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這個話題不免有點害羞。

日子就這麼過著,漸漸地,又覺得身旁這人有味道飄出來,佛家說,人呀!就要捨得這一副臭皮囊,真的,人老了真的很容易變「臭」,此外,就是皮膚的問題頗多。

話說我家老爺吃了豬膚湯以後,恢復了男人本味,只是還略有防己黃耆湯證,有空幫他用藥油灸八髎也能湊合著過,可惜好景不常,太太靈敏的鼻子又聞到臭味了,這回又跟上次不同,怎麼? 真是要來考驗奴家的醫術ㄇ? 一開始很直覺是生薑瀉心湯,因為臭味像是從胃出來的,一講話臭味就不斷飄出,那個畫面就像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中演的包龍星,練吵架練到最後,罵人的字句不斷從他口中流瀉而出,無人能擋。

之前小孩有時吃東西後會呼出(消化中)食物的味道,那麼會給予少許(可能是0.5g吧?)的生薑瀉心湯,效果不錯,這回有味道從胃出來加上右關滑脈,給這個方似乎很合理,合理也只是合理,可惜只是有點改善,卻不完全好。後來嚴重到呼吸之間,味道都會充滿整個房間,那個味道真是難以形容,既不是生薑瀉心湯的「乾噫食臭」,也不是防己黃耆湯的「酸臭」,也不是豬膚湯的惡臭,更不是嘴巴苦苦乾乾的那種口臭。很主觀覺得是從消化道來的,是胃火大? 那是要用玉女煎還是石膏劑(例如白虎湯?)

正委決不下時,發現有皮膚癢的問題,會抓到有點破皮,之前哥哥正巧得了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證(水痘),所以先給這個,結果皮膚問題療效了了,倒是口臭有改善。皮膚問題未考慮到沒有外感,用這個方子不大對證,至於口臭,不懂為何有療效,但是之後再吃也只是有略改善而已。

這就沒辦法了,不曉得能搭上什麼證,只能擱著。可是也不能就這麼擺著,皮膚和味道問題太影響家庭幸福,想著想著,還是從體質調吧,他向來有桂枝加附子湯證,動不動(意思是「動」或「不動」)就出一身大汗、脈偏浮,有可能是防己黃耆湯、桂枝加黃耆湯、桂枝加附子湯…,但平素容易惡寒,又易得會流汗的麻黃湯證(見舊文),那前二者就可排除了。

六(21)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仲景祖師爺雖然說「惡風」,但老師說臨床上是以惡寒為主,用藥也的確有療效。治感冒三服之內大概就會好了,當雜病醫就沒那麼快,總之,一開始喝了煎劑,感覺還不錯以後,改配科中來吃。

主觀上感覺他好像沒那麼容易出汗了,據說惡寒的感覺也比較沒有,以前只要吹點冷氣就很不舒服,動輒傷風感冒,吃一陣子後明顯地改善。這是預期的療效,用經方卻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前述那種從口鼻出來的惡臭沒啦! 是沒有了,不是改善喔! 不會這麼巧吧? 先讓他停藥,果然會稍微有味道,繼續吃就好了。基本上,這種多汗的體質還在,所以會調養一陣子,以此觀之,到時口臭的問題也會一併好了。

治是治好了,可是到底是為什麼呢? 讀到這篇文章的您,若曉得,懇請教教我呀!

題外話:話說以前上課時,老師講到有人問他,想交到女朋友該吃什麼藥呢? 他想了想,那就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吧! 當時聽了只是覺得好笑,也沒往心裡頭去,直到有一陣子,我家老爺有某種虛勞的問題,給他吃了一陣子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嗯,這種感覺很奇妙,那個「某種虛勞的問題」是改善了,可是另有一種不一樣的味道,其實,不是具體的改變或消除特定的「味道」,而是那種台灣話說是「氣味」不同了的感覺,一位前同事說那是荷爾蒙啦!

還有一種能改變男人的是腎氣丸,很難說明,究竟是改變了什麼,好像也不純然是氣味而已,此中風話太多,不好再講。

 

桂枝湯加附子湯1.jpg

圖片說明 :喜歡煎劑最主要的理由是味道,其次是喝起來相對於粉劑有感覺,可是事後看這照片,忍不住覺得這些藥材好可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