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拳出擊”!200萬碩博生徹底涼了:真是鍋從天上來啊!

  研究生的國家線和各大院校的複試線將在3月中旬的時候進行陸續公佈,面對今年的考研大軍隊伍,很多人猜測分數將會有着十分大的提高。

  而此前在網絡上沸沸揚揚的“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影響很大,而且也正是因爲如此,使得教育部再次重磅發文,希望對研究生教育進行加強管理,其實研究生這個概念並不單單的指到了碩士,其實還包括博士,從目前我國的碩博人數來看有200萬在校生,而教育部公佈的《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目的是爲了加強對研究生的學術和招錄培養的規範。

  所以,長期以來,學術不端行爲飽受社會,特別是那些廣大憑藉真本事辛苦畢業的碩士生、博士生的強烈不滿和憤慨。淨化學術風氣和學術道德,確保教育公平、社會公平,就必須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爲的監督查處,及時淘汰那些學位論文靠抄襲等學術不端手段過關的碩士博士畢業生。

  這也正是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的意義所在,有助於徹底抹殺一些碩士生、博士生心中的僥倖心理,倒逼碩士生、博士生在寫學位論文時嚴格遵守學術規範;還能倒逼碩導、博導和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嚴格把關碩士生、博士生的學位論文,不在答辯等環節放水。

  2016年,斯普林格大規模撤銷了來自中國的107篇論文,其中不乏許多名校名師。撤稿方發佈說明稱,這是上次發現一些舞弊後,再次進行人工覈查,結果又查出了這麼多。

  現在除了大人要發論文造假之外,就連中學生都在追求發論文。比如2018年,河南考卷掉包案中就意外揭露出說謊的考生與家長爲謀取自主招生資格,涉嫌發表剽竊論文。可以說,論文舞弊作假,是不分人羣、國界、行業、職業的。

  希望這回教育部嚴管之下,能讓碩博學位論文的舞弊造假風氣有所好轉。如果我們在說謊作假上繼續寬容的話,那假論文還會層出不窮,只是下次換了一個角色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