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否想過自己要不要接受心理治療,但是進行心理治療到底是一種消費行為?還是對自己的投資?

投資與消費都需要付出,可能是錢、時間、精神,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你是否思考過這項付出是否具有未來的收益,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錢,可是所謂的收益不僅於此,可能是健康,可能是關係,可能是權力,可能是任何你想要擁有的事物。如果你會考慮付出可以在未來獲益的話,你「可能」就是在投資。

undefined

你覺得自己在投資?還是消費?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

 

為什麼我特別強調「可能」,因為有時候人的言行不一定是一致的。例如一個人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於是他花了錢去報名健身房,但是在他的心中總是感覺有其他事比運動健身更重要,一整年真正去健身房的次數屈指可數。在這個地方,即使原本以為是為了投資自己的健康而付出金錢,但其實健康需要付出的可能不僅止於此,還包括時間、精神、體力,甚至是生活上的改變,更多身體力行的付出,才能達到自己原先所設定的目標。

你可以說這是一項不成功的投資。

與其這麼說,我更會把類似這樣的行為當成「消費」來看待。

很多接受心理治療的人也有類似的處境,他們覺得自己花了錢,甚至花了時間來會談,應該可以讓自己的症狀可以好轉,讓自己的困擾得到處理,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走出會談室,外面才是真正的戰場」,他們可能在會談室中可以高談闊論,可以表現出信誓旦旦,但是一出了會談室,他們願意付出的相對少了。

漸漸地,他們認定「投資失敗,認賠殺出」。

我覺得很可惜,也為他們感到擔心。

為了讓自己不只是在消費,而是真正地投資自己,有幾件事你先想清楚。

  1. 你真的很想獲得嗎?
    我常遇到的一種類型是「我的XXX叫我來」的人,也就是說,對於當事人來說並不見得認為自己想要獲得什麼,或者認為自己需要什麼協助,當他們在談話的過程中,容易呈現出一副「我就是來看看」的樣子。
    一開始投入的熱情就像「澆過水的木炭」一樣,那麼最初要做的事情並非討論要做什麼,而是得「先把那些水烘乾」。把那些別人的期望先放著(切記!不是放下,因為那也可能是重要的討論素材),看看自己所想要的是什麼,可能與別人的期待相符,但也可能有落差。「為什麼有落差?」,這是需要先澄清的地方,回到當事人身上,才算是開始投資自己。
  2. 你知道要獲得需要付出什麼嗎?
    另外一種我常遇到的類型是「詛咒自己」的人,為什麼這樣稱呼他們呢?因為我常會聽到他們將「詛咒」(可是,音同詛咒的英文curse)掛在嘴邊,感覺那些「可是」真的就像詛咒一樣困住他們,感覺他們在說著「其實我很想變好,可是...」,許多「可是」的確聽起來似乎情有可原,但實際上心裡可能的聲音是「我沒想過要付出這麼多」。
    顯然,現實的狀況與美麗的想像是不符的。
    面對這種類型的當事人,可能需要試著一層層地挖掘問題,讓他能夠體認到「代誌嘸架哩干單(台)」(吾與汝不同角度,看到問題的不同面貌)。剛開始接觸到內心存在著許多自己沒想過的問題時,不免感到焦慮慌張,甚至想要逃跑,這都是很原始「戰」與「逃」的本能反應。
    所以,陪伴、安心可能優於處理問題。
    畢竟,讓當事人擁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的投資人與被投資人的關係才會穩固,才能探索真正的問題,才能穩健地走下去。
  3. 你的付出真的有獲得回報嗎?
    有一種類型的人讓我感覺特別心疼,就是「嫁錯郎」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一類的當事人通常有熱忱、有意願,但總是無法達到原先的期待。有些人還會安慰自己只是一時的不順利,但有些人則認為自己就是個「無法獲得幸福」的人,開始感覺消極沮喪。
    除了接住這樣的情緒,慢下來仔細檢視「自己付出的方向是否正確」可能是需要的。就像隔天要考的明明是英文,前一晚不斷猛K國文,熱忱與意願沒有問題,似乎過於橫衝直撞。所以靜下心,慢慢想之外,換個角度看看自己的付出,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領悟。

有人說,「時間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我認同這樣的想法。對我而言,與當事人在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就在尋找存在於每個人身上都有的不同美好,這段過程不見得輕鬆。或許你可以付得起錢,但是在我的經驗裡,許多東西是錢所買不到的,還需要更多你的投入,否則你只是在消費你自己,不是投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