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多數人最不喜歡來自親戚或長輩的「問候」,

例如「今年準備結婚了沒?」、「收入怎麼樣啊?」

「什麼時候準備生孩子?」、「有男女朋友了嗎?」

甚至是「你的小孩成績怎麼樣啊?」

不少心理師或部落客都已經提出精妙的化解招式,

身為心理師,也同時是催眠師的我,

在這裡也分享一些運用催眠原理的小技巧,

幫助伙伴們可以平心靜氣的過個好年!

dd63710ae8ab8f3f626eb266bbddd35e.jpg

【那些問候,其實只是社會集體的催眠術】

引用精神科醫師蔡東杰的說法,催眠是人際之間的渲染力與影響力,

所以用輕鬆與冷靜的態度,重新看看這些「過年金句」,

話語背後反映的其實是集體社會的催眠現象,

甚至在長輩們那個年代裡,其實頗有道理的社會標準:

有了自己的房子,代表經濟條件寬裕,可以保障生活安定,

有了伴侶、孩子,意味香火可以傳承,

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有人照顧、有人依靠。

這些都是過去時代裡,生而為人,生活過得不錯的象徵,

所以成為老一輩問候晚輩的口頭禪,確實有其道理,

因為這是過去社會裡,不斷灌輸人們的潛意識信念~

 

 

當然,這些問候背後可能也藏著焦慮、甚至競爭比較的意味,

從催眠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的問句其實是說給自己聽的,

就像是有些人會習慣在遇到困難時,告訴別人「沒關係」,

這句「沒關係」,同樣是說給自己聽,用來安撫情緒用的,

看懂長輩親戚在這些「年節問候語」背後的心情,

是讓自己可以與壓力、煩躁心情脫鉤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你也對母親愛恨交加嗎?

20171122154617-edf00047cef0e639e58317ad546163bf-mobile.jpg

【問問自己,是什麼讓自己如此煩躁、有情緒】

要解除這些每到農曆新年就需要來一次的焦慮與壓力感,

光是認清長輩親戚潛意識裡的狀態,當然是不太有效的,

甚至有些伙伴可能會心想:「長輩關心這些,干我屁事?」

長輩關心什麼當然不關我們的事情,

更沒有義務去滿足、回應長輩們的期待,

然而從催眠原理來説,我們對此產生的心情,就跟自己很有關係了!

(延伸閱讀:有距離的溫度,我與父親的和解

 

有些心理師會說,過年很像是一面照妖鏡,

不只把人與人之間潛意識裡的互動,照得白亮亮,

也把自己內心最深層的焦慮不安,直接攤在眼前~

我自己在首次離開專任工作,轉為自由工作型態的行動心理師時,

過年時最害怕跟焦慮的,就是被親戚們詢問工作狀況如何,

雖然我知道第一年收入必然會受到影響,

但面對善意(或有意)的關心,我仍然覺得很不自在,

幾年後回來重新感受當年的內心狀態,

我覺得這些問候與比較,挑起的其實是我生命底層的不安,

因為我也有意無意的,將這些標準放在自己身上,

一方面我不想認同過時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卻又仍部分認同這些觀念,

我所被引發的心情,事實上反映著我內心的矛盾與糾結。

 

 

從人際催眠的現象來理解,逢年過節的諸多不愉快,

一聽到這些問候語,就會讓人心頭感到不太舒服,

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這些情緒反映出我們與說話者的關係!

朋友S就曾抱怨過:「我幹嘛要讓這些不熟的人指點生活!」

我也聽過有些女性朋友,在過年時壓力變得很大,

因為所有媳婦感覺都要各展才華,好讓老人家開心~

這時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期待跟這個人保持什麼樣的關心」,

並開始思考「基於這份關係界線,我怎麼看待這些問候,對自己最好?」

別人怎麼說話,終究無法被我們控制,

但我們如何儘可能在過程中,維持自己的好心情,卻是很值得思考的事!

 

 

【替自己事先建立防護罩,可以帶來平靜與放鬆】

面對煩人的問候語,確實會讓我們覺得心情不太好,

然而如果這已經成了「一年一度」必然會需要面對的事情,

與其把專注力放在「好煩~真不想面對」,

不如提早替自己建立「心靈防護罩」,讓自己可以用比較平緩的心境面對

 

 

不同的人面對這些親戚努力催眠自己的化解之道,都各有創意,

有些人會告訴自己:戴上心靈耳塞,耳不聞為淨,

「我就腦袋放空、眼神放空、恩嗯恩的度過那段時間」

有些人會想像自己跟這些人之間,隔著一道透明的玻璃罩,

「就算這些人想盡辦法侵入我的界線,有金鐘罩在就安心多了」

有些人則是很清楚知道自己的信念,與親戚長輩們不同,

「我很喜歡也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所以他們說什麼都跟我沒太大關係」

更有些人會設下時間限制,幫自己爭取放鬆休息的時間,

「一年才一次,我就忍耐個兩天,反正吃完飯就走了,幹嘛發脾氣?」

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擁有豐富的資源,

你或許也可以開始發揮創意,看看怎麼做是最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式!

(延伸閱讀:打破父母催眠魔咒的三部曲

 

【過年裡的情緒,是我們認識自己的好方式】

我自己以前對於逢年過節的聚會,多少是不太自在的,

雖然很幸運的沒有太愛比較的長輩們,親戚也不會瘋狂逼問我何時結婚,

但一些例行性的關懷,當然還是免不了的,

以前我會不太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問候」,

這幾年下來,倒是越來越放鬆了。

 

 

這篇文章的三個步驟,其實是我這幾年慢慢自在下來後,

回頭檢視自己的心路歷程,所歸納出來的小技巧,

我發現當對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滿意、越來越開心後,

就算長輩們真的很關心我的人生大事、收入還是其他生活隱私,

回應時仍然可以維持平靜與輕鬆的心情,

如果有親戚真的問了比較超過界線的問題,

我大概也就只是笑笑的不說話,心頭卻沒有太多妨礙,

我發現自己會很在乎的點,會被他人挑起的情緒,

到最後其實還是跟自己內心的信念有關,

從催眠原理來説,是他人的話語衝擊到自我催眠的狀態,

或是不小心打開了特定的自我催眠情境,

以致於我會把收入連結到自卑、把感情連結到幸福、

把某件事情自動等同於心中在乎的另外一件事情。

 

 

當我一一解除這些自我限制的催眠狀態時,

旁人的話語,能造成的情緒影響力也就大大降低了,

而那些依然持續存在的情緒,提醒著我,

在內心深處,還有值得觀看、穿越、療癒的經驗,

在夜深人靜時,我會默默運用學過的催眠或心理學技巧處理,

或是尋找我信任的專業人員,拉我一把。

 

 

年假即將開始,你面對今年的「新年催眠」,

有替自己做了什麼準備嗎?

除了學習讓自己可以好過一點的社交應對方式,

看見自己潛意識裡,究竟有些什麼正在妨礙自己輕鬆以對,

會是更有效、也更能帶來持續改變的方式唷!

順帶一提,在我的新書「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的生活」裡,

有更多療癒原生家庭經驗的催眠技巧,歡迎有需要的伙伴趁年假時買來閱讀唷

 

祝福大家  新年快樂!

 

張義平,靈性名字為幽樹(ShoRa),
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專業認證諮商督導,
大專院校、國高中催眠主題研習講師
藍海機構NGH催眠師與訓練講師、
第二屆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
 
 
3年內已透過催眠服務超過200位伙伴,
開設之催眠工作坊、講座與研習超過50場,
並於藍海催眠教室擔任催眠課程訓練師,
藍海催眠深化團體之帶領人與督導。
 
深信每個人心中都擁有自我療癒力,
催眠就是親近自己的潛意識,拿回生命主導權的方式
致力於推廣生活化並融入心理學知識的催眠。
 
圖片素材取自網路,歡迎分享本文給對催眠有興趣的伙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