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正題”之前,先和大家重溫一個故事。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爲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於是紛紛奔赴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

  淘金夢是美的,現實卻殘酷無比。

  因爲“淘金人”越來越多,不但金子難淘,生活也越來越艱苦。比如當地氣候乾燥,水源稀少,許多不幸的淘金者非常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他鄉。

  小亞默爾和絕大多數人一樣,並沒有發現黃金。

  有一天,望着水袋中一點點捨不得喝的水,亞默爾忽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爲什麼不賣水呢?

  亞默爾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紗過濾,成爲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後再將水裝進桶裏,挑到山谷一壺一壺地賣給找金礦的人。

  就這樣,淘金者大多都空手而歸,亞默爾卻靠賣水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老鬼爲什麼分享這個故事?因爲在快遞江湖也有這樣一羣“賣水人”。

  比如緊抱順豐“大腿”的豐巢智能快遞櫃製造商智萊科技,近日就獲得證監會IPO發行批文,計劃募資7億元,用於智能快件箱產能擴建。

  根據智萊科技4月1日披露的招股意向顯示,其2018年營收達到8.89億元,營業利潤超2.46億元,相比2016年都實現了翻番。目前,智能快件箱業務收入成了智萊科技的絕對主力,快件箱業務收入已佔其總營收的約95%。

  這確是一個“賣水”的好項目。

  問題來了:除了智萊科技聚焦的智能快遞櫃,市場規模已經突破6000億元的快遞江湖,還有哪些可以“賣水”的商機呢?

  很多,比如物流機器人、人工智能(客服)、無人機、物料供應商等等。但老鬼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另一個潛力和空間更大、需求也最迫切和突出的一個“賣水”項目——快件和包裹安檢背後的安檢設備。

  1、“日均10億件包裹”背後的安檢困局

  安檢背後對應的是安全。

  關於快遞安全,不管是《郵政法》,還是去年剛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都有具體的條文和規定。比如——

  《郵政法》第二十四條:郵政企業(注:同時適用於快遞企業)收寄郵件和用戶交寄郵件,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禁止寄遞或者限制寄遞物品的規定。

  《快遞暫行條例》整個第五章(第三十條至第三十五條),就是專門針對“快遞安全”做出的具體要求。其中,關於“安檢”的涉及兩條:

  第三十一條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規定驗視內件,並作出驗視標識。寄件人拒絕驗視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受寄件人委託,長期、批量提供快遞服務的,應當與寄件人簽訂安全協議,明確雙方的安全保障義務。

  第三十二條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可以自行或者委託第三方企業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並對經過安全檢查的快件作出安全檢查標識。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委託第三方企業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的,不免除委託方對快件安全承擔的責任。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接受委託的第三方企業應當使用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安全檢查設備,並加強對安全檢查人員的背景審查和技術培訓;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或者接受委託的第三方企業對安全檢查人員進行背景審查,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這些法律和規定彙總成一句話,就是廣大郵政和快遞人再熟悉不過的“三個百分百”:

  100%收寄驗視、100%實名收寄、100%過機安檢。

  做不到,快遞公司就會面臨嚴厲的處罰。

  爲了落實這個要求,管理部門已經強制快遞公司,不論是總部還是網點,都必須配備一定的安檢設備。但對快遞公司講,這卻是一件不能不做,但又“叫苦不迭”的事情。

  1.安檢機採購成本高

  目前國內生產安檢機或相關設備的製造商,其實並不是很多,比較知名諸名同方威視、安天下、二郎神、武漢艾威等。作爲特種設備,安檢機的採購價格當然也不菲,好一點的每臺近百萬,普通點的也要三十多萬。

  快遞公司,尤其是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加盟商和網點,單就採購來講,就是一筆巨大的成本開支。

  成本再高,也得買。實際上,國家爲了鼓勵快遞公司強化安檢工作,同時也是爲了減輕成本壓力,很多地方政府或管理部門,都爭取到了不同程度的財政補貼。因此,採購的壓力,各快遞咬咬牙還是可以承擔的。

  2.安檢機運營成本高

  安檢機買回來了,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投入使用。問題是:一部安檢機至少要配備兩至三名專業的安檢員。如果說安檢機的採購成本是一次性的,那安檢員的聘請則是一項固定的長斯支出。

  單就人員一項,安檢機的運營成本就已經使得很多網點無法承受了。

  3.傳統安檢機效率低

  如果說採購和運營成本,快遞公司勒緊褲腰帶都解決了。接下來更“要命”的問題來了——安檢機的處理速度和效率滿足不了需求。

  據2017年數據統計,全國寄遞企業配備X光安檢機的數量是12247臺。我們按照每天單臺設備處理量一萬件來計算,處理量之於全國快遞業務總量來說,當真是“杯水車薪”,存在不小的缺口。並且,出於傳統X光安檢機速度慢(一般爲0.22米/秒)、人員要求高、違禁品和危險品種類繁多(十四大類違禁品)等原因,傳統的安檢手段已經難以趕上快遞業發展步伐。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五百億件大關,達到了507.1億件,較2017年淨增長100億件。國家郵政局預測:接下來幾年,我國快遞業務量仍將以每年100億件速度的遞增,即2019年600億件,2020年700億件…至2023年就能突破1000億件。

  馬雲的判斷更激進。在2017年,他就預言:我們很快就會面臨每天10億個包裹的挑戰,5到8年就會實現。

  一年1000億件也好,一天10億件包裹也罷,如此巨大的增量面前,傳統安檢機的處理速度和效率肯定無法滿足。具體到快遞公司,爲了做到“100%過機安檢”採購大量的安檢機,不論是成本角度,還是運營角度,都不現實。

  這個橫亙在所有快遞從業者心裏的“痛點”,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時刻。

  2、“快件安檢”能不能智能化、無人化?

  破解快件安檢的困局,前幾年確實很難,因爲技術條件達不到。現在,受益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計算的飛速發展與實際應用,時機已經成熟。

  老鬼爲什麼這樣肯定?因爲已經有企業將這個想法做成了現實。這家公司的名字,老鬼就不提了,以免打廣告之嫌。但前段時間老鬼在跟這家公司創始人聊天時的一些感悟,還是想分享一下。

  通過科技手段破解快件安檢這個“世紀難題”,至少要做到“三化”——

  1.高速化

  安檢的速度必須要得到質的改變。比如傳統安檢機的速度一般是0.22米/秒,能過技術手段能不能提升10倍甚至更高?答案是肯定的。

  因爲老鬼朋友所在的公司,其研發的高速智能安檢系統已經做到了3米/秒。而且在如此高的速度之下,仍可以實現高達每秒5幀以上2048X2048超高清X光圖片的獲取。

  2.智能化

  速度提升上來後,違禁品的圖像識別必須同時做到智能化。

  什麼是智能化?一是能夠自動識別違禁品;二是能通過算法深度學習、持續進化;三是能夠與各快遞公司的分揀系統自動匹配。

  比如:通過分揀系統自動完成對包裹進行信息和物品比對;將快遞單號和X光圖片即時匹配和綁定;發現違禁品自動剔除…等等。

  老鬼的朋友舉了一個專業和具體的例子。在人工智能判圖處理方面,系統通過卷積神經網絡算法和深度學習工具,再輔助以人工判圖和標註團隊,能夠對模型及算法進行不斷的優化,從而增加對違禁品識別的準確率和識別物品的種類。

  3.無人化

  高速化和智能化這兩個條件達標以後,可以肯定,隨着新型安檢系統海量圖片的積累和樣本識別,算法也會越來越精細,違禁品等識別的速度、準確度也會越來越高。

  至此,安檢員基本上就可以宣告“下崗”了。

  最後總結,也是展望一下——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讓我們看到、也切實感受到了“智能安檢”的可能和可行。而中國快遞業又是世界上最大的X光樣本庫之一,每天都有海量的、數以億級的圖片進行更新,這對促進違禁品和危險品模型不斷完善與提升又是絕對的利好,也是天然的優勢。

  新一代的以高速化、智能化和無人化爲核心的安檢系統,除了在快遞江湖有用武之地,成熟以後更是可以應用在海關、機場、地鐵等相關行業。這對提高安檢質量和速度,降低人員成本都有着重大意義和價值。

  這裏面的商機,你get到了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