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政府呼籲線上掃墓。(圖/新屋葉五美公祖祠臉書)

為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政府呼籲線上掃墓。(圖/新屋葉五美公祖祠臉書)

為防止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趁著清明連假向外傳播,內政部鼓勵民眾在掃墓時採分流方式,或者是派代表祭祀、提前整理墓園,避免大量人口聚集,把感染率降到最低。

各縣市取消法會 防疫工作備齊全

原本歷年都會舉行的清明法會,在各縣市政府考量下,大多數都已經取消、延後,或改為線上直播方式,進出殯葬設施也會實施人流管制、測量體溫與清潔手部,並要求全員配戴口罩,有呼吸道症狀者或發燒者不得入內,且靈骨塔一律禁止燒香,以免消毒用酒精燃燒。

面對疫情,各殯葬業者防疫工作不馬虎,就是為了讓病毒傳播率降低。

除了臺北市等地今年取消「清明法會」及「追思音樂會」,過往各縣市都會提供掃墓專車,今年只剩下臺北、新北、基隆、臺中有提供服務,其餘18縣市皆鼓勵民眾提前或延後祭祖。

而從3月14日開始,臺中市政府在豐原、后里、太平、沙鹿及霧峯等5區,就開始啟動清明掃墓假日接駁專車,雖然乘客必須戴口罩、量體溫、消毒,且專車不提供站位,但也成功讓一部份民眾率先祭祖,達成分流目的。臺中市的納骨塔則採實名制,在進入時會詢問旅遊史,也必須有消毒SOP,且有流量管制,將入館人數控制在10~50人以內。

相較之下,臺南則是相對決絕的祭出「封塔措施」,於清明連假期間,所有公家靈骨塔都限制進出,民眾只能在外擺桌祭拜,而此措施也讓嘉義市、嘉義縣、雲林縣跟進,南投縣、彰化縣、臺東縣則是維持部分納骨塔開放。

為使清明節不成防疫漏洞,內政部建議祭祖四點注意事項。(圖/內政部提供)
為使清明節不成防疫漏洞,內政部建議祭祖四點注意事項。(圖/內政部提供)

線上祭祖花樣多 追思掃墓都可以

雖然針對疫情有不少限制,內政部、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彰化縣、雲林縣、金門縣等11個縣市也推廣「線上祭祖」,讓民眾可以透過網路遙祭祖先;有的可依祖先安葬方式選擇公立納骨塔、公墓、樹葬、花葬、海葬等選項,有的則可透過客製化模式選擇信仰、飲食葷素與祭祀方式,甚至有的還可以上香、獻果,以及建立祖先的個人紀念檔案、留下對他的思念,複製網址後分享,還可以讓其他親友一起參與!

趁著這波「線上祭祖」熱潮,也有業者推出聊天機器人,用 LINE 就能線上掃墓,有「敬祖」、「培墓」、「納骨塔」三種模式可選,不管是單人祭祀或者是羣組祭祀,只要跟著圖片點選,掃墓、拜后土、燒金紙、祭祖等步驟,都可以線上完成。

掃墓分成培墓、敬祖、納骨塔選項。(圖/LINE截圖)
掃墓分成培墓、敬祖、納骨塔選項。(圖/LINE截圖)
輕輕鬆鬆就可完成掃墓工作。(圖/LINE截圖)
輕輕鬆鬆就可完成掃墓工作。(圖/LINE截圖)
豐富牲品祭拜祖先。(圖/LINE截圖)
豐富牲品祭拜祖先。(圖/LINE截圖)

加入「鄉長」(@300lbhnk) LINE 好友就可以線上掃墓,另外,輸入「禁忌」也可以詢問相關禁忌。

此外,大華嚴寺官方也祭出線上Live祈福活動,並公告凡參與「線上持誦大悲咒」網路祈福活動,每週誦念大悲咒108遍,並於活動網站登記者,就會由寺方幫忙點燈祈福,送上祝福。

肺炎疫情令人措手不及,卻也讓新興祭祀方式發展出來,雖然有些人認為破壞傳統、有些人認為誠意不足,卻也有不少人贊同非常時期的線上措施,未來還有多少防疫商機待挖掘,實可期待。

責任編輯/潘渝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