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这个方是「扯」,而《大黄甘遂阿胶汤》吃的感觉是「刮」。虽然说是向下扯的感觉,整个从胃到上腹是胀得更明显,更不舒服,然后力气好像都用来做这件事了,没法儿搞别的,只好到床上躺躺。约莫晚上8点半,啊,要上厕所,也没肚子痛,但知道要去大便。到底跑了几次厕所也不记得了,总之,很庆幸家中不止一个厕所,记得新婚要整修房子时,先生说只要装一个厕所,我坚持要两个,他不悦:「我们才两个人,那需要两个厕所? 万一真刚好同时要上,那就一个到楼下去上就好了呀!」我说:「那好,以后只要我说要上厕所,就算你正在用,也要马上到楼下去让出来给我用。」于是,我家就有两个厕所,后来妹妹长大了,公婆再挪一间套房给我们,那就有三间厕所了。够多的厕所对家庭幸福实在大有帮助,以前是看书看报纸,最近,我发现老公跟小孩都会把i-Pad或手机带到厕所里,爱待多久就待多久。厕所是在家中可以完全避开家人的唯一空间呀!

题外话:以前听表演工作坊出的相声段子说:「农夫煮出来的饭是粒粒皆辛苦,电锅煮出的饭是粒粒皆清楚。」「那真是讲义气,绝不辜负人家。」吃中药也是这样的,吃药的作用区通常都很清楚,不含糊。吃西药,比如说肌肉松弛剂,那就松全身的肌肉,中药可是约好那里就是那里:葛根讲好松后脑勺,吃桂枝加葛根汤就松后脑勺,肾气汤说是后腰酸痛,一帖药下去后腰立马不酸疼;十枣汤注明了是在心下及脇下的位置,手脚、肚子就没有感觉,真是讲义气。说是讲义气,也只到这份上,好像包工的工头,讲好做那些工,绝不多做,比如说肾气汤,后腰就后腰,下面一点或尾骶骨,人家就不管啦!

听说拉出来的东西会带痰,我不愿看,总之,是水泻,完全不烫屁股,肚子也不痛,说是拉,不如说是不断地滑出来,或者说冲出来。也真是会储存,从吃药前就没喝水了,拉了三小时,那么多的水是从那儿来的呢?

拉到最后人都有点虚脱了,好险,先煮了稀饭,书上说了「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稀饭.jpg

其实也不是很饿,但当作保养,也能吃。只是作用区反倒胀得很难受,虽然不拉了,还是一直有扯的感觉。

第二天,不敢再吃那么多,用1.5g药粉直接和在枣泥糊中吃下,约早上11点半吃,下午2点拉到快5点。一整天没吃东西也不饿也不渴,只是拉到虚脱,摊在床上,直到晚上才起来吃稀饭,隔天也还吃了一天稀饭。之后四天四君子汤及香砂六君子汤交错著吃。

第三天虽然不拉了,可是也没比较舒服,那种扯的感觉一直在,甚至于作用区还是胀,可是主观感觉却是空了一块,好像把小孩生出来后,肚子颇空虚那种感觉;或者说明明牙齿拔掉了,却还是觉得痛,又感到空虚的感觉。就这么过了2~3天才渐渐好些。以前不太能平躺的,躺不一会儿就会想要侧躺,想来也是很有道理,身上一兜水压那儿,平躺比较不舒服嘛! 现在比较能平躺,但也躺不久,只是感到卡卡的位置往下移了。

好了以后,这才体验到什么叫「水落则石出」,以前从肋骨下缘到小腹这一段整个胀满,怎么也搞不了,现在清楚地看到有带脉松的问题,有骨盆前倾的问题,有器官、肚子下垂的问题,有心下满、嗝气(胃中有空气要嗝出来)。

看出问题了,那要怎搞什么呢? 骨盆前倾的问题以前去整骨就被师傅点出来了,他教我用吊单杠的方法,会好一点,但是家中也没单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不是办法,上网查了,其实瑜珈有许多动作就会练到这个,原本就会的,只是不知道而已,那么就开始来做吧! 说也奇怪,之前疏于练瑜珈是因为练不动,很基本的抬腿、提手、拉筋、前弯都异常困难,完全地卡住感,一用力就拉伤了,把水排出来后变得容易许多,只是大腿还粗,稍稍为难。

其他顺位上就有点为难,想想先弄简单的吧,先处理心下满、嗝气的问题,采用胡希恕教授的意见用《茯苓饮》,有逆气,但嗝气较舒服,主要以痞闷为主,又大便稀。我想,还可以加上一个胃有振水声,这些症状算是俱足了。至于胃有振水声在茯苓甘草汤也有,但是以晕眩为主症。吃了《茯苓饮》更容易把气嗝出来,胃闷闷的感觉松了许多,就算还没开始修带脉,好像那一圈肉也没那么明显了。

茯苓饮.png

茯苓饮:橘子皮是自己晒的,其实去药局买也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晒东西有偏好,忍不住晒东晒西的。
至于仲景方中写枳实的,其实是现代的枳壳。

至于之后要先吃提垂汤还是先修带脉呢? 委决不下。

题外话:堰塞湖照中央地质调查所的解释为:「熔岩流、火山泥流、冰河冰碛物或山崩土石等形成之天然坝阻塞溪流所形成。因为堰塞湖坝体材料疏松,胶结不良,极容易溃决,造成下游地区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这一兜水感觉上就像堰塞湖,放著不管不行,要处理又难搞,谢谢祖师爷给了《十枣汤》这个治水方。

题外话:减肥已经减十年了,虽然一直未成功,但从没有丧失信心过,把心下及脇下的水退出,感觉上似乎可以开始了,只是有点小小的为难,妹妹说:「喔!不,妳瘦了我们怎么办? 我们要抱谁?」哥哥在一旁冷冷地说:「咪咪,妳就不能忍耐一下,等到我们十八岁再减肥吗? 我们需要ㄋㄨㄚ`ㄋㄨㄚv (抱在一起蹭来蹭去之意)」原来妈妈平时是被当作活动式抱枕呀!

题外话:写这些医案并非教学文,只是纯聊一聊自己吃药的身体感,有一日突然想到,会不会别人吃起来不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如果您吃了某一个方跟我的感觉不同,是否愿意来信分享? ([email protected])当然啦,既然您来信了,有可能贴在部落格中分享。

江流有声.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