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騙你們,怎麼會繼續買我們的遊戲呢?」——廠商發出了奸商的聲音。

作為每年一度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級別的遊戲展,E3遊戲展離我們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在E3遊戲展中總是能給玩家們帶來驚喜與歡樂,而在這個只屬於玩家的盛會裡最讓玩家們期待的自然就是各大廠商的遊戲發布會了。

在遊戲發布會上,廠商們會爭相展出本年度最為重要的產品。一款款絢麗的遊戲演示宣傳片看的玩家們應接不暇興奮不已。

可是當玩家們經過苦苦的等待終於等到了E3展會上震撼世人的遊戲時卻發現,自己玩的遊戲怎麼和E3展示的遊戲不太一樣

要麼是畫面沒有E3展示時那麼好,要麼是內容不如E3展示時那麼多···對,也是大夥常說的縮水

這種情況在這幾年可以說是特別的常見。這裡我們就來談談E3上廠商欺詐的故事。

說道E3廠商欺詐事件,就不得不提硬體大廠索尼。

索尼在這方面來說可以是經驗老到。在2005年的E3展上,索尼和任天堂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主機,相比與任天堂這邊只展示出一個主機的樣子和名為「革命」的代號,索尼這邊對於PS3的宣傳可以說是大張旗鼓。不僅公佈了詳盡的主機架構,還播放了幾段CG級畫面一般驚艷無比的實機遊戲演示。

對那個時代還在玩普清遊戲的廣大玩家來說,對於次世代遊戲還沒什麼概念。索尼那幾段演示直接震撼了所有玩家,以前只能在播片裏看到的CG級畫面在PS3上都將以實時演算呈現,這就是但是索尼E3發布會給人的最直觀感覺。

甚至為了宣傳PS3的強大機能,SCE還用上了一個詞——「模擬地球」

E3之後幾乎全體玩家都沉浸在索尼為PS3規劃的「美好願景」之中。但是直到PS3發售時,大夥發現PS3的遊戲機能似乎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強,遊戲畫面似乎並沒有達到當初宣傳時說的CG級,在某些跨平臺遊戲的畫面表現上甚至還不如機能略遜一籌的XBOX360。

而當初E3演示的不少遊戲作品要麼直接就沒了蹤影,要麼就在幾年後才姍姍來遲而且和當年宣傳時的畫面有明顯出入。

2005年E3上被稱為「光環殺手」的《殺戮地帶2》,當年的演示震驚世人,然而多年之後被爆出這段所謂的實機演示畫面其實是CG播片

頓時玩家們感受到了欺騙,再加上PS3主機高昂的售價(499美元)和缺乏高品質的遊戲,使得前兩次主機大戰的王者索尼在新世代主機大戰的初期遭受了慘烈的失敗。

說完了硬體欺詐,再來說說大夥可能更加熟悉的軟體(遊戲)欺詐。

說到這,大夥可能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某個來自法國,被大夥戲稱「土豆種植大廠」的遊戲廠商——沒錯就是育碧。

早年間育碧在遊戲演示上的欺詐可以說是非常有名,以至於玩家們玩家們稱育碧這個公司「用心做CG,用腳做遊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看門狗》。2012年E3育碧發布會上公佈的《看門狗》可以說是最火爆的遊戲了。因為《看門狗》的演示畫面實在是太精彩了:

真實自然的環境表現,緊張火爆的戰鬥系統,整個宣傳演示看起來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真實,而且看上去完成度非常的高,可以說吊足了玩家們的胃口。

可等到遊戲發售時,玩家們發現遊戲實際畫面與當初宣傳的畫面相差太大,同時遊戲優化做的也很成問題。不管玩家電腦配置如何,也發揮不出應有的畫面效果,玩家們對此大失所望,將《看門狗》戲稱為「縮水狗」,「縮水」一詞應運而生。

雖然事後遊戲的開發組聲稱,當初在2012年E3期間展示《看門狗》時,沒有人知道新一代主機的硬體配置,也儘力預測新主機的機能,但之後的演示只能在配置很高的PC上進行,而為了能在既定日期發售遊戲,也沒時間對遊戲進行優化。

不過自此以後,育碧就跟「縮水」這一詞脫不了關係,且不說《刺客信條 大革命》的BUG問題,當年《全境封鎖》那段精彩演示出來時,不少玩家就對此保持觀望態度,當最後遊戲成品出來時也印證了玩家們的看法。

畫面一如既往的縮水,當初演示裏的一下要素也縮沒了:比如無人機這個技能,直到《全境封鎖2》時才實現。由此,遊戲也落得個「全境瘋縮」的名號。

相比之前,最近最為廣大玩家所知的演示欺詐事件無疑要屬2017年E3上EA發布會的《聖歌》演示了。

當年那個演示看上去是如此的美好,再加上遊戲的開發商是開發出《質量效應》的Bioware,用的遊戲引擎又是自家畫面表現強勁的寒霜引擎,開發時間耗時6年,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這會是一款相當優秀的作品。

但是當玩家等到這款六年磨一劍之作時發現這遊戲似乎和自己設想的有些不一樣:儘管有著驚艷的畫面和出色的戰鬥手感,但是作為一款裝備驅動類網遊,遊戲的數值設定和遊戲內容有著很大的問題,以往Bioware優秀的劇情敘述也不見了蹤影,整個遊戲就如同一個半成品

《聖歌》的失敗使得Bioware陷入了旋渦之中,隨著前段時間Kotaku的一篇報道解釋了《聖歌》失敗的原因,開發《聖歌》這個項目時遇到了大量的問題,遊戲的開發方向一直不能明確,很多員工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一個什麼樣的遊戲,面對這個耗費多時的項目EA高層決定趕鴨子上架,於是Bioware倉促剪輯了一個專門應付上層的演示demo,這個demo就是當初2017年E3上我們看到的那個。

而很多Bioware員工才知道自己原來是要做這樣一個遊戲,E3過後他們的目標就是把演示裏的東西做出來。

實際上,所謂六年磨一劍的作品開發時間只有18個月,於是呈現給大夥的作品還真只是個半成品。

說來E3 大展可以說是遊戲產業年度商戰的一次提前預演,能否在這一展會上取得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該產品的市場前景。因此各大廠商必然會在E3上賣力的宣傳自家的產品,玩家們自然也看的熱鬧。

不過相比前幾年隨處可見的虛假宣傳,最近這種情況有所改善。索尼雖然愛畫餅,但玩家頂多等的時間長點,等出來的餅還是相當美味的;育碧如今也開始慢慢從良了,腳踏實地做遊戲,慢慢的贏回了玩家的口碑,而面對《聖歌》這個半成品,EA和Bioware則向玩家們承諾會在今後的日子裡將遊戲完善成大家期待的樣子

其實玩家們想看到的,是更多實實在在的東西,過度的虛假宣傳為廠商帶來的也只是短期的利益,如果玩家失去對廠家的信任那纔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