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同与挺同的交锋中,关于「同志是先天或后天」是很常见的争论。反同方极力主张同志是受到后天影响而成为,将同志说成是个人选择,而进一步说这是不道德的。

针对反同方的这个主张,挺同方已经提出非常多的讨论,譬如「同志实际上无法也没有必要改变」,或「同样逻辑下异性恋是否也是后天养成」等等。

但实际上,对于双性恋或泛性恋这样「喜好对象可能不只单一性别」的我们,即使我们是个「不会改变的双/泛性恋」,也难逃「你可以接受异性就去跟异性交往结婚啊」的社会期待与压力。即使愿意抵抗这股压力,也常面临一些同志们认为我们会走向异性关系的质疑。

因此,先天后天的争论,并非最根本的问题。宗教信仰也是后天影响形成的,难道就不应该被尊重吗?因此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这也是我们呼吁一同守护性平教育的原因。孩子应当有权了解各种生命的可能。而就像一个同时有学科能力与艺术天份的孩子,不应该被逼著一定要去读医科;一个人就算可以喜欢同性和异性,也应该有权选择自己的幸福。

同志并非错事,这与先天后天完全无关。阻止小孩接触其他可能性,只会导致更多的困惑不安与生命的曲折坎坷。教育不应当是擅自决定他人的人生,而应当让孩子们在面向不同可能性时都能获得支持,进而能够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的人生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