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英國報姐(ID:baojieuk)


在登山愛好者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在登山途中,如果你遇到需要幫助的奄奄一息的登山者,那麼你應該放棄自己的征途,幫助那些身處危險的人。


畢竟,山可以再爬;但人死了,就真的沒了。這是一羣惺惺相惜的小衆愛好者之間,最爲暖心和無私的互幫互助。


(圖源:NatGeo)


然而這條準則也有失靈的時候。


2006年,英國登山家David Sharp獨自一人成功登頂珠峯。但是在下山的過程中,他因爲缺氧和疲勞迷失方向。Sharp找到了一個山洞,在洞裏還能看到先前別的登山者的屍體。他就在屍體旁坐下,雙腿放在胸前,頭枕在膝蓋上,緩慢地失去了意識…



Sharp並非無人可以呼救。雖然珠峯處於人跡罕至的山區,但它的名望還是每年吸引了一千多人前來攀登。而且由於適宜攀登的時間窗口一般都是每年5月的十幾天,且登山對天氣有很大要求,所以幾乎所有人都是在那相同的幾天裏一起出發。在五月的那幾天,你甚至能看到無數登山者擠進同一條路線而造成的“堵車”。


(圖源:echitawan)


然而,在Sharp逐漸死去的那幾個小時裏,40多名不同的登山者經過了那個山洞,卻都放任他自生自滅…


事情被披露以後,全世界都震驚了。媒體開始批評那些視死不救的登山者:沒有什麼應該比人命更重要。


(圖:攀登珠峯的南線路程,尼泊爾境內)


然而,殘酷的事實是:對於珠穆朗瑪峯上的每一個登山者來說,活下去都已經拼盡全力,更不用說去拯救別人了。


(圖:高於8000米的死亡區)


珠穆朗瑪峯超過海拔八千米的地區被稱爲“死亡區”。在這個地方,氧氣濃度只有山下的30%。這種極低的氧氣濃度,會使登山者產生一系列的高原疾病:頭暈腦脹、肺水腫、腦水腫、以及缺氧。即便是最高超的登山者,也無法脫離設備在這個高度生存一個小時…


除此以外雪崩、嚴寒、山路崎嶇,都是登山者需要面臨的危險。


(圖源:CNN)


從1920年代至今,成功攀登珠峯的人次大約是5000人,而死亡人數則接近300。考慮到有半途而廢的登山者,每一個攀登珠峯的人,有4%的可能性遇難。這個死亡率是駐伊美軍的十倍。


所以說每一個向珠峯發起衝擊的登山者,實際上都是在死亡的邊緣試探。


(圖:屍體被人用索道運下)


正因爲如此,珠峯變成了道德的灰色地帶,因爲在這種極端環境下,幫助另一個身體不行的登山者下撤,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


登山者通行的做法,就是把這些確認無法自行行動的人拋棄在死亡區內。而且基於相同的原因,在他們死亡後,也不會有人冒險前來收屍。


(圖:珠峯上屍體分佈圖。紅色三角代表登山者,藍色圓圈代表當地夏爾巴人嚮導。)


珠峯就是他們永恆的墓碑。


在珠峯的死亡區內,200多具屍體,至今依然躺在登山道路兩旁。因爲低溫低氧,大多數屍體都沒有腐爛,而是保持了遇難時的狀態。


其中不少屍體,還在後續登山者之間成爲了口耳相傳的路標…


(圖:“綠靴子”)


而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綠靴子”了。他的身份應該是一位印度登山者Tsewang Paljor。1996年在攀登珠峯的時候死在了一個洞穴裏。他的位置現在被登山者們當做了一個航路點,用來測量自己與頂峯的距離


而前文提到的David Sharp,也正是在這個洞穴中去世的。


(圖:George Mallory)


除此以外最有名的“地標”,應該是第一個在珠峯遇難的英國登山者George Mallory。他曾經是最早對珠峯發起衝擊的登山家之一,他在1924年開始了他最後的攀登,隨後失聯。



他的屍體在1999年終於被找到。有學者認爲Mallory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登上珠峯頂端的人。但他到底是在攀登時還是下山時遇難,至今依然是一個謎團。


第一個在珠穆朗瑪峯上遇難的女性,是德國登山者Hannelore Schmatz。她在1979年因爲過度疲憊,停下來靠在自己的揹包上睡去。事實上,在登山過程中,停頓是非常致命的:人體在運動時會產生更多熱量,若是中途停下,再次起身將會非常困難。


(圖:Hannelore Schmatz)


在所有遇難者中,最讓人心痛的,應該是Francys與Sergei夫婦了。


Francys是美國人。1998年,兩人結伴攀登珠峯,而且Francys想要挑戰成爲第一個不帶氧氣瓶成功攀登珠峯的女性。



不帶氧氣瓶攀登珠峯被某些登山愛好者視爲登山最高的榮譽,其危險性自不必多說。1998年5月22日,Francys成功登頂,但因爲缺氧,他們登頂的時候已經是在下午。


兩人隨後在夜色中走散。丈夫一人抵達了營地,並在第二天23日早上開始急切地搜救自己的妻子。那天,一支烏茲別克斯坦的登山隊伍發現了體力不支的妻子,他們盡了最大努力:分享自己的氧氣,並儘可能拖拽昏迷的Francys。但最後他們還是因爲困難而不得不放棄救援。


(圖源:All that’s interesting)


Francys遇難了,她的屍體被後來的登山者們稱爲“睡美人”。而那個隻身前往救援自己妻子的丈夫也不見了蹤影,直到一年後屍體被另一隊登山者發現。


每一個攀登珠峯的人,無疑是在與死神對賭。


但近年來,隨着商業爬山旅行團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那些不太專業,只憑借想要“征服世界”一腔熱血的爬山小白,都加入了進來。


隨手在谷歌上一搜,就能找到這樣的旅行團。他們大都收費在6萬美元左右。只要幾分鐘填完表格就能報名。




在一些收費比較貴的登山團中,一個登山者甚至可以像度假一樣爬山:有人幫助攜帶物資、有人幫助背好幾十瓶氧氣瓶、還有人幫你燒飯、獨立衛浴的帳篷等等。


(圖源:adventureconsultant)


而這些“幫手”,就是當地的夏爾巴人(Sherpa)。


(圖源:Treking in Himalaya)


他們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土著民族,因爲長期在高原生活,身體機能比普通人更加適應高山環境。世界上珠峯登頂最多次記錄的保持着就是夏爾巴人,一共登頂了21次。


隨着越來越多歐美登山者前來攀登珠峯,夏爾巴人成爲了這些外來登山者的嚮導、幫手、甚至是挑夫。



攀登珠峯對於普通人來說爬一次是4%的死亡率,但夏爾巴人卻需要每年都爬一次珠峯,危險係數可想而知。


(圖:南線最危險的昆布冰瀑)


在維基百科頁面“珠峯遇難者名單”有記載的297人中,人數最多的族羣就是夏爾巴人。


在297名遇難者中,有116人是夏爾巴人。



2014年,珠穆朗瑪峯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雪崩,導致16人遇難,而其中有13人就是夏帕導遊…在那以後,西方登山者使用大量當地幫手的行爲,也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圖:international mountain guides)


當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在網上預訂旅行團,跟着導遊和幫手走這前人走過的道路登頂,整個登頂的行爲,就變得失去意義。唯一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和他人陷入危險。


畢竟不論是心有偉大理想的登山者,還是隻想養家餬口的夏爾巴人,


在珠峯之上,死亡都對他們一視同仁…



source: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51008-the-tragic-story-of-mt-everests-most-famous-dead-body https://www.adventureconsultants.com/expeditions/seven-summits/everest/book-now https://www.nytimes.com/2017/12/18/sports/climb-mount-everest.html https://www.ranker.com/list/creepy-stories-about-deaths-and-dead-bodies-on-mount-everest/sabrina-ithal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51008-the-graveyard-in-the-clouds-everests-200-dead-bodies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