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是舊約聖經特別的一卷書,雖然整卷書隻字不提神的名字,但作者使用了押韻、諧音、平行、對稱、誇張等各種修辭手法,諸般巧合顯示了神對猶太人的眷顧。哈曼惱怒末底改不向自己跪拜,卻得奉命將朝服給末底改穿上,宣告他是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哈曼立了一個五丈高的木架,打算求王將末底改掛在其上,結果自己被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 「十三」日是猶大人的仇敵盼望轄制他們的日子,猶大人反倒轄制恨他們的人。上帝的計劃神奇的成就了, 以斯帖成為計劃實現的一部分。

相似的橋段也可以經典童話《灰姑娘》中發現。善良的女孩被她的繼母當作僕人,在神仙教母的幫助下嫁給王子,終於過上了 「永遠幸福」的生活,而她邪惡的繼母和姐妹,在有些版本中,最終成為了她的僕人。新版還加入了他們在樹林裏見面的場景,灰姑娘的勇敢和善良給王子留下好印象,使得王子愛上她更具說服力。

一、詩意正義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傳統

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魯賓遜漂流記》講述了一位海難倖存者魯濱遜在一個偏僻荒涼的熱帶小島上度過28年的故事。結局寫道:」雖然我在一開始由於愚昧無知而喫盡了苦頭,但經歷過種種磨難後的結局卻是令人喜出望外的。「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霧都孤兒》結局是在孤兒院長大的男孩奧利弗歷經心酸,最後被布朗洛收為養子,從此結束了他的苦難的童年。邦布爾被革去一切職務,在他們曾經作威作福的濟貧院度過餘生。其他惡人或死在獄中,或上了絞刑架,或失足被自己的繩子勒死。

這些文學作品帶來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當我們看完之後,會感到非常滿意,因為善戰勝了惡,非常符合邏輯。這種「美德最終得到回報,惡行受到懲罰」的文學體裁稱為「詩意正義」,正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傳統。 英國戲劇評論家託馬斯·萊默(Thomas Rymer)在《最後時代的悲劇》中創造了這一短語來闡明一部作品應該應該使用「善戰勝惡」來激發觀眾正確的道德行為。

詩意正義的寫作手法在《格麗澤爾達》的故事中達到巔峯。英國詩人喬叟寫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其中的一個故事改編自喬萬尼·薄伽丘的《耐心的格麗澤爾達》,概要翻譯如下:

侯爵決定測試他的妻子的忠誠度和耐心,告訴她,他的臣民對孩子不滿意,孩子將被處死。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丈夫的要求,交出了孩子。然而侯爵沒有殺死女嬰,而是放在一個祕密的地方撫養大。一段時間後,兒子也被同樣的方式奪走。在進一步測試中,格麗澤爾達被休,只穿著單衣被送回父親家。她無怨無悔的承受著所有這些侮辱。然後,侯爵要求格麗澤爾達作為僕人回到她的故居為她的前夫的婚禮做準備。格麗澤爾達祝福了新人的婚禮後,發現原來新娘是她失散的女兒。最後,侯爵認可了格麗澤爾達的誠意,忠誠和耐心,向她揭示了他設計的所有考驗。隨著喜悅的眼淚,她得到了她的孩子,並恢復了她作為侯爵永遠忍耐和永遠順服的妻子的地位。

與西方喬叟這種命運的諷刺性轉變的創作手法相呼應的還有東方莫言新作《等待摩西》。敘述的是歷史上和現今的教會中看似很 「正常」 的現象。柳彼得在文革時因基督徒身份差點被紅衛兵揍死,晚年在集市上喫爐包喝酒,活了一百多歲無疾而終。馬秀美守了三十五年多年的活寡,村民們說:」沒有比馬秀美更虔誠的了「,她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堅持到最後,終於等來了曾經拋棄了她和孩子後又突然出現的丈夫柳衛東。

二、錯誤理解詩意正義,造成災難性後果

《格麗澤爾達》這樣一個故事,後來屢次被改編成恐怖故事,可是在信徒中有人讀出美好,豆瓣上的評論有人寫道 「如果我們的世界多一些像格麗澤爾達這樣的人,這世界就會平和得多」。《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故事大多詭異,唯有格麗澤爾達的故事有著一個美好的結局」。 在「虔誠的」基督徒眼中,這是「好」見證!因為它符合:「女主非常有愛心,無論對方如何不對,女主始終用愛心來順服忍耐。愛的力量勝過一切,做盡惡事的對方也因此迴心轉意。神的恩典最終成就,他們收穫了幸福婚姻。」甚至在喬叟本人心中,這都不是什麼恐怖故事,他的寫作目的據稱是as a lesson to all and sundry to face adversity with fortitude(以堅韌的態度面對逆境是所有人學習的功課)。

無獨有偶,《等待摩西》中的柳彼得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反而合理化馬秀美現在的苦難。

他的孫媳婦馬秀美帶著孩子在集市上撿菜葉子,那孩子看他喫爐包,饞得流口水,他卻視而不見,只管自個兒喫。旁邊的人看不過去,說:老柳,看看你那重孫女饞成什麼樣子了,你少喫一個,給她一個喫嘛。柳彼得卻說:我不能夠,她們正在承受該她們承受的苦難,然後才能享平安。

前美西南浸信會主席佩奇·派特森面對被丈夫揍成黑眼圈的婦女說:「我很高興你忍受了,你看你的丈夫不是願意來教會了嗎?」教會的老太太在感嘆現在晚年生活的幸福時,回想年輕時遭的罪,話鋒卻轉到鼓勵年輕媳婦們忍耐現在的受到的不公待遇。由於相信受壓迫的人是值得應該的人,多少人的痛苦因此而被忽略?但福音不是「叫那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18)」嗎?為何變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倒底是哪兒出了問題?

我們對詩意正義的文學作品覺得非常舒服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 「苦難最終獲得回報,惡被善所勝」 有邏輯感,還因為我們把自己代入了主角光環,認為如果糟糕的事情只發生在那些應得的人身上,而我做一個好人,做一個虔誠的,有信心的,遵守誡命的人,那麼我就可以肯定,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人們必須做一些事情才能配得上他們得到的東西,若能清楚地解釋邏輯關係,我就可以逃脫 「下一個人有可能會是我」 的結論。這顯然是一個令人放心和安慰的解釋,非常有吸引力,讓人覺得能控制自己的生活,面對未知的苦難沒有那麼無助和焦慮。

詩意正義的文學創作形式要求在戲劇化的轉變中加入一些邏輯理由,比如主角最終收穫幸福人生是因為他/她____。在空格中我們可以填入任何選項:好行為,善良,品格,貞潔,敬虔,修身, 道德,順服,甚至大大的自信心。

三、誰是主角? 誰會得勝? 正確理解"兩個國度"是關鍵

引人深思的是救恩是我們得到的最大恩典,竟然是被白白地賜給我們,完全推翻了上面的邏輯。「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3:24)」 「 神揀選人是在人還沒有生下來, 善惡還沒有做出來, 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 不在乎人的行為, 乃在乎召人的主。(羅9:11)」

人總想在這份救恩上加入一點點自己的功勞,因信歸算為義的教義是對人的驕傲的最根本的否定。驕傲的我們需要的不是世俗世界的詩意正義帶來的舒服和安慰,而是警醒於司布真式的棒喝「如果人有批評你,詆毀你,不要向他動怒,因為你其實比他說的還要壞」。如果神現在就進行「善惡有報 」的審判,我們不是善良的主角,而是全然敗壞的反角,要時時刻刻敬畏神的忿怒臨到!

以斯帖記中的詩意正義預表的是天國的神的公義。末底改有信心神必拯救以色列人得解脫,預表了神的選民基督徒必得救。舊約中的每一個人物都預表了耶穌基督,主角是神/耶穌基督,不是以斯貼,因為這件事就算以斯貼 「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去得解脫,蒙拯救。(4:14)」 聖經的歷史是神/耶穌基督的歷史,聖經的主角不是我們。我們只是他的器皿,我們今天的地位是為了成就神的計劃。

就象十字架有垂直維度和水平維度一樣:

  • 垂直上是屬天國裏神和人的關係,至高處是神的公義和忿怒要傾瀉下來,我們必會受到神的公義的審判。
  • 水平上是屬世國里人和人的關係,就是會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這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我們必須面對。
  • 就算神允許我被他人不公正的對待,就算神允許他人將沒犯法的我關進大牢,他仍是公正的神,因為我在他人面前或許某件事情上是無辜的,但在神面前,我是罪人。
  • 基督徒同時做為兩個國度的公民,雖然身在不公義的屬世國,心中盼望著公義的屬天國,主禱文說「願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是要基督徒入世但不屬世,追求公義,做光做鹽,像光一樣刺破黑暗,像鹽一樣保守渴慕公義的心。

垂直維度必須在次序上優先於水平維度。因為人和神合好了,人和人才能合好。天上的公義由神來審判,地上的公義由神賜下權柄的法官來審判。儘管地上的公義不完全,但天上的公義是完全的。為什麼耶穌說:」他已經勝了這個世界,現在是世界的審判。(約12:31)」答案就在他「已然/尚未」完成的十字架的救贖工作中找到。

四、走窄路警惕過度實現和未實現的末世論

當人們把十字架的水平方面放在垂直的位置時,沒理清屬天國和屬世國的關係,沒有把握已然/尚未的張力時,最終會導致多種假福音。

  • 過度實現的末世論,認為神現在就答應那些將來才會完全實現的事情。

過度實現的末世論表現為一種輕鬆的勝利主義,宣告基督徒已經獲勝,然後,使命的重點轉向社會改革和文化更新,這種強調可能減弱對福音的宣講,導致成功神學。 過度實現的末世論難以解釋現在的世界和教會仍有苦難和邪惡,如果上帝之城越來越變成現實,為什麼教會在過去的兩千年裏一直在仍在為同樣的戰鬥而鬥爭呢?

耶穌在比喻中描繪天國是麵糰中的酵母和樹木生長。換句話說,天國正在慢慢努力實現最終的實現,不是偶爾「突破」來為我們帶來這個世界的安慰。信徒們被教導基督的國度現在就己全然實現,因為天國的豐富現在可及,這張豐盛的支票要通過特別的條件來突破,來變現,他們可以現在就沒病沒災,財務自由。有意思的是詩意正義文學的主角們最後都獲得了金錢回報,簡愛繼承了舅舅的巨額遺產,魯賓遜得到一張3.8 萬塊葡萄牙金幣的匯票。

福音沒有應許我們會在這個世俗世界得勝,「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希2:8)」。相反,應許我們的是試煉,挫折。」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提後 3:12) 在 「審判死人的時候到了,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到了」之前,基督徒也就是見證人,」必與從無底坑裡上來的獸交戰,並且無底坑裡上來的獸會得勝,把見證人們殺了。」(啟11:7)

以斯帖說」我若死就死吧」,但以理記的三個年輕人說「既或不然」,如果他們也持過度實現的末世論,認為神的應許現在就全然成就,就不必懷著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信心去行了。

  • 走向另外一個危險的極端是未實現的末世論,低估了聖靈的能力。

他們低估了天國和神在當今世界的的能力。低估聖靈在教會和世界中的作用。但經文告訴我們:」不要消減聖靈的感動。「

未實現的末世論導致失敗感,因為天國纔是最後的盼望,所以認定現在的「變化」都不值得追求。 在耶穌再來臨之前,什麼都沒有希望。導致教會徹底避免與社會問題的接觸。比如勸受害者放棄尋求地上的公義:「地上沒有公義,你的盼望難道不是在天上嗎?」

未實現的末世論全然接受世俗世界的錯誤,通常那些在舒適區裏呆慣了的人會用「等到耶穌來」,」放手讓神來做」的寂靜無為主義作藉口,來拒絕對他們看到的近在眼前的惡事和苦難採取任何行動。「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以4:13)」就是提醒以斯貼別呆在舒適區太久了,視同胞的苦難不見,以為可以獨善其身。

五、結論與勸勉

「美德最終得到回報,惡行受到懲罰」的詩意正義對我們來說是壞消息 ,真正的好消息是將我們從「惡行受到懲罰」的死路循環中解救出來的恩典之約。好消息就是耶穌的寶血洗凈我們的一切不義,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不被律法定罪,脫離審判。這是我們能聽到的最好消息,我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聽,並一遍又一遍地宣講。

「如果種下蘋果樹,這個世界就不會破碎。」這是理想的過度實現的末世論;「反正這個世界將會破碎,沒必要種蘋果樹了。」這是避世的未實現的末世論;「即使我知道明天這個世界會毀滅成碎片,今天我仍要種下我的蘋果樹。」這纔是入世但不屬世的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最後讓我們以加爾文的話來共勉」讓我們各人按照自己棉薄的能力前進。沒有人會行遠路卻一點進步都沒有。我們當繼續努力,不斷地朝向主的正道前進,不要因為成功渺小而失望;儘管常常並不盡如人意,然而當明天比今天更好時,我們的勞作不會白白浪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