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11:02

〔記者李欣芳/臺北報導〕內政部今天上午公佈「106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10大死因如排除連續36年居國人之首的惡性腫瘤,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4.3歲,較一般平均壽命80.4歲增加3.9歲,影響最大;其次,排除連續10年位居第2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可增加1.6歲;排除連續4年死亡人數及比率增加且排名第3位的肺炎,平均壽命將增加0.9歲。

內政部表示,為瞭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生福利部106年國人前10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類死因除外之國人平均壽命,並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其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對於國人平均壽命影響愈明顯。

其中,影響程度最大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連續9年攀升,且近年來其死亡人數佔全體死亡人數之比率皆在2成7以上。導致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增加的原因繁多,主要可能與吸菸、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工作壓力等諸多因素有關,相關單位近年來加強惡性腫瘤預防宣導及醫療工作,發現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之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已由4歲以上減至106年之3.90歲,呈趨緩現象。

此外,去年肺炎為國人10大死因第3位,觀察近年間其死亡人數及所佔比率已持續4年增加。經統計,排除特定死因為肺炎之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由96年之0.56歲增至106年之0.93歲,顯示肺炎防治及宣導工作仍需持續重視。

  • 內政部公佈「106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10大死因如排除連續36年居國人之首的惡性腫瘤,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4.3歲,較一般平均壽命80.4歲增加3.9歲。(情境照)

    內政部公佈「106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10大死因如排除連續36年居國人之首的惡性腫瘤,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4.3歲,較一般平均壽命80.4歲增加3.9歲。(情境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