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杂志 2017.03.采访整理/林雅谊

08.jpg

遗产就像一把刀,切得好就像分蛋糕,大家都分到就皆大欢喜,

切不好,没分好,则难免刀刃相向。

若想在未来日子里,全家人仍和气过日子,

关于遗产分配,怎么提早谈不尴尬?

 

 

许多人为了遗产分配而起争端,甚至引起社会案件。即使是在职场上成功的大企业家,也往往因未妥善安排遗产,造成身后子女失和,甚至对簿公堂。

 

擅长家事调解且有法律背景的台南市女性权益促进会秘书长邱美月曾调解过一个特别的案例:老先生写给4个女儿4个不同版本的遗书,导致老先生死后,女儿们为了分配遗产互起争执,甚至告上法庭。其实,现在许多人已愿意正视这方面的问题,已有子女陪著长辈来咨询遗产分配之事宜。面对遗产,最好的方法是父母生前先安排好遗产之分配,并妥善沟通,使子女们都清楚,且满意分配结果。

 

然而,即使生前已立好遗嘱,无论是心理层面或是法律效力层面,仍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以下针对遗产分配不均或有争议的案例,请擅长家事调解的专家及心理师作分析及建议解决之道。

 

案例1

嫁出去的女儿扛照顾重责

却分不到财产

 

心昀的爸爸78岁,最近身体常有病痛,决定先交代后事。然而,爸爸宣布遗产分配时,心昀却发现:爸爸的遗产几乎都留给两个哥哥。她觉得很不公平,明明都是自己在照顾爸爸,两个哥哥总是在爸妈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找不到人,为何爸爸还做出这决定?心昀忍不住询问,爸爸解释:当初心昀出嫁时,他已给了一大笔钱当嫁妆,所以现在分给心昀的遗产比较少。

 

专家解析》

邱美月秘书长表示,即使现在仍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因为早期的社会观念认为,女儿出嫁时已给过嫁妆,况且女儿的子嗣跟自己不同姓氏、祭祖时也不会来娘家这边祭拜,为什么要分遗产给女儿?但在现在性别平等的法律中,女儿在夫家也不属于直系血亲,往往分不到财产,致使女性在两边都处于弱势的状况。

 

在上述这个案例中,邱美月秘书长认为,心昀若是介意,一定要勇敢开口跟爸爸讲,或可以直接跟亲友中和爸爸聊得来的长辈讨论,请长辈去与爸爸沟通。

 

而爱长照咨商心理师陈乃绫则建议,与长辈沟通时,应秉持著「先肯定、感谢,再讲出想法与期待」的方式,切记不要指责、不要翻旧帐、避免情绪化字眼,如:我不是你的女儿吗?哥哥都没有照顾,我做这些是为了谁……。可以选在家中单独陪伴爸爸时,坦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爸爸,有件事想和你聊聊,那天听到你的遗产分配大部分都给了哥哥,我相信爸爸有你的考量,也很感谢面临这种大事仍有惦记著我。但平常都是我在照顾你,听到爸爸说因为我花了一些嫁妆而有这样的分配,其实我有点难过。正因为我还心系著这个照顾我从小到大的家,所以才会时时回来啊。我不是在意你的钱,只是心里觉得自己好像不被重视,内心闷著也不大好受,所以想听听爸爸的想法,不知道爸爸除了因为嫁妆,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而这样分配呢?」可以透过这样的沟通表达自己想法,再听听父亲怎么说,避免内心有所疙瘩。

 

案例2

避免日后与手足不合

如何提醒爸爸预立遗嘱

 

圣和的爸爸经商致富,存了一大笔钱。然而,近年久病不起。圣和一共有5个兄弟姊妹,若父亲不幸去世,如何分遗产会成为一件棘手的事。圣和想要建议爸爸先立好遗嘱,避免兄弟姊妹在爸爸身后有不必要的争端,却又怕跟爸爸开口建议立遗嘱,像是诅咒爸爸早死,心里十分烦恼。

 

专家解析》

陈乃绫心理师表示,有时候是年轻人不知如何启口谈这问题,长辈年纪到了,多少会想要安排一下。其实,先立遗嘱能让人心里比较安稳,没讨论反而会使人焦虑,对遗产还是要先有准备及了解比较好。对于遗嘱沟通的场面应该要重视,并且秉持著互相祝福、彼此道别的心态。若是长辈过世前没有好好讨论、道别,情绪没有获得完整的释放,反而会造成心理上的痛苦。

 

有些长辈担心立了遗嘱后,子女不如以往般悉心照顾。邱美月秘书长提醒:可以跟长辈说,是先公平公开的立好遗嘱,让大家都知道,而非直接把遗产分出去。陈乃绫心理师也建议,虽然长辈会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留给小孩,但还是要以自己的需求为主,不要全部给出去后,自己反而没有钱可以养老。

 

有些长辈怕触霉头,而拒绝谈论与死亡有关的话题。如果子女不好意思讲,可以请长辈的亲朋好友出面,同辈之间较了解该怎么谈,多聊几次,慢慢让长辈改变观念,譬如:老年想过得有尊严,该事先做好规划,无论是老年安养或者是存款规划等。

 

若案例中的圣和与父亲关系亲近,可以在某次与爸爸单独聊天时提出自己的顾虑,如:害怕之后手足会因为金钱上的事情而有所争执,希望兄弟姐妹间之后能和谐相处,不为钱伤感情。若是担心父亲认为自己别有所图,可以表明「希望爸爸好好照顾自己,保持健康,而陪伴子女久一点。」等话语,强调纯粹只是希望爸爸提早规画安排。

 

邱美月秘书长也分享一个作法供想预立遗嘱的长辈参考:曾有个长辈把哪个子女给了自己多少钱、什么物品都记下来。遗产中现金的部分就照当初子女给自己的比例来做分配,而物品则是自己死后,当初是哪个子女给的,就可拿回去使用。这样子女也很乐意多照顾长辈。假如要修改遗嘱,记得注明增减、涂改之处及字数,并另行签名。……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大家健康杂志官网healthforall.com.tw

*推荐阅读:

3招帮退休者找寻生活重心

怎么观察长辈有无忧郁症?

怎么规划,让自己退休后不忧郁
*本文出自《大家健康杂志》1063月号更多精彩内文,请见【大家健康杂志官方网站】

PIX1.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