畢業他就開始打工了。

打工的日子也不穩定,交了兩年的女朋友離他而去,他開始抑鬱、叛逆,靠酗酒、鬼混來麻痹自己,20幾歲的年紀,就已經是個胃穿孔的老患者了。

用他的話說“喝多了,至少可以不用想那些煩心的事。”

噩夢般的28年,毀了一個家庭,也毀了一個孩子的後半生。

2/再見,孩子的人生已被改寫

墮落到胃穿孔的那幾年,養母覺得管不了他了,也不想再管,開始讓他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幸運的是,他找到了。

不幸的是,他的人生,早就被取代了。

兒子丟後,朱曉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在生完老二後,一次意外的認親,讓她以爲她找到了丟失的 “親兒子”。

雖然當初見到“親兒子”第一面時,她覺得不太像,可陰差陽錯的,親子鑑定結果顯示這孩子就是她親生的孩子。

失而復得的喜悅,衝昏了所有的疑慮,她覺得自己就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失子多年,想着孩子這些年受的苦,爲了彌補,她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這個孩子的身上。

爲了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她全身心投入在他身上,他喜歡唱歌,喜歡畫畫,喜歡書發,她統統都給他報。

幾千塊錢的圓號、薩克斯,只要他喜歡,咬着牙也買給他。

在她的培養下,孩子成功考上了大學,有了穩定的工作,過上了安穩的人生。

人生迴歸平穩,該完成任務都完成了,沒想到這時,親兒子的相認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一眼就看出,這是我的孩子”,她高興,也痛心。

痛的是,她不知道怎麼面對這個親兒子,他的現狀讓她心酸,傾注了這麼多年的愛,卻不是自己的孩子,親兒子在幾百裏之外過着生不如死的人生。

劉金心也痛。

痛的是,他沒有辦法面對這個家庭和那個取代自己的“弟弟”,有媽媽的照顧,弟弟們都很成功,大學畢業,只有他沒有媽媽在身邊,只有他是失敗的。

雖然跟媽媽很親,可原生家庭的自卑,讓敏感的他根本融入不到這個家庭裏。

他恨養母,可養母養他這麼多年,到底該不該恨?他不知道。

他想跟生母在一起,可他太過敏感,太過自卑,過了相見的親密,他彷彿渾身都帶着刺,格格不入。

相見後,他還是選擇回到了四川,養母的家。

認了親生母親,卻認不會失去的前半生,而後半生,又徘徊在對養母的愛和恨裏。

3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愛裏長大

如果當時沒被拐走,如果一直在親生父母身邊,如果沒有呆在養母家糟糕的原生家庭裏,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主持人問起這個問題時,劉金心沒有回答,他應該是恨的。

還記得馬東在《奇葩說》裏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很多人把長大以後的所有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的接人待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爲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

在場的一位心理學家擲地有聲的說:有!原生家庭帶去的痛苦,花再多時間都難以釋懷。

幼年的姜思達因爲父親的非打即罵患上了深深的恐懼,根本無法找到安全感。

高曉鬆到40歲才發現,他不喜歡別人干預,愛較勁的一面,都和自己極力擺脫的父親有關。

原生家庭就像是一個圈。

多少人掙扎了一輩子,都無法逃離。

就像劉亮程所說: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到。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他們身上的“雪”別人看不見,只能自己躲在暗處,默默舔舐傷口。

他的刺,是糟糕的原生家庭給他的,也許要用盡後半生的努力才能拔掉。

多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愛的家庭里長大,不再需要用後半生的掙扎,去換前半生的缺憾。

【關於我們】

微信關注公衆號“包媽課堂”,給你更多科學權威育兒知識/母嬰用品評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