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金融稱超7成金融詐騙受騙者為男性,黑中介智能化趨勢明顯 新聞 第1張

圖片來源@Unsplash

“大數據、AI技術如今也成了黑中介、黑產團夥的武器。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近日,360金融研究院聯合360集團發布了《2018智能反欺詐洞察報告》(下稱《報告》),360金融反欺詐技術專家張峯向鈦媒體詳細解讀這份行業報告。

張峯向鈦媒體表示,黑中介、黑產團夥同樣會利用大數據、AI技術等技術手段擴大欺詐覆蓋面和精準度。與此同時,黑中介和黑產出現深度融合的態勢,開始以團夥形式開展線上貸款申請審批業務,騙取大量資金。黑中介、黑產的智能化趨勢明顯,反偵察能力增強。

更有甚者,張峯提到,如今有騙貸團夥會組織面授、社羣等傳播騙貸教學,而“學員”們來自全國各地。

這份《報告》顯示,金融詐騙呈現受騙報案量佔比高、受騙金額高、受害者低齡化的趨勢;而在網絡貸款欺詐中,團夥欺詐的危害程度明顯高於惡意欠貸、多頭借貸、偽冒欺詐等個人欺詐行為,呈現“智能化、產業化、攻擊迅速隱蔽、內外勾結比例上升、移動端高發”五大特徵。

資料顯示,截至2018 年 6 月,中國網絡黑產從業人員已超150萬人,據估計造成的損失規模高達千億元級別。

而圍繞欺詐目的達成,黑中介夥同黑產構建了集用戶數據獲取、身份信息偽造和包裝、欺詐策略制定、技術手段實施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男性更容易成為黑產“獵物”

相較於女性,男性更容易成為黑產的“獵物”。

《報告》顯示,2018年360手機衛士手機先賠接到的詐騙舉報投訴案件中,金融詐騙損失金額佔比高達35%。而在金融詐騙受害者的性別分佈上,女性佔23.7%,男性受害者佔比高達76.3%。從人均損失來看,男性受害者為12032元,女性受害者為10547元。

這意味着,男性不僅更容易被騙,損失金額也比女性更高。

報告中另一個數據維度也側面佐證了男性更容易被騙,即多頭借貸者也多數為年輕男性。報告表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陷入“多頭借貸”的漩渦。男性更願意透支未來,也更容易背負超過自身償還能力的負債。

從年齡分佈來看,多頭借貸人羣年齡明顯集中在21-30歲之間,佔比63.5%。以90後為代表的新消費人羣崇尚提前消費、分期消費,追求時尚和新奇,在享受消費信貸服務時容易超出自身的償還能力。

從地域分佈來看,廣東、山東、遼寧、河南和江蘇五省的金融電信詐騙受害者最多,舉報數量約佔到了全國用戶舉報總量的36.5%。受騙人羣以大學畢業生、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及農村地區人羣居多。

從地域上看,黑中介騙貸更容易向信用意識相對薄弱的三四線城市人羣下手,受害者數量佔比Top5省份依次為河南(8.18%)、山東(6.8%)、福建(6.78%)、廣東(6.11%)、黑龍江(5.99%)。

損失金額上,由於黑中介在成功獲得目標用戶的個人信息後,往往會在多個平臺進行高額度的騙貸,用戶損失相較於傳統詐騙更大。報告數據顯示,遭遇黑中介騙貸後,損失2000元以下的受害者佔比6%,損失2000到5000元佔比17%,損失5000元到1萬元佔比28%,損失1萬元到5萬元佔比38%,損失5萬元以上佔比11%。

團夥欺詐智能化特徵凸顯,黑中介開班授課

在金融行業中,黑中介、黑產在保險、理財、信用卡領域存在已久。

貸款中介一般指幫借款人美化個人財務數據,而順利獲得消費貸款,從中抽取提成。隨着欺詐技術的發展,黑中介和黑產有相互融合的趨勢,開始以團夥形式開展線上貸款申請審批業務,騙取大量資金。

張峯向鈦媒體表示,在團夥欺詐中,黑中介會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採用大數據線上審核的業務特點,會着重選擇一些新上線、不上徵信、風控較為薄弱的平臺為攻擊目標。通過信息包裝或偽造、遠程助貸等欺詐操作。

同時,黑產則承擔為黑中介“助攻”的角色,從技術上為黑中介實施騙貸提供技術便利。如批量採集用戶信息,竊取金融機構和平臺數據庫,包裝偽造證件信息、銀行流水,偽造通訊記錄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360金融稱超7成金融詐騙受騙者為男性,黑中介智能化趨勢明顯 新聞 第2張

張峯向鈦媒體透露,黑中介團夥會僅僅通過雞蛋、大米等就能換到一些意識不強的村民身份證,再通過各種方式包裝養號,偽裝成信用良好的借款人。着重選擇一些新上線、不上徵信、風控較為薄弱的平臺為攻擊目標,借一大筆錢後就選擇消失不見。

甚至,部分黑中介還通過社羣、傳銷、面授班等形式,向其他中介和個人提供技術傳播、騙貸教學。張峯提到,最大的團夥涉及到全國29個省市,已經發展到數萬人。

此外,張峯還表示,在黑中介、黑產攻擊平臺的時間段上差異巨大,工作節奏很類似於“上班打卡”。

具體而言,黑中介發動攻擊的時間段主要為白天工作時間,與正常用戶申請貸款的時間相一致,高峯期出現在上午10點到下午15點之間,夜間活動頻次較低。黑產團夥則一般會選擇貸款平臺技術保護或風控相對薄弱的時間段,比如平臺上線或活動上線初期、週末或節假日,在凌晨2點到4點對平臺發起密集攻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