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正史和野史都有不少,這裡列舉一些代表性的:

1、雲夢睡虎地秦簡《編年紀》。1975年出土於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編年記》記錄了秦昭王元年到秦始皇三十年的秦國歷史,同時記錄了一個叫喜的人平生,類似後代的年譜,是研究戰國史事的寶貴資料。

2、汲冢竹書《國語》《穆天子傳》《逸周書》《論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生封》等。這些是和《竹書紀年》同時出土於汲冢魏墓的,但是傳承下來的內容都不多甚至失傳,所以都沒有《竹書紀年》有名。

3、上博簡、清華簡。上博簡、清華簡也有不少關於春秋戰國史事的記載,比如上博簡的《叔百》《三郤之難》《景建納之》等,清華簡的《系年》《楚居》《越公其事》等,最有名的是《系年》,也補充不少新材料。

4、馬王堆帛書、阜陽雙古堆漢簡《春秋事語》。前者1973年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墓,後者1977年出土於安徽阜陽雙古堆1號墓。內容記載的都是春秋初年到春秋戰國之際的歷史。也是值得關注的。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竹書紀年》算是秦始皇后發現的最著名的六國史書了。後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是否發掘到其他六國史書?恐怕已經難以知曉,因為古代社會缺乏保護出土竹簡的技術,即使偶爾發掘古墓,其中的竹簡多半被破壞。《竹書紀年》發掘之時算是比較幸運,可以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卻沒有很快變質,負責整理竹簡的人還能看清上面的字跡。但其他竹簡就未必有這樣的好運了。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家的考古機構掌握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可以有效地保護竹簡,加上細緻的清理工作,以及嚴謹的古文字考釋,使得我們可以更準確地解讀竹簡上的文字。由於地理氣候以及風俗習慣因素,我們現在發現的竹簡主要是楚簡,這其中不乏有一些史書性質的文獻。目前所知的主要有清華大學藏簡《系年》以及安徽大學藏簡楚史屬於史書性質的文獻。

《系年》隨同其他竹簡資料於2008年7月入藏清華大學。簡長44.6- 45厘米,共138支。保存基本完好。全篇分為23章,但不是嚴格按照編年記錄,更像是史料雜鈔。上至西周初年,下至楚悼王五年(公元前396年)。其中涉及到戰國史部分內容前所未見,並且可以糾正《史記》中楚簡王、楚聲王在位年數的錯誤。

安徽大學藏楚簡中楚史類文獻分為兩組,第一組完簡300多枚,記錄從楚先祖一直到楚惠王時期的白公之亂。第二組簡140多枚,擇要敘述楚國歷史上一些大事,大概也是到白公之亂為止。這批竹簡之中也應該會有一些前所未見的歷史信息。


當然有啊。趙國有《世本》,楚國有《清華簡-系年》,《竹書紀年》是魏國史書。

這幾本書各有特點,《竹書紀年》受到戰國中期河西學派影響,傾向於法家思想,因此不相信上古的「禪讓」,喜歡用權謀解釋歷史事件,相當於一本法家學派的案例教科書。

《世本》是趙國編纂的史書,大約成書於戰國末年。該書也是司馬遷《史記》的資料庫,是春秋之前歷史的重要資料。

《清華簡》的「系年」篇是近年才整理出來的,屬於楚國編纂的歷史書,按時間順序記錄了武王伐紂到戰國中期的歷史事件,澄清了很多謎團,如周平王東遷的原因和詳細過程。


《竹書紀年》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官修史書,記載夏、商、西周、春秋時的晉國、戰國時的魏國直到魏襄王二十年(299年)的歷史,在西晉時期發掘得到。由於是寫在竹簡上,並且採用的是編年體,所以被人們稱之為《竹書紀年》。

戰國時期的史書,由於相對其它方面的作品流傳面窄,基本沒有保存下來。所以司馬遷寫《史記》記述戰國時的大事,基本依據秦國的官修史書和縱橫家們的作品。前者記述過於簡單,而後者往往充滿了虛構的故事,所以司馬遷本人也認為戰國史事難以考證。

但是《竹書紀年》被發掘後,使人們得到了關於戰國時期的新史料,知道了很多新內容,從而也能夠對比《史記》而修正其中的不少錯誤,特別是有關六國紀年的錯亂。

除此之外,研究戰國時期歷史的史書還有《戰國策》,《左傳》等。

《戰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現在有不少人說禪讓是假的,都拿竹書紀年說事,好像尚書記述不真,竹書紀年就真一樣。不應該這樣認識。《竹書紀年》說「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放,流放)」「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可是,竹書紀年據說也不過是春秋晉國史官和戰國魏國史官所做作的一部史書,且宋代時散佚後重新整理。晉國魏國這樣表述歷史也有法家思想緣由,大體與韓非子思想邏輯類似。所以,並不代表竹書紀年就是真實的。尤其是,有人研究甲骨文認為商朝商王祭祀伊尹規格很高,如果如竹書紀年所說伊尹篡位,那麼,商王怎麼可能以高規格祭祀伊尹?同理,竹書紀年對堯舜禹時代的說法也可能存在用法家思維把歷史描黑的可能,以在春秋戰國那個時代確立法家思維的變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