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符合资格的基金公司,金管会放宽引进投资陆股标准至30%的境外基金(图/路透社)
▲陆股底部讯号已经浮现,法人预期下修空间有限,未来有一波反弹行情。(图/路透社)

记者刘姵呈/台北报导

贸易战打乱了大陆去杠杆、产业升级的步伐,造成投资人恐慌情绪高涨,加上陆股今年来一路破底,就连今(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陆股也似乎未反映出「喜气」,下跌1.5%左右。法人表示,经济与股市调整时间将会拉长,陆股长期投资价值浮现,这段低潮期,投资人宜采取「广积粮」策略,透过定期定额的方式,分批低接布局。

根据Bloomberg资料统计,上证指数自2000年以来,月K、D指标共四次均翻落到20以下,分别是在2005年1月、2008年9月、2011年12月与2012年10月。若投资人于此时进场布局,后一年平均报酬率达8%、后二年42%、后三年95%,成果斐然。
 

▲上证指数月K、D落至20以下后表现。(图/第一金投信提供)
▲上证指数月K、D落至20以下后表现。(资料来源/Bloomberg;图/第一金投信提供)

观察近期上证指数走势,月K、D分别落在17、21左右位置,来到20低档区。同时,成交量萎缩、换手率低迷,仅1.5%,低于2013年6月欧债危机时的水准。

第一金中国世纪基金经理人杨国昌表示,陆股低档走势为2016年熔断机制上路以来首见,依据历史经验,陆股再大幅下修空间有限,长线底部讯号已浮现。尤其在中小型股及成长股,不是跌破就是逼近历史低点,而且低价股占比与跌破净值的比率,都达到2013年底部时水准。这代表被错杀的股票越来越多,酝酿未来反弹的力道就越强。

杨国昌分析,人民银行日前无预警调降存款准备率,于市场上释放4.2兆人民币的流动性,并搭配财政降税政策,还利于企业,都说明「稳金融」已成为前政策的最高指导方针;加上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宣示,以不发生金融海啸为底线的政策指示,故大陆短期泡沫化风险不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