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時51分,迎來清明節氣。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到這一時節,中國大地無論南方北方,氣溫普遍上升,空氣清澈,景物明晰,因此得名“清明”。

  清明有氣清景明之意,天氣清新、明媚、和暖,正是鳥語花香的春日時節。在古人眼中,清明的標誌性物候有三:

  一候桐始華

  此時桐樹開始開花

  二候田鼠化爲鴽(rú)

  喜陰的田鼠都躲回洞穴

  喜愛陽氣的鴽鳥開始出來活動

  三候虹始見

  雨後的天空

  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

  就可以見到七色彩虹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氣的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節日的清明,是民間寄放情感和犒勞自己的傳統日子。

  清明習俗

  古時距清明節氣一兩天的時候有一個寒食節(冬至後第105日)。宋代之後,寒食節喫冷食、掃墓等習俗移到清明之中,也可以說寒食節風俗結合清明節氣的日期變成了清明節。

  清明節兩大習俗,寒食、祭祖,前者已經很少見到,後者則從未消散。

  改火

  寒食節由兩項內容組成,一個是官方的改火儀式,一個是民間的禁火寒食。冷食折射出先民曾經歷過的食物匱乏階段,改火儀式則標誌着新耕作期的開始。

  原始社會,火種來之不易,先民鑽木取火,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唐代韓翃曾寫下《寒食》詩,百姓人家不生火點燈,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傳出,是寒食節的真實寫照。

  寒食

  古代寒食節主要喫什麼呢?晉陸翽《鄴中記》最早談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爲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

  宋代喫楊桐飯,後來在江南很風行。此外,還有用青艾、嫩蔞蒿、藜藿等作飯食的。

  唐宋以後,清明節逐漸代替了寒食節。

  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也是一個肅穆的日子,中國人要祭奠祖先、緬懷先烈,充滿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

  清明時節掃墓,人們常常攜帶酒食果品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喫掉酒食。

  插柳

  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一說爲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神農氏,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二說與介子推有關,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介子推,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另一種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踏青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

  鷂兒飛,春意鬧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廣爲流傳的民間習俗,把風箏放上天后剪斷牽線,期盼除病消災,帶來好運。

  杭州人稱風箏爲“鷂兒”,有這樣一句俗話流傳在老杭州的記憶裏:“二月二,城隍山上放鷂兒;鷂兒飛得高,回來喫年糕,鷂兒飛得低,回來抱弟弟。”可見城隍山(吳山)與杭州人放風箏有着極深的淵源。

  近期城隍閣景區在舉辦2019年“杭州南宋宮廷風箏精品展”。展覽精選了多位風箏大師和百年曆史風箏世家傳人的50幅藝術傑作供市民遊客欣賞。

  “西湖十景”沙燕風箏

  大型沙燕風箏古時多供皇室使用,做工考究、扎制精細,可保存百年以上。

  袋兒風箏

  展出的19個“袋兒風箏”,以蝴蝶形狀爲載體,使用超薄真絲面料,精湛的繪畫藝術將美麗的西湖山水濃縮在了一隻只風箏上。

  大師教你做風箏

  展覽期間每個週末及清明、五一假期,城隍閣景區將開展“親子風箏DIY”活動。

  天氣晴好,氣溫直上30℃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的清明,卻以晴好天氣爲主!

  今天,天空中的雲還有些多,是陰轉多雲的天氣;明天(6日)開始,雲幕漸消,多雲爲主;後天(7日)就完全是陽光的主場,晴到多雲。

  在好天氣的助力下,假期氣溫也升得動力十足,最高溫度由23℃到27℃再到30℃;最低溫度也穩定在12-14℃。是時候把短袖準備好啦!

  然而,這樣溫度高、溼度低的清明假期,我們更要警惕掃墓、踏青等活動的用火安全!杭小微提醒大家:清明假期天氣較好,大家還需文明祭祀,嚴防火災。

  資料/市氣象局、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人民日報、人民網

  編輯/鄭重

  版式/鄭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