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早上我們纔看到一個關於地震的消息,沒想到在同一日期又發生了一次地震了,等級大小都一樣。有什麼特殊情況嗎?難道是地球不“舒服”?當然這依然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現象,地球的板塊時刻都在進行運動之中,只是我們自己感覺沒有那麼明顯,所以說對於每次發生地震之後大家都不要感到驚奇。在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幾乎每天都有地震發生,地震的突發性很強,這個需要大家時刻謹記地震防禦知識。

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24日3時21分,根據美國地震科學數據顯示,位於哥倫比亞的埃爾多維奧市西北約7公里處,發生了一次6.1級地震,震源深度爲113.3公里,哥倫比亞地震局測定此次地震級別爲6級,震源深度爲124公里。而在這次地震之後,北京時間12點37分(2次不同區域的地震相隔在10小時內),位於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羣島南部海岸又來了一個6.1級地震,這是24日的第二個6.1級地震。

當然這2個地震是位於不同地區,根據地震學家統計表明,印尼的6.1級地震發生在Bitung市東北方向141公里處。震中位於37.4公里的深處。而在這次6.1級地震之前,還是24日(北京時間09點31),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發生了5.4級地震。暫時不明確印尼這2次地震是否存在關係,所以說印尼的地震還是相對頻繁了點,當然印尼是一個多地震帶的國家,所以沒有什麼奇怪的。

根據EMSC全球地震科學數據顯示,從最近一週(7天)的數據來看,也就是18日至24日3時,全球總計發生6級以上地震3個,除了24日的2個6.1級地震之外,就是在3月20日,位於瓦努阿圖發生了一個6.2級地震,所以說相對來說,還是說明地球的地震狀態比較穩定。印尼的地震沒有看到影響的消息,也沒有發佈海嘯威脅。

當然按照地理位置來看,印度尼西亞位於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三大板塊的衝撞區域,夾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地殼活動劇烈,近年來地震活動頻繁。在2004年的時候,發生了一次9.3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波及多個國家,在2005年的時候,也發生了一次8.5級強烈地震,2008年也發生了一次7.7級強烈地震,所以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來,印尼的大地震還真不少。

當然在科學之中,地震是無法進行預測的,地震的預報如今都是建立在地震發生的概率之上,所以說不具有準確性的存在,如今我們說的地震預警最多,我國是可以提前到10多秒作爲預警的,但是也有人說沒有用,其實這個預警能夠給很多人帶來幫助,可以說就算是1秒鐘,也是人類在科學防禦地震之中的一個進步,所以並非沒有用處,而對於地震魚,地震雲,動物異常等自然現象來說,這些如今是沒有科學證實它們具有預測地震的能力,只是很多人傳播,具體咋回事情,我個人也不明顯,科學界沒有證實最好別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