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雜糧研究團隊:有機紅豆、落花生成果觀摩會
▲嘉大雜糧研究團隊,舉辦有機紅豆與有機落花生田間示範栽培講習觀摩會。〔圖/記者吳晉輝攝2019.04.24〕

國立嘉義大學有機雜糧研究團隊一行三人,24日由農藝學系侯金日副教授領軍,與同系莊愷瑋教授、生物資源系黃啟鐘副教授共同研究,於雲林縣水林鄉薯長有機農園之有機驗證合格農田,舉辦有機紅豆與有機落花生田間示範栽培講習觀摩會,希望藉此傳授經驗,提高春作有機紅豆與有機落花生種植面積。

觀摩活動吸引80多位農業從業人員、鄉鎮市農會、農業改良場、社區大學學員及有機專業農民前往聽講,與會人員更吸收許多有機紅豆與落花生栽培技術與病蟲害管理之相關知識,且實際觀摩結實累累之有機紅豆豆莢與正在莢果充實階段之有機落花生之田間生育,對於實際從事農業輔導或有機專業栽培之農民將有更大之助益。

計劃主持人侯金日副教授表示,紅豆有機栽培適合於春作,1月底種植,5月底收穫,雖收穫前可能遭遇梅雨季,但落花生較耐潮濕,且莢果充實期間高溫,有利於莢果充實肥大,種子產量因而提高。秋作因開花適逄11月溫度已漸低、生長減弱,薊馬危害嚴重,且無天敵制約,因此不太適合有機栽培種植。而春作落花生有機栽培田間生育良好,更提供有益天敵棲息,扮演以蟲克蟲之腳色,因此病蟲害相對較少。

有機紅豆與落花生種植前田間淹水10天,可減少土棲性病蟲害與雜草發生。兩種有機作物田間敷蓋稻草、花生殼與稻殼可有效抑制雜草,保持土壤濕度,提高有機紅豆與落花生之產量。在天敵之制約下有機紅豆與落花生無噴施有機資材之病蟲害管理下也有相當高之產量。

負責有機栽培病蟲害管理者黃啟鐘副教授也表示,有機紅豆田與落花生田區使用斜紋夜盜蛾性費洛蒙誘殺器可降低斜紋夜蛾發生密度;黃色黏紙對葉禪、粉蝨、薊馬等害蟲有吸引力,施用蘇力菌也可有效控制鱗翅目害蟲,兩者皆可降低這些害蟲對作物之危害。

此研究乃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所委託之『有機作物栽培、產品加工及資材、種子研究開發與商品化利用』技術研究之一環,經三年之研究,將所研究結果以田間觀摩講習方式呈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