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師兄提出問題。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馬。宣紙為什麼是中國的國寶?因為宣紙是中國書畫用紙品質最優秀的一種紙張。

中國最早記錄宣紙,是晚唐美術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的記載。

不過,唐代的宣紙,可能剛剛起步,五代到宋初,宣紙已經非常有名了。其中一種名號「澄心堂」的宣紙品牌,已經成為貢品,非常名貴。但是,宋代以後,這個品牌就失傳了。成為一個歷史遺憾。

宣紙以白,韌,壽著稱於世,所以,值得保存的書法繪畫作品,以及雕版印書,都是用宣紙做材料的。

宣紙,不但是宮廷高級用紙,也是書畫家最喜歡的紙質。

但是,近三十年以來,我們明顯感覺宣紙,沒有「宣」味了。

宣紙畫畫,明顯有天然的墨色層次感,這種層次感,往往都不是人工做得出來的。所以,在宣紙上畫畫,尤其是寫意畫,不但需要人工,宣紙本身,也會助你天工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畫這麼奇妙,中國畫家為什麼如此喜愛使用宣紙的根本原因。

中國畫在宣紙上創作,可以說是人工天工各一半都不為過分。

但是,現在的宣紙百分之八十都是工業機制的「宣紙」,這種宣紙,從產地來說,既有安徽徽州生產的,也有全國各地生產的。其中,四川,廣西的產量也不小。

但是,機制的宣紙,已經完全沒有傳統宣紙的性質了。

現在的宣紙,墨色根本不會出層次的。無論濃墨淡墨,墨在紙上的滲化是均勻混合,而不像傳統工藝的宣紙,是墨色層次分明的。

不要說你用的是前濃後淡的筆法,就是濃淡一致的墨,也會在宣紙上留下層次,這種天然藝術效果,幾乎人工都無法達到。而宣紙可以。

究竟為什麼宣紙會如此奇妙,中國有種種說法。千千千里馬認為,材質,也就是宣紙的主要原料青檀樹皮是一個決定因素。他的特殊物理納米離子,是無法仿製和複製的,由於現代社會對宣紙的需求比過去增長了一千倍還多,所以,青檀樹皮根本無法滿足這麼巨量的需求。

同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傳統的手抄紙的人工成本也上升了幾百倍,所以,現在的宣紙,採用機制。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李可染先生大聲疾呼,不要放棄傳統宣紙工藝,但是,都擋不住對利益的追逐。

所以,現在玩使用的宣紙,根本沒有青檀樹皮。

同時,現代宣紙,又反過來學習日本的機制宣紙。

而日本盜竊宣紙工藝以後,大肆發展工業機制宣紙,但是,宣紙的質量一直停留在很差的一個水平。

附錄資料:日本如何盜竊宣紙工藝

日本如何竊取中國宣紙技術? 空明苑 來源 閱2091轉62016-07-06 分享收藏 1、宣紙的來歷 提到文房四寶,我想大家肯定第一反應就是筆墨紙硯,其中的紙就是宣紙,宣紙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是漢族傳統造紙工藝之一。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府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迄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 關於宣紙的來歷還有個美麗的傳說,我們都知道,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宣紙的傳說也跟蔡倫有關,說是東漢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倫服毒自殺後,他的弟子孔丹為了 紀念老師,想造出一種潔白而能持久的紙張,來繪製蔡倫的畫像。一日經過宣州地區,看見一棵青檀樹倒卧溪流中,流水沖刷下,露出縷縷長而白的纖維。孔丹從中得到啟發,於是選用青檀樹皮為原材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造出宣紙。 當然,這個傳說為了表達對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尊敬之情,不過從這個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宣紙製作的原材料中必然少補了青檀樹,因為石油了青檀樹皮才造出了宣紙。事實也是如此,青檀樹皮是宣紙製作必備的原料。除了青檀樹皮,皖南的連陽稻、二麻稈等稻草也是宣紙的原材料,這裡的宣紙特指的是安徽涇縣的宣紙。 2、宣紙技術的流失 宣紙為紙中極品,現在收藏界有專門的人收藏宣紙,故宮裡書畫作品都是宣紙做的,所以才能保存這麼久,所以宣紙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外國對於中國的宣紙製造工藝垂涎已久,對於竊取宣紙生產工藝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是我們的鄰邦日本。 外國勢力對於中國宣紙的製造工藝竊取基本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清朝末年,由於中國未參與近代化進程,所以對於知識產權和保密等毫無概念,這給了外國勢力可乘之機。 英國人白恩首開宣紙竊密之例。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受英國人控制的蕪湖海關就派出情報人員到涇縣打探宣紙的製作過程。 日本人隨後留趕來,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有一個日本人,曾化裝潛入涇縣探查宣紙製作技藝,回國後寫成《清國製紙取調巡迴日記》。20世紀初,有一名名叫內山彌左當門的日本人,多次深入產紙地區,特別是涇縣小嶺,偷盜宣紙生產情報。回國後,於光緒32年(1906年)寫了一篇名為《中國製紙法》的文章,刊登在《日本工業化學雜誌》第九編第98號上。

宣紙上的筆墨層次感,非常明顯,有人工天然一體的璧合之功。


首先這個問題是有些問題的:為什麼現代工業機制宣紙沒有傳統好?

現代工業講求的是效率,如果按出紙量來說,機製紙每年出手工紙那麼多,是一定要倒閉的,這是常識。

其次,機器是沒法跟人比的,普通製紙師傅也是沒法跟老師傅比的,老師傅會嚴格把控制作過程,每道工序又都是極有經驗的師傅各自把控,人為操控紙張質量,機器怎麼比?

這不是一個比效率的事,頂級的皮鞋~服裝~手錶~車內室,都是手工去做的,機器是取代不了的。

如說宣紙的只做工藝,可大體介紹一下。

選青檀樹的樹皮,經歷具體步驟如下,砍條、蒸料、浸泡、剝皮、晒乾、水浸、漬灰、腌漚、灰蒸、踩皮、腌置、踩洗、鹼蒸、洗滌、撕選、攤曬、鹼蒸、洗滌、攤晒成燎皮、鞭皮、鹼蒸、洗皮、壓榨、揀皮、做胎、選皮、舂料、切皮、踩洗、淘洗、漂白成檀皮纖維料。

單是皮料,就已經是如此多的步驟,還有草料,要經過七煮七曬。

人工把握每一道工序,人為控制因素非常多,每堆料的乾濕,柔韌,優劣,都要親自把控。機製紙張是沒有這些的,直接選料,簡單加工然後製漿,一次成型。

這是草料,就是稻草。

一般我們看到的棉料宣紙是按照(草6皮4)比例做成的,凈皮就是(皮6草4),還有特凈是皮8,純凈是百分之百的皮料。

一般我們摸著很軟的宣紙,拉一拉就容易撕裂的宣紙,就是皮料少。

因為檀皮有非常好的吸墨(非指吸水)能力,非常好的拉力。所以皮料少的宣紙,用墨試一下就可以試出來。

然後就是給皮料草料按比例混合製漿(咱不知道比例,每個廠家都是有秘方的,可能還要加一些特殊的東西,所以有些宣紙做出來就非常好,特貴)

製漿加多少原件,混到那種濃稠程度,都是師傅來看的,這點機器也比不了。

這個有一點比較容易理解的事,烹飪里的麵食都是手工和面,機器和面那不是美食,那是食,只負責管飽,不負責好。

然後再這大池子里撈紙,一層一層撈,這步就是紋理出來的步驟。都說買宣紙看紋理,說的就是撈紙的竹簾,撈紙時產生的紋理。

這部關鍵就在於紙的薄厚,全由二人掌控,可能力道不一,就會出現一邊薄一邊厚。也可能撈著撈著,紙漿少了,紙薄了。

當然,以上情況肯定不可能發生,畢竟都是老師傅。

機器是解決不了這種事情滴~

然後壓榨,晒乾,裁紙,最後才是一刀一刀的宣紙。

為何叫一刀呢?可能他們裁紙就是一刀下去裁一百張吧。

從這開始,你就應該明白,為何機制永遠達不到手工水平,今天的手工水平達不到古代水平。

少一道工藝,差的就不是一點半點。

何況機器差了那麼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