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是17世紀荷蘭畫派最典型的畫家。在倫勃朗的創作中歌頌了新崛起的市民生活,他為商業社會的醫生、負責社區安全的民兵隊伍畫像。倫勃朗最重要的名作是《夜巡》。一直以來有個說法是,眾所周知的世界三大名畫《蒙娜麗莎》《宮娥》和《夜巡》。這也說明了《夜巡》在世界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

倫勃朗的《夜巡》

倫勃朗(1606-1669)少年成名,30多歲時便已登上事業巔峰,這一階段其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光影效果非常明顯,影響了同時代的畫家。但是,倫勃朗的後半生卻接連遭遇不幸。1642年,被認為是倫勃朗人生的分水嶺。在這一年,藝術家完成了他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夜巡》,如今這幅集體肖像畫已成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夜巡》原來是描繪阿姆斯特丹民兵隊伍的行進,畫幅巨大,人物眾多,但倫勃朗打破了當時荷蘭集體肖像畫一字排開的傳統畫法,使得眾多人物在畫面上錯落有致地排列,進而構成了極為豐富的景深。

在《夜巡》最初創作出來後,這幅畫其實是飽受爭議的。因為當時的人們更習慣於集體肖像的固有樣式。這幅畫作的委託者中的很多人無法接受自己在群像中僅露出半個腦袋、一個肩膀,甚至被隱沒在黑暗中,他們認為在委託之初他們也是付出和別人同樣多的價錢。另一方面則凸顯了市民審美和藝術家追求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此後便引發了這件作品的委託糾紛,這場糾紛影響了倫勃朗的聲譽,此後他的生活也遭遇了接連不幸。同樣不幸的是,此後《夜巡》也是經歷了命運多舛的離奇經歷,被裁剪過,被刀划過,被酸液潑過,被水泡過。但儘管遭受了種種的磨難,也無法改變《夜巡》是世界名作的名望。如今,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內,《夜巡》被單獨辟出一個最重要的空間陳列,且有特殊安保裝置加持。

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內的《夜巡》。

可以說直到今天倫勃朗對今天的藝術界依然有意義。2015年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展出「倫勃朗:晚期作品」時,該展策展人貝特西·威斯曼就曾說:「在他(倫勃朗)去世後的350年後,倫勃朗依舊是如此令人驚訝。他的技術革新,以及他對人類情感的深刻洞見就如17世紀一樣新鮮而意義重大。」


謝謝邀請!

1632年倫勃朗創作的《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是當時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委託倫勃朗畫的團體肖像畫之一,也是倫勃朗的成名作。他採用了一貫的「光暗」處理手法,使作品突破荷蘭傳統的團體肖像畫的呆板 模式,以顯眼的人體姿態和運動來表達巨大的內心情感,具有強烈的戲劇性色彩。畫的光暗像打了射燈,顏色簡單,隱沒了背景,更加突出的表現各個人物不同的表情和性格。這也是倫勃朗繪畫的重要特色。

而倫勃朗1642年創作的油畫《夜巡》卻是他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受爭議的作品。原畫表現的是白天,因為畫面被塗上了一層厚厚的清漆,致使整幅畫作顏色變暗,人們誤稱為"夜巡"。這幅油畫是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隊成員畫的一幅群像訂件。畫面採取的是近舞台劇的形式,除了兩個隊長和一個小女孩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調的中、後景中,光線明暗對比強烈,使中心人物更加突出,這樣卻惹惱了每人出一百弗羅侖(荷幣)的射手們,他們各自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與別人佔在同等的位置。為了索回畫金,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將倫勃朗告上法庭,並對其進行大肆攻擊。從而導致畫家迅速步入不幸之中!該畫也被看作是倫勃朗生命苦難的轉折點。


倫勃朗為同時代一個富人所做肖像最為有名,該畫在富人十一代孫子宅中保存,要想看必須預約,博物館看不到,筆者處有盤為證,該畫很多處理手法與其他作品很不一樣,相當現代。該作品是倫勃朗作品中的神品,若論有名在我這裡當屬此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