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房村无房吗?不,吴房村有房,但是有些摇摇欲坠,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更多的是无人的空房,村里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外出打工了。户籍人口1300人,实际居住一半都不到。

  但是,吴房村有一张亮丽的名片:黄桃之乡。这里的桃子又大又甜,上海市民非常喜欢。可惜的是吴房村的房子老了,人老了,桃树也跟着老了,所谓“三老”,老人打理不动老桃树了,就连桃林边上的小河水都快流不动了。

  要打造都市田园乡村。

  2018年6月,吴房村试点行动拉开序幕,村民把1030亩承包地和林地统统流转到村集体,大部分农宅也流转出来,政府和村民签约20年,长期租赁,长期运营,村民每年可获得4万元的租金。

  房子腾出来了,土地腾出来了,桃树也腾出来了,可以撸起袖子了!

  项目中标的交通建设总承包公司是造河道、挖江道的专家,是造桥梁、吹新地的行家,央企!400人的施工队伍开进了吴房村,项目经理曹峥和他的伙伴们琢磨:我们能不能把吴房村打造成上海的“世外桃源”?到2019年的6月,能不能让吴房村变成最美的江南水乡?

  快倒塌的房屋干脆拆掉,重新建新宅;陈旧的房屋改造粉刷,使之焕然一新;那座百年老宅则修旧如旧,变成吴房村的村史馆……就这样,吴房村80栋房子被改造,外观风格变得协调了,却又错落有致,各展风姿。

  除了房子,道路要重铺(收集到几百块老的铺路青石板),绿树要添置,河道要疏通(一共有7条河道),污染要整治,小桥要新架(一共要修建19座桥),河岸要加固、污水管道要重设……完全重构农、林、水、田、路、桥、房的村庄生态系统,既要保留保护老村庄之肌理,又要让建筑更有美感、更有温度,更有温情——且不说工期紧任务重,这里有很大的“艺术难点”。

  项目施工有没有监理?有。但是这里的“业余监理”有上百人之多,因为房子毕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要动老宅老屋他们不放心。施工队紧张施工,村民就在一旁监督,一“督”就是三四个小时:量一量钢筋粗细,查一查砖块质量,测一测墙体的垂直度……

  吴老爹提出:我家的土灶头要保留,能不能帮我加固一下?施工方找来土灶专家,帮吴老爹新造了一个土灶;王阿奶提出:门口的河道最好不要冲着我家房子,风水不好。设计师果真让河道弯了一弯;为了避免汛期的河水涨上岸,冲刷绿植土壤,要对两条河进行混凝土护岸。可村民不同意:用混凝土确实很坚固,但是破坏河道的美观,和江南水乡的意境不相符。施工方经过反复探索,决定在混凝土护岸上加盖仿青石板瓷砖,村民们这才满意。

  项目部的每一个员工都很清楚:我们在做民生工程,一定要让老百姓放心满意,每一项设计必须精雕细琢,每一个改造必须有浪漫气息:拆房子留下的老瓦片,被铺设在新建的石头桥上,镶嵌成波浪形状;村民丢弃的老酒罐老磨盘老农具,被布置成景观小品;村口有一棵老桂花树,在树下摆放一块刻了“福”字的大石头,好口彩有了:“富贵”。

  如今,一年还不到,在新开辟的环形步道上散步,仿佛真的来到世外桃源,虾塘里虾在弹动,鱼塘里鱼在跳跃;桃花盛开了,蜜蜂簇拥了,桃胶渗出了;站在小石桥上望一望,危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浑浊的河水消失了,流水潺潺,清波连连,真乃“小桥流水人家”。

  更出彩的是有三幢两层联排小屋,那是装潢别致的民宿;临靠马路的民宅是文创工作室和青年创客孵化基地,画家吴山明、陈逸鸣,越剧表演艺术家吴群的工作室已经抢先落户。

  一个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偶然回吴房村一次,他惊呼:啊呀,我都不认得自己的村自己的家了!

  这里是不仅叫吴房人也叫上海城里人耳目一新的创业文化旅游乡村:有接待中心,有乡村美食部落,有生活驿站,有乡村闲憩室,有创意农夫市集,有“村民之家”精品民宿,有皮划艇俱乐部,有乡村文创体验馆,有自然教育课堂,有乡村青年双创中心……一年之后的2019年6月,吴房村将举办桃花节,将举办创意农业创业大赛,将举办黄桃节,将举办长三角美丽乡村论坛……

  身陷都市喧嚣的大爷大妈,可以到这里驻足休闲,顺便捎带一袋中国最好的黄桃回去;喜欢垂钓的人,可以到吴房村来钓鱼,并参加钓鱼比赛;拥挤在钢铁丛林的创业者,可以到这个“桃花源”来放飞一下心情;在外面打工的吴房村的青年人,可以在家乡重谋一份满意职业。

  建设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链接的美丽示范村,宜农、宜商、宜业,吴房村赛过“世外桃源”。

  (本文编辑朱蕊 图片摄影蕤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