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建立起了規模較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了,也說明了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步走入了大衆化的階段。這就意味着現在大學生已經越來越普遍,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遍地都是大學生”了。

  而面對這樣的教育規模和體系,當代大學生們也不能“坐視不管”了,必須得采取一點自己的“手段”才能讓自己在畢業後找到立足之地,所以專業的選擇就成了準大學生們必須要正視的一個問題了。

  如果你能選擇一個熱門、有前途但是又不俗氣的專業的話,才能讓你在畢業後更容易找到適合的工作,纔會有更廣大的就業前景和平臺。

  去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我們現在要建設四個新學科,這裏所說的“新”並不是原來沒有出現過,現在剛剛出現的這個“新”,而是推陳出新的“新”。

  工科、醫科、農科、文科都要在前邊加一個“新”字,就是要把原來的這些既有學科進行一個新的層次的定位,讓他門向着更適合時代發展的方面進行轉變。

  這樣一來,對人才的要求也將是全新的、升級換代的。這些學科需要進行專業的升級和優化,要更符合中國特色的發展,也要同現在的新興領域進行融合。

  對於工科來說,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展新技術和新產業了。我國現在工業的發展已經不再是最初工業時代那麼簡單了,而是要向着一個更高級的方向優化升級,也就是說傳統的工業人才不再能適應新工業的發展,這個時候如果你能成爲一名新型的工科技術人才,學習更多的新工業的理論和技術,當然就容易立足腳跟了。

  對於醫科來說,醫學生對於國家發展的緊缺性不可言喻。這當然關係到我們國計民生的問題,如果基本的醫療技術和醫療資源得不到保障的話,國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又怎麼能有所保障呢?

  而現在新醫學也爲現代的醫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科技革命使我們很多生活方法得到了改變,醫學也同樣,精準醫學、智能醫學的發展迫在眉睫。

  對於農業來說,原來簡單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早已不適合社會的發展了,所以也更需要新農業的支持。成爲這方面的人才,就需要你學習更多的現代生物技術,這樣以來你就不能要成爲懂得農作物熟制的文科生,還得是掌握基本操作技術的理科生,也才容易得到整個社會的需要。

  文學大家一定更不例外了,不僅要把先前留下的文化精華繼續流傳下去,更重要的是把文化精華與現在的社科發展融合,這樣才能貫徹融匯到新時代的發展中。

  所以說如果你想未來有一個好的就業方向,想讓你的未來的發展更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話,就需要選擇這樣的新學科作爲自己的本科專業,最符合時代特色的、最具有中國風格的,纔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