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房村無房嗎?不,吳房村有房,但是有些搖搖欲墜,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更多的是無人的空房,村裏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外出打工了。戶籍人口1300人,實際居住一半都不到。

  但是,吳房村有一張亮麗的名片:黃桃之鄉。這裏的桃子又大又甜,上海市民非常喜歡。可惜的是吳房村的房子老了,人老了,桃樹也跟着老了,所謂“三老”,老人打理不動老桃樹了,就連桃林邊上的小河水都快流不動了。

  要打造都市田園鄉村。

  2018年6月,吳房村試點行動拉開序幕,村民把1030畝承包地和林地統統流轉到村集體,大部分農宅也流轉出來,政府和村民簽約20年,長期租賃,長期運營,村民每年可獲得4萬元的租金。

  房子騰出來了,土地騰出來了,桃樹也騰出來了,可以擼起袖子了!

  項目中標的交通建設總承包公司是造河道、挖江道的專家,是造橋樑、吹新地的行家,央企!400人的施工隊伍開進了吳房村,項目經理曹崢和他的夥伴們琢磨:我們能不能把吳房村打造成上海的“世外桃源”?到2019年的6月,能不能讓吳房村變成最美的江南水鄉?

  快倒塌的房屋乾脆拆掉,重新建新宅;陳舊的房屋改造粉刷,使之煥然一新;那座百年老宅則修舊如舊,變成吳房村的村史館……就這樣,吳房村80棟房子被改造,外觀風格變得協調了,卻又錯落有致,各展風姿。

  除了房子,道路要重鋪(收集到幾百塊老的鋪路青石板),綠樹要添置,河道要疏通(一共有7條河道),污染要整治,小橋要新架(一共要修建19座橋),河岸要加固、污水管道要重設……完全重構農、林、水、田、路、橋、房的村莊生態系統,既要保留保護老村莊之肌理,又要讓建築更有美感、更有溫度,更有溫情——且不說工期緊任務重,這裏有很大的“藝術難點”。

  項目施工有沒有監理?有。但是這裏的“業餘監理”有上百人之多,因爲房子畢竟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要動老宅老屋他們不放心。施工隊緊張施工,村民就在一旁監督,一“督”就是三四個小時:量一量鋼筋粗細,查一查磚塊質量,測一測牆體的垂直度……

  吳老爹提出:我家的土竈頭要保留,能不能幫我加固一下?施工方找來土竈專家,幫吳老爹新造了一個土竈;王阿奶提出:門口的河道最好不要衝着我家房子,風水不好。設計師果真讓河道彎了一彎;爲了避免汛期的河水漲上岸,沖刷綠植土壤,要對兩條河進行混凝土護岸。可村民不同意:用混凝土確實很堅固,但是破壞河道的美觀,和江南水鄉的意境不相符。施工方經過反覆探索,決定在混凝土護岸上加蓋仿青石板瓷磚,村民們這才滿意。

  項目部的每一個員工都很清楚:我們在做民生工程,一定要讓老百姓放心滿意,每一項設計必須精雕細琢,每一個改造必須有浪漫氣息:拆房子留下的老瓦片,被鋪設在新建的石頭橋上,鑲嵌成波浪形狀;村民丟棄的老酒罐老磨盤老農具,被佈置成景觀小品;村口有一棵老桂花樹,在樹下襬放一塊刻了“福”字的大石頭,好口彩有了:“富貴”。

  如今,一年還不到,在新開闢的環形步道上散步,彷彿真的來到世外桃源,蝦塘裏蝦在彈動,魚塘裏魚在跳躍;桃花盛開了,蜜蜂簇擁了,桃膠滲出了;站在小石橋上望一望,危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粉牆黛瓦的江南庭院;渾濁的河水消失了,流水潺潺,清波連連,真乃“小橋流水人家”。

  更出彩的是有三幢兩層聯排小屋,那是裝潢別緻的民宿;臨靠馬路的民宅是文創工作室和青年創客孵化基地,畫家吳山明、陳逸鳴,越劇表演藝術家吳羣的工作室已經搶先落戶。

  一個在城裏打工的農民工偶然回吳房村一次,他驚呼:啊呀,我都不認得自己的村自己的家了!

  這裏是不僅叫吳房人也叫上海城裏人耳目一新的創業文化旅遊鄉村:有接待中心,有鄉村美食部落,有生活驛站,有鄉村閒憩室,有創意農夫市集,有“村民之家”精品民宿,有皮划艇俱樂部,有鄉村文創體驗館,有自然教育課堂,有鄉村青年雙創中心……一年之後的2019年6月,吳房村將舉辦桃花節,將舉辦創意農業創業大賽,將舉辦黃桃節,將舉辦長三角美麗鄉村論壇……

  身陷都市喧囂的大爺大媽,可以到這裏駐足休閒,順便捎帶一袋中國最好的黃桃回去;喜歡垂釣的人,可以到吳房村來釣魚,並參加釣魚比賽;擁擠在鋼鐵叢林的創業者,可以到這個“桃花源”來放飛一下心情;在外面打工的吳房村的青年人,可以在家鄉重謀一份滿意職業。

  建設以農業爲基礎,以文化旅遊爲鏈接的美麗示範村,宜農、宜商、宜業,吳房村賽過“世外桃源”。

  (本文編輯朱蕊 圖片攝影蕤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