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印度,我們總是把他們稱爲“阿三”。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也必沒有一點道理。如果你知道一點印度的歷史,就會發現,在歐亞大陸這片版圖上,每隔三個世紀,印度就要被其他國家攻打一次,比如英國,希臘,突厥,阿拉伯,甚至我們大唐王朝也攻打過他們。

  而在公元前324年,印度也建立過一個偉大的帝國,全盛時期,帝國領土,北起喜馬拉雅山,南至邁索爾,西起興都庫什山,東至阿薩姆西界,成爲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領土面積最爲廣大的帝國。

  這個帝國就是孔雀帝國。

  而他的締造者就是印度歷史上著名的旃陀羅笈多。此人出身貧寒,家庭條件較差,年輕時在家族家裏養孔雀,本來按照這樣的設定,就此在這樣的環境下,了此一生。

  結果上天卻給他開了一個玩笑,他遇上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貴人,考底利耶,正是在此人的幫助下,旃陀羅笈多建立了自己的軍隊,這支軍隊軍紀嚴明,戰鬥力極強。先後打敗了馬其頓,和希臘侵略軍,推翻了印度的難陀王朝,建立一個全新的帝國——孔雀帝國。

  在孔雀王朝時期,古代印度進入了帝國時代。

  晚年的旃陀羅多笈信奉耆那教,相信靈魂解脫,業報輪迴,主張不殺生,非暴力,最後放下王位拋妻棄子,出家。最終在教義的感悟下絕食而亡。

  孔雀帝國雖然是旃陀羅笈多建立的,但是把孔雀帝國帶入最巔峯的時期是旃陀羅笈多三世,就是他的孫子,他就是阿育王。

  據佛教傳說,佛陀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對未來的阿育王作過授記。有一天,佛陀進入王宮乞食,一兒童見到佛陀,就抓了一把沙子放在他託鉢裏,說“來,給你麥面”。佛陀微笑道謝,兒童不解,佛陀解釋說“在我死後100年,他將於巴連弗邑轉世,統治一方,爲轉輪王,姓孔雀,名阿育”

  阿育王出生時相貌奇醜,皮膚粗如黃沙,據說前生因施捨佛陀沙土才導致這樣,此時的阿育王必不是王位的繼承人。他爲了當選王位的繼承人,手段之狠,跟唐太宗李世民有的一拼,旃陀羅笈多二世(阿育王的父親)。

  在晚年,自己統治的孔雀帝國發生了叛亂,於是旃陀羅笈多二世派太子修私摩前去鎮壓,結果太子修私摩鎮壓失敗,旃陀羅笈多二世就派阿育王前去鎮壓,結果他身邊的謀士就勸他,讓他裝病,結果旃陀羅笈二世急火攻心病了。

  而就在此時阿育王發動了政變控制了旃陀羅笈多二世,逼迫他自殺。旃陀羅笈多二世死後,他又迫害了太子修私摩,在旃陀羅笈多二世死後的第四年,終於舉行了登基大典。

  阿育王在位時把孔雀帝國帶入了最爲輝煌的時期,成爲了印度歷史上最爲偉大的君王之一,他一生極其注重佛教,把佛教改爲國教,到處修建佛寺,佛塔,傳播佛教教義。所以到現如今的印度佛教還稱呼他爲“轉輪聖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