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時光(sculpting in time café)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臺灣人在北京創業的一頁傳奇。

臺灣青年「莊仔」十幾年前在北京唸電影,畢業之後就留在北京開了雕刻時光,1997年11月在北京大學小東門外的衚衕裡開了第一家店,也是總店:五道口店。雕刻時光在北京的名氣很大,從一開始就與國際連鎖品牌星巴克等做出明顯區隔,在北京拓展出屬於自己的咖啡市場,並把觸角延伸至全國,成為本土咖啡的代名詞。目前全國共有三十幾家分店,散佈在各大城市裡。

從店名就能看出這是家走文藝路線的咖啡店,用現在的流行語講,就是走「小清新」路線的。在十幾年前咖啡文化還不算盛行的北京,很快就擄獲了一票文藝青年的心。店裡供客人閱讀的書報雜誌都有專人挑過,也會不定時舉辦文化講堂、影展和音樂會等。除了賣咖啡,他們也開設咖啡學院教人煮咖啡,並販售咖啡豆、茶葉、環保袋、咖啡杯、筆記本和生活雜貨等,還有一款名為「波波西拉起淘」的葡萄酒。

此外,雕刻時光還有一項特色:三十幾家分店裡,沒有哪兩家的店內裝潢和風格一模一樣的。靠近大學的,就有適合學生來這裡自習的空間佈置;隱身在公寓裡面的,可能就有柔軟的大沙發.......每家分店依其所處地點和條件各自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然而,即使風格互異,仍能讓人感覺得出自己是在雕刻時光喝咖啡。

在北京這幾天,去過位於古蹟鼓樓和鐘樓間衚衕內的鼓樓店(現已拆遷關閉)和北京大學附近的總店五道口店。



鼓樓店的環境蠻清幽的,鼓樓外邊就是大馬路,雖然距離菸袋斜街和南鑼鼓巷等觀光景點近,不過從大馬路拐進來之後,顯得清靜許多。鼓樓和鐘樓間是一塊空地,空地兩旁各是種了樹的人行道路,鼓樓店和一些小店就開在路邊。樹蔭下有一排觀光三輪車和一些輪班休息的車伕。





店內空間不大,佈置得蠻溫馨的,光線很溫暖,我們就坐在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外邊來往的行人和進進出出的三輪車。



雕刻時光的LOGO,一隻貓。



隨興塗鴉/留言,這個習慣好像各地的客人都一樣啊~

兩天後,從頤和園出來的下午,翻了地圖,帶著莫名的朝聖心態,決定要去總店瞧瞧。坐地鐵到最近的站,然後徒步前往,走了好長一段路,還路過北京大學,看到一羣騎著腳踏車的有為青年進出校園。



五道口店位於三四樓,一樓是一般店家,二樓是販售居家雜貨和森林系服飾的精緻小店,我逛了一圈才上樓。



在二、三樓樓梯間有一面牆,貼滿了客人的留言,店家還設了個總經理信箱。



有別於鼓樓店,這裡十分寬敞明亮,櫃檯和吧檯在門口,其餘都作開放式的空間供客人使用。牆上掛了一些電影海報,也有雜誌可以看,禮拜一下午的客人沒有很多,有人在談笑,也有人靜靜地讀書或上網。



照例又選了靠窗的位子。



這天早餐喫得晚,進頤和園之後就沒再喫過東西,所以這算是我的午餐兼下午茶!

來自臺灣的85度C在對岸大放異彩,而雕刻時光則是臺灣老闆直接在北京落地生根,細細耕耘而生的,有機會來北京的話,可以找家雕刻時光進去坐坐,感受其獨特的本土文藝氛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