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瑋琦 編輯|樸芳

13期《歌手》終於轟轟烈烈地拉下了序幕,結石姐憑藉一首《I will always love you》拿下冠軍。

汪峯曾經說:「如果我孩子問我什麼樣的音樂是好音樂,我會讓他聽Jessie J。」與此同時,華晨宇打敗了騰格爾、李泉等人氣唱將,獲得第二名。

原來的少年

其實關於華晨宇的爭議從未停止過。《歌手》為他吸引了無數路人粉,但也有很多人質疑這個節目賦予他的地位是不是太高了些。

微博陣地上,有人認為他的歌風格大都類似,容易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當然,也不是每首改編都博得喝彩。比如他再次創作草東沒有派對的《山海》,就被搖滾圈的人認為失去了音樂本質的內核。

五年前,一個頭髮亂糟糟,帶著黑框眼鏡的男生去參加選秀節目,耳朵上帶著不對稱的耳釘。因為一首「無字歌」,莫名其妙地走進了大眾視野。

視頻中讓他介紹自己:

「我我我叫華晨宇,沒了」彼時他臉上油光滿面。說完後對著鏡頭憨笑,眼睛彎起來,露出上下兩排牙齒。

鏡頭切到他喫橘子時,能看到他吞下橘子後,白色的橘絡還掛在嘴角。

最終在那個和一整個夏天一樣長的選秀節目裏,其貌不揚的華晨宇以一首張國榮的《我》奪冠。

四年前,快男杭州巡演。華晨宇第一次摘下眼鏡,寬鬆的黑色皮衣,袖子挽到手肘部位,紅色帽子反帶。唱《差不多先生》時,身體跟著音樂晃動,張力鋪滿整個舞臺,臺下是一片燈海。

那一場演出被ET戲稱為「解除封印」,人們才驚覺,原來鏡框下面,隱藏了一張如此清秀又魅惑的臉。

結束表演後,粉絲們喊著:「花花我們等你個唱!」年輕偶像的回答是:「不會讓你們等太久的」

那時候,他還沒有表演時舉起左手在胸前打節奏、瘋狂踩音響的習慣,也沒有如今這種稱王稱霸的颱風。

抗爭與和解

其實關於當明星這件事,五年前的華晨宇是抗拒的。選秀選到20強他曾想退賽,「我想做一個不需要別人,也不被別人需要的人,突然很多人知道我,這讓我很壓抑」

華晨宇家裡是做銀礦生意的。兩三歲父母離婚後,他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過母親。從小父親都對他很嚴厲,從不表揚他。小時候的華晨宇經常在房子裏坐一整天,看著牆壁發獃。

直到10歲時他有了新媽媽,他才發現父親開始變得開朗了,而且妹妹出生後,父親經常會逗妹妹笑。快男7進8時其他選手的父母都親自到場,唯獨華晨宇的父母沒有來。出道很久之後,華晨宇給自己父親的備註都是「華老闆」。

與父親和解是在成名之後。一次酒後他們促膝長談,那次他問了父親很多問題,來確認那時的自己有沒有被愛著。父親坦言,採用這種教育方式,是為了逼他學會獨立思考。

現在的華晨宇對自己非常滿意,他甚至認為,自己以後會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孩子。

就像他在《花兒與少年》裏的口頭禪「隨意一點兒」,這個少年長大後,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為了去自己夢想的武漢音樂學院復讀過一年。願望達成後進入學校,發現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並不抱怨,只是從此獨來獨往,自己創作,「從不與同學交流音樂」

出道比賽時和左立住在一起,執意將空調調到5度,蒙在被子裏睡覺,最後逼得左立只好搬出去住。

他對自己的長相也不在乎,戴上眼鏡還是摘掉眼鏡,他都可以去配合。但你要問起來:「『火星』這個概念是當時比賽的時候湖南衛視給我的一個標籤。我從頭到尾都沒有理解這個東西,只是知道希望有一個自己的舞臺。」

「喫貨」的人設貫穿了華晨宇的明星生涯。在各種鏡頭下他都大方地展示著自己這種特質。《天籟之戰》中會專註研究螃蟹怎麼喫。《歌手》中,認真計算自己每天要喝幾箱才能在保質期內,喝完節目組贈送的牛奶。

早在14年,陳旻女士做客GQ時,曾採訪過華晨宇。跟訪時她發現,這個男孩忙於工作,一整天只喝了一杯水和一杯加了很多糖的咖啡。到了2018年,華晨宇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下去,舞臺上的他比剛出道時瘦了近乎一半。

現在

現在的華晨宇,更像是一位妝容精緻、笑容溫暖的偶像。

初出道時,他會在節目上一言不發,或者強行尬聊。後來他開始展現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被冠上了「不為別人考慮」的名號。被全網黑的時期,他接受採訪時說:「我已經適應了,任何的人,事,任何的規則,是怎樣都行,隨你」

截至2017年天娛在藝人經紀業務營收2.57億,其中華晨宇貢獻創收9000多萬。但從天娛公佈的數據顯示,華晨宇的東陽橫店華開見宇影視工作室與天娛的交易記錄是4758萬。即,華晨宇與公司的分賬比例是五五開。

從23歲到28歲,這個少年一直在探索適合自己的銀幕形象。真正讓他獲得認可的還是音樂,2016年的《天籟之戰》讓他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嘉賓被要求在24小時內對包括《黑貓警長》、《我的滑板鞋》、《大王叫我來巡山》等歌曲進行再創作。

而華晨宇鬼斧神工的改編才能為他贏得了大批擁躉,在此之前,他從未展現過自己的創作和rap才能。因為對他來說,規則就是節目需要什麼,他展示什麼。

被粉絲譽為神作的無字歌,華晨宇寫過很多,但拒絕公之於眾,認為那些旋律「太黑暗了」。

一次聲音實驗的藝術展中他演唱了整首都是吟唱的《癌》。幾乎沒有光線的舞臺,華晨宇坐在中央。音色由緩到急處,他抽搐著,從嗓音裏斷斷續續擠出的聲音彷彿一個癌症病人走向死亡。

華晨宇很喜歡張國榮。他曾經在節目裏拒絕過主持人讓他唱《我》的要求,稱「這首歌一年只唱一次」。

粉絲們知道,這是他為每年演唱會的最後一場留的曲目。不同於他大多數歌曲的大開大合,安靜的燈光裏,這個少年會仰起脖子,立在舞臺中央,用幾乎沒有技巧的唱腔訴說著:

「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公眾對這位年輕偶像的印象大多來自於他在音樂上的「鬼」。

《歌手》中他為了和聲效果多次重錄,主持人問,要是觀眾不明白你的理念怎麼辦。華晨宇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露出和快男海選時一模一樣的憨笑:沒關係啊,他們不需要明白。

華晨宇創作時喜歡把自己關在封閉的屋子裡,在黑暗的環境下一遍遍彈,一遍遍唱。對他來說,這樣的過程更多是情緒的宣洩,但他的世界也不是非音樂不可。

作為流量藝人,現在的華晨宇更多的時間被用來趕通告、做節目、拍廣告。如今他發的微博90%都是關於工作宣傳,每條依然有超過5萬的評論量。他曾經坦言:沒有音樂我也能生活的很好。

除了歌唱事業之外,2017年華晨宇代言了五家產品:1月12日,百齡壇特醇正式簽約華晨宇為品牌推廣人;再到3月份的六神;6月份珠江純生啤酒和必勝宅急送;以及7月份被雅詩蘭黛官宣為中國區品牌大使。

現在的華晨宇褪去羞澀,也會在鏡頭前表達自己對人的喜愛。《天籟之戰》裏和範媛媛PK的那一場,他從升降臺上走下來,看著那個颱風和自己一樣張揚肆意的女孩。他的眼神中彷彿有星星,羞澀又柔和,耳朵上仍然掛著誇張的耳環。

「我非常非常喜歡你,如果這個比賽有復活賽的話,我一定首推你。」

出道5年來,這個大男孩幾乎沒什麼緋聞,偶爾和女明星之間的些微火花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他不止一次在鏡頭前表達自己想要一個女朋友的想法,但又眼看著生活被行程、工作填滿。以後怎麼樣華晨宇沒想過,他一向沒有太多規劃。

曾經他多次提過被前女友甩後很受傷害,如今華晨宇幾乎不參加深度訪談類節目了。專訪也大都是和音樂有關。畢竟在快餐式娛樂模式盛行的今天,只需要在鏡頭前賣賣萌,大批「老婆粉」就紛湧而來。

未來

作為天娛的頂級流量,華晨宇可以說是全年無休。近年來,養成系偶像的熱潮方興未艾,各類選秀節目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蔓延到各大衛視和網路平臺。五花八門的玩法和賽制已經早已能滿足觀眾們的視聽需求。

而作為諳於此道的老鼻祖,天娛和湖南衛視已經越來越不佔優勢。

在藝人經紀式微,其他轉型方式無門的情況下,這兩年唱衰天娛的大有人在。事實上,這種擔心不無道理。2017年,天娛傳媒在藝人經紀業務上盈利0.79億,也就是7900萬左右,佔到凈利潤的2/3。藝人經紀可以說是天娛傳媒賴以生存的關鍵。

陳楚生、李宇春、張傑、鄭爽等人相繼離開天娛,新一代偶像藝人有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養雞在參加完《快樂男聲》後,又出現在《熱血街舞團》的舞臺上。而華晨宇這個「拿生命做音樂」的小子,八年合約已經過了五年。

五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改變一個人。

在2018《歌手》上,華晨宇唱了說好一年只唱一次的《我》。舞臺佈景炫目,音響效果極致。鎂光燈下,新粉絲們恐怕很難把眼前這個極度消瘦、偏愛粉色眼影、臺上瘋魔霸氣、臺下撒嬌軟萌的帥氣男生和2013年那個微胖話少的快男全國總冠軍聯繫在一起。

但華晨宇卻用了同樣的姿勢,同樣的停頓,和副歌部分微微顫抖的音色來進行表演。當他用同樣悲傷又堅定的眼神看向觀眾時,老粉絲們又都覺得又找到了曾經那個孩子。

歸根結底,公眾人物能被展示到臺前的,只是他們人生的隻言片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