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貨”的公衆號

  對於剛接觸價值投資的人有一個極大的誤區,就是爲什麼我買入低估值的好公司卻賺不了錢?

  注:我這裏說的“好公司”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泛指那些基本面還可以的公司。下同。

  這些人呢,嘴上不說但內心裏卻有一直有聲音在說:我買入低估值的好公司就必須漲,恨不得今天買上明天就要上漲。

  然後買入之後發現:媽的,一直跌。直接推:什麼狗屁價值投資一點用都沒有。研究價值投資的都是一羣傻子。我周圍那個張狗蛋,看看K線,炒炒熱點都比我掙得多。

  這種心理尤其在牛市特別明顯

  所以價值投資很多時候被別人認爲是很傻的一羣人,從市面上所有投資類的公衆號大家就能看出來,講價值投資的粉絲量和閱讀量,遠不及那些講講技術層面,分析市場熱點的號。

  價值投資磨得就是耐心,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有無數種懷疑“價值投資到底有用嗎”的疑惑。

  最大的原因就是價值投資很多時候不能當下或者說短期驗證這筆投資到底怎麼樣,它往往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這不像那些短期投資流派那樣,今天告訴你XXX,明天就基本能兌現。

  所以有一部分人,耐不住寂寞,經受不住誘惑。下車了,從而選擇了另一條路。

  因此,在坐的各位如果到現在爲止還信服價值投資,並且一天天的聽我在這兒叨叨叨,那麼我敬你是條漢子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憑什麼一隻股票,在低估值基本面還不錯的時候買入就一定馬上會賺錢?當然長期來看,肯定會有一個均值的迴歸的,這個期限可能是一個月也可能是一年,但是憑什麼就必須你買之後第二天或者說短期就讓你賺錢?

  好公司就一定賺錢嗎?顯然不一定。萬一遇到像三聚氰胺事件呢?塑化劑的事件呢?其次我們評判一家公司好不好那肯定是基於過去的數據過去認知來得出來的,未來是個什麼情況?我們只能是預判。

  估值低就一定能賺錢嗎?還是不一定。估值低往往反應的市場的預期,這種預期有時候少則幾個月多則好幾年。如果你偏巧全倉或者大倉位這一隻股票,那麼你可能會被氣死。

  因此,你也不要抱怨,爲什麼你買的公司基本面也ok,估值還不高,可就是爲什麼不漲。

  如果非要讓我解釋,那麼只需要五個字:

  存在即合理。

  這句話是哲學家黑格爾的名言,但在股票上同樣適用,什麼意思呢?就是當一隻股票出現低估值的時候,一定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合理”的。

  舉個例子,就比如宇通客車吧,這家公司前幾年可是大牛。過去十幾年來ROE都在20%以上,典型的大白馬。如果站在過去的數據來看,這絕對是好公司吧。

  但是這傢伙也奇了怪,你去看它的股價就會發現,一直處於較低的位置,儘管年初到現在已經漲了這麼多了,但還是沒跑贏大盤,還是處於一個相對低估的位置。就像一隻扶不起的阿斗。

  繼續往前在倒倒。

  大家先來看下圖右邊這個方框,宇通客場從17年底一直跌到了18年底。整整跌了一年。

  我們這是站在事後的角度去看的。我告訴你,就在18年中旬的時候,有不少投資者就介入了,尤其這裏面不乏有很多秉承價值投資理念的朋友,理由也很簡單,就是當時宇通客車的估值已經到達了歷史低位(機會值以下)。最關鍵是什麼,是這家公司過去的ROE一直顯示在20%以上,所以如果站在價值的角度,買入的話那麼也似乎合情合理。

  但不幸的是,如果你當時真的在低估值買入的話,那麼你可能將承受差不多30%以上的虧損。哪怕是到現在你還是會有10%左右的虧損。

  誒,你可能會問,這是爲什麼?我明明在低估的時候買入的啊,而且宇通可是有名的白馬股啊?

  這就是一個預期差的問題。

  換句話說,當前宇通客車的這種低估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合理的。

  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爲當時政府發佈開始漸漸減少新能源補貼的通知,而這個可是佔新能源銷售很大一部分,從而直接影響公司這部分的收益。這一通知的發出,也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盈利能力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加上整個2018 年,受座位客車和校車市場需求下滑影響,客車行業總體需求也出現了大幅下降。

  基於以上兩點,市場是第一個就是不看好,直接反映在了股價了,估值也大幅下降。

  你說合理嗎?我認爲是合理的。

  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在看我上面圖中左邊我標出來的方框,你就會發現股價正好和右邊是反着來的,可以說是直線上升。

  這又發生了什麼?

  你說巧不巧,還是出在新能源這塊上,當時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是巨大的,使得2015年宇通客車新能源客車合計銷售20446臺,同比增長176.1%

  在加上當時宇通客車估值也處於一個低估狀態,又是客車行業的龍頭,高預期在加上低估值,直接導致股價翻番。

  這就是預期不同所導致的。如果你在去看歷史區間估值的話,那麼你就會發現這兩個時間點公司都是處於低估的狀態,但是正是因爲其市場的變化使得這項投資有了不同的情況。

  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常說同一家公司,有人賺錢有人虧錢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家不要總是疑惑,憑啥我買入的時候已經那麼便宜了,卻還是跌跌不休。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你在錯誤的時機介入了。

  說了這麼多,要是不給一個實操的建議,顯然不符合價值成長的價值觀,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當你遇到一家還不錯的公司正好也處於低谷的位置,你先別激動,要冷靜思考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要想想“存在即合理”這五個大字。

  這個“合理”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因爲有時候造成的低估值低股價只是短暫的,這個我們其實很好辨認,比如正好市場整體的下跌,或者說因爲某個黑天鵝事件導致的行業/公司的連串反應,在或者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原因導致的。

  總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公司基本面並沒有惡化,盈利也相對較穩定,只是外部原因造成的非理性下跌,遇到這些公司那絕對是機遇

  而與之對應的是,當前的這種“合理”似乎是長期性的。這種低估值/股價很可能說明公司已經業績已經在掉頭向下了,這往往是公司經營出現了問題,或者像宇通這樣的整個行業甚至說政策導向出現的問題。那麼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留個心眼了,因爲如果你這時候貿然進場很可能抄在了半山腰上。

  這種情況,如何識別呢?有我在,不要怕,我教你一招:

  直接看這家公司近幾個季度報表或者年報利潤增速是否連續大幅下降或者直接變爲負的。

  我在來舉例說明。

  從左到右分別是宇通客車一季度半年報和三季度的利潤和利潤增速的情況。

  來聽我慢慢說啊,大家如果細細去看的話,16年開始不論是幾季度,它的業績增速就已經開始在下滑了。好,假設16年的時候這種表現還不是很明顯,你並沒有發現,我們還是可以發現17年業績增速直接變爲負數。好,我在假設你17年沒有發現,那麼18年總該發現了吧,18年一季度還是爲負。

  這很明顯就會給我們傳遞出一個信號:這家公司可能存在某種困境。而這種困境直接的體現就是業績的下滑,公司這些“情況”很早就反應了出來,只不過我們很容易被眼前的低估值所矇蔽。

  如果是這種公司,就需要我們謹慎處理了。

  對於他們來說我們要做的只有等待,做一個右側交易者,什麼意思呢,就是和上面的方法相反,看他最近幾個季度的業績有沒有提升,如果有的話這很可能在慢慢反轉復甦,而這時候股價一般情況下也進入了上升的通道,在結合基本面的分析驗證,那時我們在介入,就要好的多。

  今天收盤一看,MD宇通這家公司竟然漲停了,我的觀念還是不變,對於業績沒有反轉,行業也沒有明顯的改善,我還是維持原判,這次的上漲大概率是因爲昨晚發佈的年報披露公司高分紅所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合理”的。

  ps:儘管漲停,如果你在18年中旬低估的時候買入,那麼你現在還是被套的,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衝昏頭腦。

  打完,收工。

  今天文中涉及到的公司只爲舉例,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但願可以解決你心中的那個誤區。

  也同時希望大家以後再遇到低估的公司要理性,要客觀,要多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存在即合理!

  價值成長的理念是:只求精,不求多,讓我們一起陪你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