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文燦前往世新演講。(圖/記者崔至雲攝)

▲桃園市長鄭文燦前往世新以「打造桃園幸福經濟學」為題與學生分享他的行銷城市理念。(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世新大學24日邀請桃園市長鄭文燦,以「打造桃園幸福經濟學」為題和世新學生分享他的行銷城市理念。鄭文燦一開始就提到,很多人對桃園的印象就是機場、工廠等,但是這些傳統想法都應改變。他提到當市長第一天就告訴自己,需要把壓力、誘惑放一邊,並且要用新的角度來當市長,不糾結過去。

「經營桃園的價值在哪裡?」鄭文燦指出,當選當天的致詞就提到是「選舉的最後一哩路,但是是執政第一哩路的開始」他認為,該改變的改變、該清理的清理,因為桃園必須進步,桃園目前是6都考評第一名,其中他很在意的路平政策也持續在推動。他舉例送雞蛋司機與他的談話「以前開車送雞蛋最怕雞蛋碎掉,但是現在都很平順」、連計程車司機都說「現在避震器都不用換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文燦認為,「做市長是人生最幸福的事」雖然默默在為人民服務,但是人民是有感覺的,同時也會反應在民調上,民眾看到無聲的改變,就是會支持,「雖然會經過寂寞期」但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提到機場捷運,鄭文燦說,當了市長才發現,桃園過去歷經3位縣長,「捷運只有圖、沒有工程」,他的執政目標就是讓這些工程不只是紙上談兵,目前桃機已營運兩年多,不僅營運數字很好,更從5萬多人提升到7萬多人,同時也提升了桃園區的區域旅遊,因為「交通的改善,讓臺北、新北、桃園,縮減成一小時的首都生活圈,希望民眾知道,臺灣不是隻有臺北,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期許桃園「不需要當第一,但是要當唯一」。

鄭文燦也鼓勵年輕人搬到桃園定居,他指出,桃園房價是臺北的四分之一、新北的二分之一,但是生活機能卻是非常方便,GDP更是臺灣第一名,希望年輕人落角桃園。他笑笑表示「去年大家都問北漂青年都去哪裡?現在終於有答案,北漂青年都漂到桃園了」,目前桃園223萬人,人口平均每年成長4萬、年齡更是平均38歲,未來希望能打造年輕人願意來的新興城市。

鄭文燦表示,上任第一年便積極推動多元社會住宅,「如果一輩子只成為屋奴人生就太可憐了。」目前社會住宅,第一階段成立4600戶,三成分配給弱勢家庭、七成則供給年輕人,月租約在六、七千臺幣,連傢俱都提供給房客,「希望社宅幫助青年走第一哩路。」

鄭文燦也提到桃園是與運動文化的結合,他指出,目前已有桃園lamigo球場,就希望能打造地主球隊的精神,讓年輕人願意一起來桃園看球賽,未來更將桃園捷運A19站佈置成棒球場,並希望能在球場販售「球場美食」,主推滷味、豆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