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對於我們來說,清明節並非只是日曆表上簡單的放假安排,而是承載了厚重文化意味的傳統節日,時間的累積給了它厚度,歷史的行進賦予它內涵。清明節有什麼獨特的文化內涵?我們該怎麼過清明?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遷,慎終追遠的“清明”、人生境界的“清明”、社會政治的“清明”、自然環境“清明”等文化內涵,都不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消失。

  又是一年清明時。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8年開始,中國將清明節認定爲法定節假日,至今已經有11個年頭了。

  對於我們來說,清明節並非只是日曆表上簡單的放假安排,而是承載了厚重文化意味的傳統節日,時間的累積給了它厚度,歷史的行進賦予它內涵。

  清明節有什麼獨特的文化內涵?我們該怎麼過清明?

  清明寒食誰家哭

  最早,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公元前104年,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確立了“二十四節氣”名稱,清明作爲節氣名稱逐漸廣爲民衆所接受。清明作爲節日名稱,最早出現於唐代,其主要是寒食節的組成部分。

  寒食節是中國古代最古老的節日之一。魏晉南北朝時,寒食節就已經成爲全國性節日了。到了唐代,除了延續着禁菸火、喫冷食等傳統的節俗外,寒食節還出現了新的重要節俗——掃墓祭祖。

  唐朝官方對掃墓祭祖非常重視,朝廷專門下令定下了節假日。《唐會要》卷八十二記載:“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勅。寒食清明。四月四日爲假。至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勅。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勅。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日。”

  寒食節的後一二日便是清明,清明在唐代時依然主要是節氣的名稱。但一來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二來唐代把清明定爲改用新火之日,久而久之,清明節便成爲寒食節的一部分,交織在一起了。

  【唐】 內宴冷餐 圖

  到了南宋時期,寒食節禁火、冷食等習俗在民間漸漸失去根基,掃墓祭祖成爲核心內容,清明節就完全取代了寒食節,成了獨立的節日。隨着時代演變,很多人就只知清明,不知寒食了,而祭祖掃墓也成了清明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

  默默的哀思,淡淡的傷懷,構成了清明節的重要基調。從浩瀚的古代詩詞的描述中,我們可見古人寒食清明掃悲涼悽清的情形。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曠野蒼茫,古墓累累,悽風勁吹,紙錢紛飛,說盡了生死離別。

  杜牧的《清明》更是千古七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宋代詩人高菊澗亦作《清明》雲:“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南宋詩人楊萬裏的《寒食上冢》也寫道:“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祭祀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慎終追遠”作爲中國文化的基本元素影響深遠。“慎終”,表現了中華民族敬重祖先、心懷感恩的優秀品質和情懷。

  “追遠”,通過一定的祭祀形式,表達對逝去的親人的緬懷之情,達到激勵後代奮發向上的終極目的;對祖先的祭祀,也啓迪我們平日要孝順家裏的老人和長輩,將行孝化爲日常的舉動,而不是等老人離世了才追悔莫及——奢葬豐祭,不如在世厚養。

  【清】 祭掃 圖

  不妨遊衍莫忘歸

  不過古人過清明,並不全是傷感和哀思。

  清明在仲春和暮春之間,這個時節,草木都勃發起來,草長鶯飛,桃粉梨白,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踏青好時節。因此,清明節又稱爲“踏青節”。這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悼祭亡者其實是爲了讓活着的人放下包袱,因此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時節,人們結伴外出踏青賞花、擁抱自然,秋落春生、生生不息。

  宋代理學家程顥《郊行即事》寫道:“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有山有水,有風有花,還有酒和好天氣,極宜遊樂,都快樂而忘返了。

  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南宋都城臨安的清明風貌,一開始氛圍還蠻沉重的,“婦人淚妝素衣,提攜兒女”去祭掃,但筆鋒一轉,“至暮則花柳土宜,隨車而歸。若玉津富景御園,包家山之桃,關東青門之菜市,東西馬塍,尼庵道院,尋芳討勝,極意縱遊,隨處各有買賣趕趁等人,野果山花,別有幽趣。蓋輦下驕民,無日不在春風鼓舞中,而遊手末技爲尤盛也”,又是一派別有幽趣、有說有笑的景象了。

  【清】 月曼清遊 圖

  南宋李之彥的《東谷所見》也記載:“吾鄉多於至節、歲節、清明詣墳所……乘祭之後,大率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遊覽,盡歡而歸。”

  除了踏青,民間在清明節還進行賞花,簪柳,放風箏,更有蹴鞠、盪鞦韆等有益的活動。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提到寒食節的挑菜、鏤雞蛋、鬥雞蛋、鬥雞等多項習俗。唐代寒食、清明節的遊藝活動也豐富多彩。唐人韓鄂《歲華紀麗》卷1《寒食》載:“寒食,禁火之辰,遊春之月。寒食是仲春之末,清明當三月之初……一月寒食,三日斷火。畫鴨、鬥雞、蹴鞠、鞦韆。”

  蹴鞠與鞦韆是清明節最受歡迎的遊藝項目。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曰:“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鞦韆。”白居易《和春深》曰:“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梅堯臣《依韻和孫都官河上寫望》曰:“蹴鞠漸知寒食近,鞦韆將立小鬟雙。”人們並未因爲莊嚴肅穆的祭祖而心情沉重,相反,郊遊踏春、鞦韆蹴鞠,享受着節日裏輕鬆愉快的生活氣息。

  男喜蹴鞠,女愛鞦韆,兒童則忙着放風箏。清代高鼎也有詩云:“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王大觀】 舊京環顧圖之殘冬京華 圖

  清明節,清明過

  清朝人富察敦崇所作《燕京歲時記》中,引用名爲《歲時百問》的古書解釋清明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既描摹物候變化,凸顯文化厚度,更帶有“清”與“明”的人生理想。

  清明節寄寓着生命清明的內涵。當我們站在先輩的墳冢面前,不由感到死亡面前生命的脆弱,這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宋代詩人黃庭堅在詩歌裏如是寫道:“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詩人從死想到了生,繼而想到人生的意義。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後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人生清明,自有一股浩然之氣,流轉在天地之間,政治纔會清明。寒食節爲紀念晉國介子推而設,後與清明節融合。傳說,介子推抱母葬身山西綿山,彌留之際曾給晉文公留詩:“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晉文公爲哀悼和紀念介子推,將那日定爲“禁火日”,全國上下不生明火,百姓只喫冷食,因此也稱“寒食節”。介子推對國家政治風清氣正的希望,也成爲千百年來百姓的期盼。

  清明節還蘊含着風氣清明、生態清明的內涵,祭掃之風應“清明”。孔子論祭,說“祭如在”,即祭祀祖先,當如祖先真正在場一樣,滿懷敬重,可以有祭品,但應該有的是一份虔誠和敬意。所謂“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可是一段時間以來,生不厚養、奢葬豐祭屢有發生。很多人祭祀拼豪闊、講排場,放鞭炮、燃煙火;不僅造成了嚴重的鋪張浪費,還侵擾山林,踐踏草木,甚至引燃山火,破壞了生態。如今不少地方還流行“豪宅”“情人”“僕人”等“奇葩祭品”,將不良的社會風氣引入祭祀中,令人啼笑皆非。

  因此,隨着時代進步,祭掃之風也應該移風易俗。比如捧束鮮花去掃掃墓,在親人墳前栽些花草樹木;或者帶着一家老小大到墳前幾個鞠躬、幾許默哀、良久靜思,祭品雖然簡單,但祭掃的儀式感和肅穆感卻不減。

  總之,過一個清潔明淨的清明節,才符合“清明”的本義。涵養並傳承我們的清明文化,文化才能更有厚度,生命也更有深度。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遷,慎終追遠的“清明”、人生境界的“清明”、社會政治的“清明”、自然環境“清明”等文化內涵,都不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消失。

  本文來源:南風窗

  作者:李愚

相關文章