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4月6日訊 昨天是清明節,天氣晴朗氣溫適宜。假期首日,濟南周邊殯儀館、公墓也迎來了祭掃高峯。記者從濟南市民政局瞭解到,全市11個公墓和5家殯儀館共接待祭掃羣衆22.8萬餘人,3萬多輛祭掃車輛涌向墓園附近。記者採訪中瞭解到,祭掃人羣集中的墓園已經沒有往日凡掃墓必燒紙的情況,很多市民放棄火紙選擇用鮮花寄託哀思。全市倡導文明祭掃的志願者送出1.2萬枝鮮花,網上祭奠也逐漸成爲文明新風尚。

  濟南繼續開展“鮮花換火紙“活動

  增加200多巡查人員 勸告市民不在墓區燒紙

  5日清晨六點左右,前往玉函山公墓祭掃的市民已經絡繹不絕。上山道路顯眼處都掛有“文明祭掃,安全第一”“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摒棄上墳燒紙陋習”等標語,提醒市民文明祭掃。而在公墓正門入口處,掛着“鮮花寄哀思,文明祭親人”的橫幅,一側擺着“火紙換鮮花”塑料桶,另一側擺着火紙收集箱,兩張桌子上擺放着菊花。

  作爲省城設立較早的公益性墓園,濟南玉函山安息園每年都會迎來數量衆多的祭掃人羣。今年小長假首日,玉函山安息園接待羣衆7.2萬餘人次,爲了保障進出公墓道路的暢通,5日早上7點以後公墓就禁止車輛上山。而在墓區內,節日期間高溫大風來襲,防火任務艱鉅,“經過這麼多年宣傳,大多數人也都知道不能在墓區燒紙了,但還是有少部分市民上山燒紙,覺得必須在親人墓碑前燒個紙唸叨幾句纔算祭奠。”濟南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在玉函山安息園首次使用無人機進行巡查,同時增加200多巡查人員及時勸告市民不在墓區燒紙。”

  據悉,爲推廣環保的祭掃方式,濟南市民政局今年繼續開展“鮮花換火紙”“垃圾換禮品”活動,昨日共發放鮮花1萬餘枝,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2000餘份。

  不少人自帶鮮花 綠色祭掃佔比超九成

  記者看到,掃墓的人羣中,大部分市民都手捧鮮花,攜帶火紙的也比往年要少很多。當問及祭掃不帶燒紙的原因時,市民王女士稱,鮮花一樣可以寄託對先人的哀思,“這幾年,我們家都是用鮮花祭掃。燒紙不環保,污染空氣,國家也倡導文明祭掃。”

  “火紙幾乎賣不動,鮮花賣的倒是很好。”墓區周邊一攤販表示,“最近幾年,白菊、黃菊等祭掃鮮花的銷量一年比一年好,從最初日銷量十幾枝增加到上百枝,還有很多人一束一束地買。”

  玉函山安息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帶鮮花前來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有超過九成的市民既帶鮮花又帶火紙,僅帶鮮花的市民也佔到五成左右,只用火紙祭掃的不到一成。至於祭掃市民所帶祭品,多以食物、鮮花、水果爲主,燒紙不再是必備品。不過仍有市民攜帶燒紙,但數量極少,僅有兩三紮。”

  據玉函山公墓工作人員稱,截至中午,5日當天大約換了數百枝鮮花,“比往年少一點,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市民自帶鮮花前來掃墓。”

  昨天,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骨灰寄存處也迎來祭掃高峯。自早上8點起,祭奠羣衆陸續來到館內祭奠。截至下午14:00,共接待祭奠羣衆200餘家,800人次。提供免費鮮花300餘支,黃絲帶50餘條。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濟南市殯儀館採取排號祭奠,新增室外共祭臺的方式,同時繼續全面禁燒火紙,“原來在室內提供燒紙器具,去年開始禁止燒紙了,最多燃幾支香,很多家屬也自己帶鮮花來祭奠,既環保又溫馨。”工作人員說。

  開通網上祭奠專區 倡導多種方式祭奠先人

  昨天早上,不少祭奠羣衆來到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新建成的“生命之路”,按照指示牌從生命之路拾級而上,去骨灰寄存處祭奠親人。“很多市民都是一家三代一起來,在生命之路上,站在雕塑前,或認真閱讀雕塑說明,或沉默思索,或親人之間分享感悟,還有的則拍照留念。其中,在“足跡”和“眉目山河”雕塑前駐足瀏覽的居多。”市民劉女士說,今年的蓮花山不同於往年,新建了不少設施,“這讓人覺得殯儀館並不是冷冰冰的只有悲傷的告別,也有感悟人生後的溫暖。”

  昨天,不少市民將寄託哀思的信件投入天使信箱,“信上寫了我對逝者的思念,讓自己的祭奠不再流於形式。”市民張先生稱,自己每年清明都會寫信投入“天使信箱”。濟南蓮花山殯儀館開展“情繫黃絲帶”活動,祭奠市民在黃絲帶上寫下對親人的思念,統一懸掛起來,寄託哀思。

  除此之外,網上祭奠的方式也很受歡迎。在網上祭掃頁面,記者看到,市民只需點擊進去,就可以爲先人任意選擇點燭、上香、獻花、祭酒等,還可以書寫自己的祭祀留言,其方式內容遠比到墓地多得多,而這一切服務都是免費的。據統計,5日當天,濟南市殯儀館網上祭奠瀏覽量28.5萬餘人次,留言390條;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網上祭奠留言也有200多條。(據山東商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