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週三報道,歐洲工業家圓桌會議主席、瑞典卡車製造商沃爾沃集團的董事長思文凱(Carl-Henric Svanberg)聲稱,歐洲的大企業正準備減少對內地和美國的投資,將更多的資金投資在歐洲的就業和創新上。

歐洲企業欲減少對中美投資,轉而投向歐洲?但歐洲經濟不容樂觀 財經 第1張

歐洲工業家圓桌會議(ERT)是歐洲最強大的商業遊說團體,該團體由55家在工業和科技領域領先的跨國公司CEO組成,這些公司的總收入超過2.25萬億歐元。

報道指出,思文凱吹噓了歐洲股東資本主義模式優於美國和內地,聲稱歐洲模式雖然稅收更重,但是卻是更加可持續的。他還表示,隨着時間的推移,美國模式將加劇不平等,而這一後果很可能反噬美國的經濟。

歐洲企業欲減少對中美投資,轉而投向歐洲?但歐洲經濟不容樂觀 財經 第2張

不過,由於過去10年中歐盟經濟增長疲軟,歐洲的大企業對該地區的研究和發展的投資不足,因此也經常遭受批評。思文凱表示,過去25年歐洲企業一直都在對內地加大投資,但是如今它們準備將就業機會撤回到歐洲。

然而,目前歐洲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此前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已經從2017年的2.4%這一高點放緩至2.1%,預計2019年還將繼續放緩至1.9%。近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極不看好歐洲經濟增長,將2019年歐元區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1.6%下調至1.3%。

歐洲企業欲減少對中美投資,轉而投向歐洲?但歐洲經濟不容樂觀 財經 第3張

另外,最近美國還威脅對歐盟出口產品徵收"過路費",這也加大了投資歐盟的風險。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內地第一季度GDP好於市場普遍預期,顯示出內地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並進一步加大了對外資的吸引力。

因此,雖然歐洲工業家們的主席有意想遊說其他企業將投資和就業從內地撤回到歐洲,但是從經濟表現來看,歐洲的吸引力恐怕重未那麼大。思文凱這一提議對於投資者而言可能只是說說而已,真正要落實這一做法恐怕很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