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區店面退租潮,店面,租金,房產,不景氣            。(圖/記者張一中攝)

▲東區店面空置率已攀升到12.5%。(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陳韋帆/臺北報導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臺北市東區近年空置率接連上升,今年第一季已來到12.5%。臺北市長柯文哲為解決東區沒落與空租問題,提出課徵3.6%空屋稅救東區。商仲業者,目前柯文哲提出的加稅作法,無法真正提高業主出租意願,除非將稅率調整至10%,才能見到效果。

為解決東區沒落問題,柯文哲欲祭出空屋稅拯救商圈,只要持有房屋或店面、不論戶數,只要閒置超過1年就必須課稅,並且要比目前「非自住」的多屋稅率3.6%更高。

根據現行法令「臺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持有3房以內的自住房屋稅率為1.2%,柯文哲上任後,為保障基本居住權益,將臺北市「單一且自住」的房屋稅率降到1.0%,日後預計再降至0.6%;而非自住的多屋稅率則採差別稅率,介於2.4%至3.6%之間,營業用的房屋稅率為3%,如果是「非住非營」的工廠、倉庫為則為2.0%。

臺北市副祕書長陳志銘指出,一般房屋、店面稅收為3%,但空屋在「房屋稅條例」被歸類為「非住非營」,房屋稅率僅2.0%,空租閒置稅率反而更低;他說,市府針對「握著資源卻不利用」的屋主,課以比3.6%更高的稅率,也就是「單一輕稅」、「多屋高稅」、「空屋重稅」的概念。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屋主囤房動機,還能讓空屋回到租賃或買賣市場。

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丁玟甄表示,3.6%稅率對於房東而言沒甚麼效果,根據經濟部日前為活絡並釋放「閒置工業用地」,祭出了10%「地價稅」政策,許多地主立刻跳腳,希望立刻出租或出售,所以稅制若調整,對於屋主出租意願提升是有用的。

但也並非僅將稅金提升到10%以上就能夠達到全面效果,丁玟甄指出,按照現有房屋稅制是逐年遞減,新舊屋的稅金差異非常大,所以必須將「新舊差別」也納入調整考量,否則只會課徵到新屋,對於舊屋房東而言根本不痛不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